七律·骏马 |
大野沙场驰骋中,奋蹄得得卷风雄。 常常积健储能量,每每图强立战功。 伯乐明眸非有限,豪情壮志便无穷。 应知将士雕鞍下,吟啸精神自不同。 【简评】:1、卷风雄,不自然,则见凑韵,不若卷雄风。 2、常常、每每,意同,为合掌。也见多余。 3、积健生涩。此处应意在“积健为雄”,则与首联意思重合。 4、伯乐明眸、豪情壮志,对仗不工。 5、大野沙场,累赘,取一即可,得得即见奋蹄,奋蹄多余。伯尔识马,明眸自指伯乐,伯尔自是明眸,取一即可,豪情壮志亦然。应知,表现力不足,张力不紧。此作用词当精减,前二字皆可去掉。减字后,若再稍修改几字,意蕴更佳。 |
终于曲轭收,心驻水山谋。 醉袒三生石,闲漂一叶舟。 倚松忘世事,看月远王侯。 教鹤吟诗赋,和声有拙鸠。 【简评】:1、首句“终于”口语化,另收生岐义,当酌,谋乃凑韵。 2、三生石的典故,用于退休,有点勉强。 3、后四句句式雷同,当避。 4、全篇章法,到第四句已结束,后二联,有添足之嫌。 |
褪尽黄金枯涩身,西风过后煅青尘。 由来只道珍馐好,谁识田中一段真。 【简评】:1、煅字不妥。 2、真字含糊不明。 3、稻谷,五谷之一,寻常之物,用珍馐则过。 4、章法立意不错,透过事物本身去感悟世态,诗心犹见。 |
北漠晚暮,抖落琼花开一树。残炉烟冷,独对清樽悲客影。 梅香何处,夜夜潇湘人似雾。断梦乌啼,飞絮移灯人不知。 【简评】:1、漠,出律。炉,出律。冷、影,当换用平声韵。雾,凑韵。 2、景物的选择或构造经不起分析。琼花怎么只开一树?其他树上没下雪,偏偏只下了这一树?还是茫茫大漠,就这么一棵树?断梦乌啼,应该晚上,哪来乌鸦?…… 3、飞絮移灯,表示一种什么情态?与鸟叫又是什么关系?费解。 4、全篇的章法是想一句写一句,不见构思。 |
灯照影,月撩帘。一卷诗心书里参。又念桃源词上客,凡尘事冷绣花衫。 【简评】:1、桃源词上客为何指?意思不明晰。 2、一卷诗心书里参,卷形容诗心还是形容书?可能是形容“诗心书”,那诗心书为何书?此句当再思考。 3、句子之间的连接不够紧凑,景与情还须调和。 |
日晚收工餐桌开,呼儿摆碗倒新醅。 云中拟寄阳关曲,惘里曾登明镜台。 劳累身从酒气出,闲情笔向素笺栽。 如能岁月偷回醉,便是浮生一乐哉! 【简评】:1、惘里?不知何意。 2、阳关曲,与劳累似乎没有联系,这里可能只是想听听音乐吧。有点浪费“阳关曲”的内在意蕴。 3、颈联身笔二字可酌,不若“劳累方随酒气出,闲情转向素笺裁(来)”,那份潇洒更可赞。 4、结句散文化,减弱了诗意,若无佳构,建议不用散文句式。 |
山中度日悠,春色去离愁。 几树桃花绽,闲来逐水流。 【简评】:1、悠字来得突然,非景色中得来,为思维中得来,读完全诗,皆不知悠为何处? 2、离愁来得突然,有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 3、闲字不妥,桃花闲了才逐水流?不闲就不逐了?并且逐水流有一种随波逐流的感受。 4、此回春到山中极为平常,美好春光浪费了,诗心不浓,诗意不深。 |
萧索江天野旷悠,松中坚果忘尘忧。 昏鸦正可栖巢避,自有桑梓相馈酬。 【简评】:1、萧索、悠,气脉相冲。 2、次句稍见偏题。 3、避,凑字。 4、梓,出律。 5、看不出要表达什么。 |
逝水下桥流,抬犁引老牛。 心中田一块,竭力唤丰收。 【简评】:1、下桥是什么意思呢?莫非水以前是在桥上的,现在下去了? 2、扛着犁,牵着牛,耕地的必须步骤啊,既不写累,也不写苦,怎么悯呢? 3、转结的方向又与主题相差十万八千里了,不悯了,励志了。 4、遣辞造句,布局谋篇还得下大功夫! |
