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者书评】一段极致的时光----《追逐日光》读后感

 昵称2530266 2016-12-24

这是每一个人都不能逃脱的结局,而年轻时,总是依仗自己年龄十位数字上的增长并不急促,人生的牵挂还不够多,生死的话题好像离自己还相当遥远,于是,我总是把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放在离自己很远的地方不去理睬。而如水的时光逝去,每当不经意间,看到母亲脸上日渐增长的皱纹、手上的老年斑和弱不禁风的身影,看到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长高的个子和一眨眼就长大的年龄,看到人生中这两个重要的坐标都只增不减、在各自的道路上却向着相同的方向一路前进着,才惊觉:所有的人,其实都是一直行进在从生到死的路上,只不过,生,是所见的;死,像一个大浪,每一天,都默默地、慢慢地在我们的身后酝酿、耸起......


因此,《追逐日光》吸引了我。

“我收到人生的一纸宣判书真的很幸运,医生说我还能再活三个月。

这两句话放在一起说,你肯定以为我要不就是在开玩笑,要不然就是疯了;或者你会以为我的人生肯定很凄凉,一事无成,所以我恨不得早点离开人世,好得以解脱。

其实,你没有猜对。我热爱自己的生活,深爱着我的家人,喜欢我的朋友,执着于我的事业,我所供职的公司是一家具有全球战略眼光的企业,我也很爱打高尔夫球。2005年5月的最后一周,我收到了人生的一纸宣判书,说我可能活不到女儿吉娜初二开学的那一天了,不过,这则宣判书后来成了一份礼物,这可是我的真心话。

在大多数人看来,死神是面目可憎的,人们不想花上一分一秒来考虑“死”究竟是什么?人生当下的字典里没有“死”这个字眼,人们都想着等以后再来考虑这个问题,现在还为时尚早。

我也一样,也是这么想的。而当这份礼物降临的时候,我不得不认真的思考死亡的意义,我不得不更深刻的去反思生命的内涵。我从没有这样反省过自己,尽管我心中满是痛楚,我也必须正视已经走到生命尽头的事实,必须要决定该如何度过这最后的100天......”

这是《追逐日光》的开篇,作者是美国毕马威会计事务所首席执行官尤金·奥凯利,这本书是他时值53岁,正处于人生和事业的巅峰时期被诊断为脑癌晚期,最多只能活上3--6个月后所写的个人传记。这本传记并没有去记录他绚丽光鲜的辉煌岁月,而是如实的书写出他对生与死、爱与成功、精神与人生价值不断思考的、最后的心路历程。

他是一位优秀的首席执行官,工作性质使他始终保持前瞻性的眼光,去勾画如何让公司进一步做大做强,去思考如何确保品质始终如一。他所关注的,往往是更加捉摸不定的未来。在确诊的前一天,他还处在世界之巅,而仅过一天,他的脑海中浮现的却是纽约秋天的景致,因为,那将是他所能见到的最后一个秋天了。

他决定,尽管生命只有短短几周,但他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帮助人们认识到:只要做好准备,人生的尽头也会是一段凄美的旅程。

他把自己迎接死神这么难得的体会与大家分享:分享该怎样为一段段人际关系划上句号;分享该怎样尽情享受每一刻;分享比时间更重要的东西。他用亲身经历告诉人们,每个人都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前花些时间来考虑在临终前该做些什么?他坚信,如果能在生前安排妥当,死后留下的东西就有意义。

他果断的退出工作,专注于这生命里最后的时光:他列出告别的名单逐一与他生命里重要的亲朋践行,或是共进最后一次晚餐,或是在一段长长的电话里说声感谢,道句别离;他的家人开始更多的用“拥抱”这个动作来和他一起联起力量,抵抗疼痛,以使生活的阴霾不会显得那么逼仄;他和全家人会用更多的时间温馨相处,用更加细致的爱来填补磨难和不平;他安排好自己葬礼的细节,把心里话早早的寄给弟弟,由他代替自己在未来那天说出对至爱亲朋的心意;他请两位密友安排好葬礼之后的亲友告别仪式,设想当所有爱他的人都欢聚一堂、追忆往昔时,记忆下那精神和知性上最富有的时光。

生活里的每一天,都弥漫着淡淡的忧伤,日落的余晖带走的并非属于恬静的一天,也将带走属于他和所有人共同的美好生活。

没有多少人能够坐在一张看得见窗外的风景、堆放着几十封同事朋友的慰问信和旁边更大一堆药瓶的书桌上书写着与死神的谈话时会有多么快乐的心情,并不是每一个临终的人都可以做到豁然开朗的去拆解人生哲理和去反思人生的轻重缓急,因为太多的经历都不及与死神近距离的对视那样令人恐惧,谁都没有多余的时间去调整转型。可是,这种经历最严酷的是,它同样需要人们拿出胜利闯关的姿态和勇气。

病中的日子一天一天的让他明白:要感谢挫折,因为它们使人明白,度过完美时刻的关键法则是不断品尝生活的各种滋味,接受现实。走向生命的终点时,我们仅仅能做到的,只是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去看未来,要学会活在当下,学会体悟周围世界的生息,不感伤,不焦急。

 

人生的行进也需要减速慢行,在减速走向终点的时候,赢下最后的结局。

看完全书,在这一段短暂而极致的时光里,使人领悟的是:所有人的身后其实都有一个默默酝酿、慢慢耸起的巨浪,它一直就等在那里,看着你,如何在拍浪前那不多的时间里,尽你所能尽的力。

 

我们应当慢慢学会从未来往现在看,人生有许多阶段,时间不是我们所看到的时间,而是一节节待学的课。

本周小编分享了读者吴晓丽的这篇读后感。人生的下一个60秒,就和下一个60年一样,不可捉摸。活在当下,是我们最好的把握了。

感谢读者吴晓丽的友情分享,请到图书馆205房间领取小礼品一份。

如果你

有特别想推荐的图书

如果你

读完一本书后

有许多感慨或观点想要表达

请不要吝惜

直接发过来吧

别超3000字就行


读完一本书,有什么想说的

沉静下来,慢慢说

我们期待你的分享!

分享,是一种态度!

希望大家继续踊跃投稿,我们期待着您的分享。

投稿地址:lystsg110@163.com,请在文件中注明您的读者姓名和联系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