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今天起,告别完美主义!

 李涣 2016-12-24

原创 心之爱

“我会不停的收拾房间,直到达到我内心那个标准,可是,那个标准好像越来越高!”

“我希望把大事小事全都做漂亮,不管有没有人查验,有没有人欣赏或者赞赏。”

“如果桌子不规整,我是绝对不可能开始工作的。”

“这个男人摆放东西的习惯非常不好,纠正他怕他走,不纠正他,也有点忍不了。”

每天,网络上、咨询室里,这样的问题层出不穷!

我们不停的发问,不停的否定自己,然后继续在习惯里自责思考,进入思维的循环中,追求完美这件事没有影响一如既往的生活,但却给自己带来了满满的负能量,是否需要去战胜一定要完美的魔咒,还是没有必要去和他对抗,是不是可以试着轻松一点?

许多人都有着完美的要求,想要买一件最适合自己的衣服,想要把工作做到最好,想要把家里收拾的一尘不染,有人可以坚持一阵子,有人坚持很久,甚至有的人,标准很严苛。过度追求完美就是强迫症?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是因为他们混淆了这两点之间的核心区别——追求完美本身并不是一个错误的行为方式,人们对自己和周遭事物有更好的追求,这种思考和出发点本身并没有问题,甚至这样的做法也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如果这种追求完美的行为,被自己的意识判定为不好,继而与之进行对抗,在追求完美与对抗追求完美中,感受到痛苦,这时才能被判定为强迫症。

其实,在大多数强迫症的案例中,强迫症的发生都是由内心的紧张和焦虑带来的,当外界刺激和内心的思考、冲突诱发了强迫行为的发生时,才会在行为上产生变化,比如有人因亲人病菌感染而去世后总觉得手洗不干净,反复洗直到洗的手都受伤,就是亲人去世后的焦虑引发的强迫行为。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追求完美只是一种行为方式而已,但强迫症却是由心理变化而产生的非正常的行为方式,这是他们的根本不同。但万事皆有度,如果过度追求完美,指定过高的要求却又不能如所愿达成目标时,因为事情做的不够完美,而带来了紧张、焦虑甚至是恐惧,长期反复的话,就有可能形成强迫行为。

追求完美的人,反而更容易放弃。这个论调听起来非常的冲突,有点打破我们多年的思维,大部分人单单听了这个标题就会有些不解,所以心理学的奥妙就在于此,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完美主义者的完美思维会暗示他需要把事情做的很漂亮,做的很极致,所以他们的目标和期待值都非常高,有时甚至是无法完成的,所以常规思维是先做个差不多,然后哪里不好调整哪里,循序渐进的越做越好,但完美主义者很可能看到的结果和自己期待的不同,修正的过程中距离高标准又很远,所以沮丧、焦虑、恐惧到极值,就会果断的逃避,因为这些无法到达的距离,对他们来说,非常痛苦。所以,他们只能用放弃来结束对自己的负能量侵袭。

追求完美的过程,会导致效率低下,有可能产生拖延症。仍然是由高标准带来的,完美主义者一件事情的处理过程中通常是做完第一遍后,后面的时间就全部用在了反复修正上,这样下来,不仅效率会变低,而且修正反复的次数多了,也会失去对处理的这个事情的热情和良好的态度,提不起精神来,自然会进入冗长缓慢的执行空间里。所以,有时候,“差不多”,不一定是不健康的思维方式。

追求完美的人,与外界连接的质量度并不高。这里的外界,指的是自己以外的人和事物,完美主义者因为对事物和事件的要求标准都很高,所以在和家人、朋友及团队相处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两种心态:对自己不满意而带来的自卑自责;对对方不满意带来的埋怨和冲突。这时候,可能就没有时间去思考、去修正,那么和人的连接层面,看起来就没有那些“随和”、会说“差不多可以了”“这次就这样,下次我们努力”这样的人好相处和受欢迎,对人如此,和外界事物的连接质量,多半来自于完美主义者自身的标准,而在此处,他们会用更多的时间去改正,比如让房间更干净,把工作再反复几次等等。

前者累心,后者消耗体力。

追求完美的人,容易形成思维模型,被下一代复制。我们都知道,小朋友在建立是非对错的标准成长过程中,是没有自己的绝对标准的,所以,他们会参照父母的思维习惯,如果爸爸妈妈中有一方过度追求完美,孩子就会觉得这个标准是对的,那么非常自然的,就会形成父母思维模型的复制行为。如果夫妻中只一方追求极致标准,而另一方不认同且不配合,那么摩擦也会多,孩子在客观的观察这一切时,就会失去标准的辨别,加上因为家庭关系的常规摩擦,孩子会痛苦,不像其他孩子那么轻松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