一桥风雨读春秋,农家垦植仗耕牛。 阡陌纵横犹在望,丰歌岁岁唱田头。 【简评】:1、这一篇不错,有立意,见章法。 2、起句味厚,次句薄弱了,配不起首句。 3、岁岁二字调高了些。 |
一帘秋色入眸收,何处可停心上舟? 望断千山无雁过,霞飞落日又凭楼。 【简评】:1、入、收二字重合了,入即是收,收字就见凑韵了。 2、眸收,挤韵了,同一韵部的字连用,尽量避之。一帘秋色入青眸,入明眸,入什么眸都行,收字就收起来以后用吧。 3、心上舟是什么舟?突兀之感,秋色又不是停船的地方,先修河再行船吧。既然望秋,望点实在的景物来吧,别让人感觉望也是白望。 4、转结二句离题,不是望秋了,是登楼了。如果是秋望,那登楼也有道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嘛。楼前空见水悠悠。那也算望的秋水。 |
推窗雨雾茫,思乱叹悠长。 老树枯枝瘦,寒鸦旧羽凉。 历经尘世苦,迎受岁年霜。 闻雀仍欢唱,眉愁一笑藏。 【简评】:1、次句不通。 2、中二联与有雨无关啊,怎么就有雨而感呢?看来写诗不是为主题而写的。 3、鸦和雀,都是长羽毛的,同一类景物多次出现,好象这世界就属于这扁毛的世界,境界则拘束而不开阔。 4、结联的立意是不错的,能从前面的哀怨中跳出来,造句上还有待加强。 |
此去南瀛赤日炀,神洲飞雪白茫茫。 精心照拂陪孙女,真爱流连返故乡。 万水千山相隔远,三生一脉守望长。 贤妻独自重洋越,喜鹊毋忘报吉祥。 【简评】:1、人物上当理一理,又是孙女,又是贤妻,特别是这孙女,到底是留在哪里呢?从送行上来看,以为被贤妻带走了,可好象是留在自己的身边。 2、飞雪纷纷的日子才送行,第二联就回来了,后面又出去了,这时间顺序当理一理。 3、三生一脉?三生是哪个三生呢?是指祖孙三代? 4、结句以景相结,意韵不错。 |
青枝抽劲节,翠干本虚心。 指日能篩月,迎风弄彩雲。 【简评】:1、青枝,不是新竹是老竹吧,新竹是先长干,再生枝。并且长节的,除了枝以后,干也一样长节。 2、第三句的绘意应该是好的,但指日怎么筛的是月?指日能筛影,望月可透光还差不多。 3、结句是凑句又落韵。 4、日长三分节,虚真一片心。指日能筛影,风来有妙音。 |
每日都逢好几筐,总支五块当儿粮。乘盘送客近邻会,几曰如期供晚尝。 可自釆,慢勺黄。刘询宣帝细思量。镐京也有陵山味,煮茶桌边夜夜香。 【简评】:1、上片不见栗子,无非一个生活中的栗子情缘,离题。 2、下片怀古,有栗子味,但前二句的过度不到位,搭错了船,造成上下分离。 3、茶出律。 4、语言口语化,词味淡。 |
诗香致远乐逍遥,不免吟才又折腰。 北厥己心千万丈,南州人泪两三瓢。 神猴临去宜苟且,彩凤于飞仍寂廖。 秋月春花惜宣墨,忍看老干更新潮。 【简评】:1、喜结句“老干”,有余味,其一、年终老干部活动中心活跃,当然不止老干部活动中心。有一种写实的赞美。其二、对当前诗风的一种针砭,老干体诗泛滥。 2、语言近老干体,也是新潮之一。 3、已心千万,人泪两三,不解。苟且,不解。 4、廖,应是寥之误,错字。 5、折腰,不是诗人行为,有陷诗人于不义之嫌。 |
|
来自: WENxinHANmo > 《诗词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