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样是咳嗽 服药和食疗效果大不同 专家从《本草纲目》谈咳嗽及药膳调理

 xueyongqi555 2016-12-24

中国江苏网12月23日讯 每到秋冬季节,咳嗽的人群就会大大增加,尤其是老人与孩子。而由于雾霾的侵袭,过敏人群的增多,各种急性、慢性咳嗽,更是成为困扰不少人的一个问题。21日晚,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呼吸科主任朱益敏主任中医师在线分享了一堂讲座——“从《本草纲目》谈咳嗽及药膳调理”。从咳嗽的原因、表现和治疗乃至食疗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本月,由南京晨报负责的“南京传世名著”之《本草纲目》领读计划,已经进行到了第四场线上分享,也受到了读书爱好者、中医爱好者的欢迎。

“肺为华盖”,容易受侵袭

作为一名呼吸科的专家,朱益敏表示:“到呼吸科来的患者,百分之七八十都是以咳嗽作为生病表征的。咳嗽呢,实际上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异物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引起咳嗽的疾病多种多样,必须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才能止住咳嗽。”

朱益敏举例称,咳嗽分为急性(三周以内)、亚急性咳嗽(三周以上,八周以内)和慢性咳嗽(八周以上),引起的原因,以呼吸道疾病为主,如有炎症,刺激性气体刺激到咽喉、支气管黏膜也会引起咳嗽,还有一些胸膜疾病、外伤性的疾病,甚至是心脏疾病如心功能不全,都能引起咳嗽。

那么,为什么这么容易咳嗽?朱益敏表示,不少典籍如《本草纲目》中,都论述了这一点。如《河间六书·咳嗽论》中说:“寒、暑、湿、燥、风、火六气,皆令人咳嗽。”而最早如《黄帝内经》中说“肺为华盖”,“华盖是什么?华盖原指古代帝王所乘车子的伞形遮蔽物,在此引申为肺的位置最高,居于诸脏腑之首。中医认为,肺为华盖,它不但居于胸腔内,处于五脏之高位,而且还通过喉和鼻与外界直接相通。因此,肺的生理功能,往往直接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

朱益敏表示,中医对肺还有“娇脏”这样的形容,意思就是肺很娇嫩,是“清虚之体”,特别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口鼻甚至皮毛侵袭,都会犯肺。

不要一咳嗽就吃抗生素

知道了为什么容易咳嗽,那么,又如何治疗呢?朱益敏特别强调,不要一咳嗽就吃抗生素,而是要根据咳嗽的不同类型,辨证后再下药。《本草纲目》把咳嗽分为“风寒、痰湿、火热、燥郁”等几类,而朱益敏向大家详细解释了几种咳嗽的不同表现:“风寒咳嗽:咽痒、咳嗽声重、气急、咳痰稀薄色白、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苔薄白。

风热咳嗽: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嘎哑、咯痰不爽,痰黏稠或稠黄、喉燥咽痛,口渴、鼻流黄涕,头痛、肢楚、恶风身热、苔薄黄。肺燥咳嗽:干咳,连声作呛、咽喉干痛、唇鼻干燥,口干、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不易咳出、痰中带血丝、鼻塞、头痛、微寒、身热、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痰热咳嗽: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黏稠色黄,或有腥味,难咯、咯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苔薄黄腻。肝火咳嗽: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痰少质黏,或如絮条,咯之难出、胸胁胀痛,咳时引痛、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加、舌红或舌边红,苔薄黄而少津。肺阴虚咳嗽:干咳、咳声短促、痰少黏白,或痰中带血、口干咽燥,或声音逐渐嘶哑、手足心热,午后潮热,颧红、形瘦神疲、舌红、少苔。”

不同的咳嗽,得用不同的药。在讲座中,朱益敏向大家分享了几款药的效果,如麻黄,在引进西药前,一直是作为平滑支气管的特效药;百部治疗久咳疗效好,但此味药特别苦,给孩子用时要考虑能不能接受;桂枝对于风寒症咳嗽好;薄荷甘草对热证效果好;玄参清热凉血。

朱益敏特别指出,“有的患者咳嗽了就到药店随便买一款,但万一已经寒了,还买了风热的,就适得其反”。

你最关心的食疗菜谱来了

在讲座的末尾,朱益敏主任回答了不少人特别关心的问题——如何用食疗治疗咳嗽。在介绍之前,朱益敏再次指出,就算是食疗,也得注意辨证分析,“不是你看人家吃了什么汤好,就一定适合你。”

来看看朱益敏给出的方子,首先是治风寒咳嗽的姜杏汤,可取杏仁10克,生姜6克,甘草5克,用开水冲,或者煮沸成汤饮用。另外,生姜切成丝,再加葱白,煮成生姜粥,也是不错的治疗风寒咳嗽的方子。

咳嗽了蒸个梨子,再加点川贝,是不少家庭都会有的做法,而实际上这是用来治疗风热咳嗽的。朱益敏也介绍了一款好吃的梨汁粥,用鸭梨一个,粳米60克。然后将梨子连皮切碎,置于砂锅中。煎煮30分钟后,去渣后与淘洗干净的粳米同煮成粥即可。

苡仁和猪肺煮成汤,可治疗痰热咳嗽;山药加猪肺煮成汤,则补肺气虚弱。沙参和银耳煮成汤,可主治秋燥。不过朱益敏指出,如果是糖尿病人,就不要在沙参银耳汤里放冰糖了。

同时,朱益敏还建议抽烟的朋友,可以用金银花加点绿茶来代茶饮,还有菊花加杏仁、罗汉果掰一点泡茶喝,都是不错的选择。

记者仲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