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雷琼玉:妙手剪出天然画

 七里山人 2016-12-24

雷琼玉:妙手剪出天然画

作者: 来源:玉溪日报 字数:1481
     雷琼玉
    剪纸作品《红塔山》
□  本报记者  饶平  文/图
    在玉溪说起剪纸艺术,大家耳熟能详的是冯光祥。想不到的是,在“2016玉溪市文化产业博览会”上,市民雷琼玉的剪纸作品《家和万事兴》获云南省工艺行业协会“玉溪文博工美杯”三等奖,其作品使用刻纸、对折剪、多层折叠剪等多种剪纸方法设计制作而成,让人眼前一亮。
已教了上千名学员
    初冬时节,记者在李棋中心幼儿园见到了雷琼玉。她是红塔区北城街道下坝村人,六岁的时候,见奶奶剪“喜上眉梢”的图案,她就跟着奶奶学剪纸。奶奶是当地的最后一批小脚女人,会剪纸花。什么是纸花?原来,按照当地的风俗,谁家的孩子被什么东西吓着了,大人会用红纸剪成手拉手的“小娃娃”,然后把它们挂在树上,被吓着的孩子的魂就会回来,就能健康成长。从读小学开始,雷琼玉就开始学剪纸花了。那个时候,她跟着奶奶剪过“小娃娃”,还剪过梅花、喜鹊,剪过七月半烧纸用的“小衣服”……虽然是民俗的东西,但是,艺术的种子往往就这样在民间世代传承着。十六岁那年,她去读中专,有了手工课,学的刚好是剪纸,她才系统地学习剪纸艺术。她说:“剪纸是一个简化的过程,把不该要的东西剪去,留下的即是精华。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剪纸艺术符合大道至简的法则。”
    自工作以来,雷琼玉不仅没有放下剪纸艺术,还致力于幼儿剪纸的培养,承担着市级科研课题《幼儿剪纸教学研究》,把研究成果用于校园文化建设。如今,作为特色剪纸的老师,目前她已经教了上千名学员。在李棋中心幼儿园,可以看到“十二生肖艺术墙”,用民间剪纸艺术刻画十二生肖,让大家欣赏,这在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加彰显了该园的美术特色。另外,还有“传统文化墙”和“艺术走廊”,以审美的装饰设计来美化幼儿园的环境,把一条条普普通通的走道,装点成充满艺术气息的长廊,做到了教育家所说的“让学校的墙壁也说话”。
    
叹为观止的剪纸艺术作品
    在李棋中心幼儿园,记者观看了雷琼玉的剪纸作品。《白玉木兰》的设计灵感来自于聂耳公园的玉兰花。她喜欢白得纯粹透亮的玉兰花,经常去观察,用写生的形式记下花的形态,然后再画出完整的玉兰花剪纸图样,确定去留的部分之后才动刀。作品以大红色的纸为材料,结合阴剪的形式来表现玉兰花,红色的纸搭配镂空的花,底板的白色被凸显出来,花便白得如玉了。作品中的构图与线条的设计使用工笔画的技法,显得更加精致。
    立体剪纸《玉溪高古楼》是根据玉溪名建筑高古楼实物约60倍缩小,以剪纸的方式简化设计而成。作品共用卡纸66片,相互插接而成,可以像书页一样灵活打开或收起,没有任何一处粘贴。为保持作品的稳固性,她还创造出“多层S形接口”的设计,使较高的纸质作品不会倒掉。
    《鱼》是由两幅60厘米的正方形作品组成,每一幅作品中都有五条主要的鱼,再配上很多小鱼,寓意“连连有鱼”、“年年有余”。作品中彩色的波浪与鱼身上的花纹色彩相互辉映,给人金碧辉煌的感觉,寓意“富贵荣华”。鱼的形态、动作是根据生活中鱼的形象结合孩子们对鱼的喜爱而设计,其中鲜艳的色彩、多变的花纹深受幼儿喜爱,作品能引起幼儿共鸣,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想象与热爱。
    《红塔山》为六尺中堂,以玉溪标志性景点红塔山为内容,近景为梅花,搭配红塔山风景,凸显出红塔的雄伟。设计过程中,雷琼玉经常到红塔山写生,观察红塔的外形结构与光影关系,创作出白描的剪纸图样,再以刻纸的方式精心制作。
    《百蝶图》的创作灵感源于儿时经常在田地间玩耍时对各种蝴蝶的喜爱。百蝶图的设计图历时两年完成,每一只蝴蝶约400平方厘米大小,用对称剪纸的方法设计制作,每只都各具特色,制作精美,其中的翠叶凤蝶翅膀像树叶,翅膀上的花纹也由叶形图案组成,造型生动形象。

雷琼玉:妙手剪出天然画

作者: 来源:玉溪日报 字数:1481
     雷琼玉
    剪纸作品《红塔山》
□  本报记者  饶平  文/图
    在玉溪说起剪纸艺术,大家耳熟能详的是冯光祥。想不到的是,在“2016玉溪市文化产业博览会”上,市民雷琼玉的剪纸作品《家和万事兴》获云南省工艺行业协会“玉溪文博工美杯”三等奖,其作品使用刻纸、对折剪、多层折叠剪等多种剪纸方法设计制作而成,让人眼前一亮。
已教了上千名学员
    初冬时节,记者在李棋中心幼儿园见到了雷琼玉。她是红塔区北城街道下坝村人,六岁的时候,见奶奶剪“喜上眉梢”的图案,她就跟着奶奶学剪纸。奶奶是当地的最后一批小脚女人,会剪纸花。什么是纸花?原来,按照当地的风俗,谁家的孩子被什么东西吓着了,大人会用红纸剪成手拉手的“小娃娃”,然后把它们挂在树上,被吓着的孩子的魂就会回来,就能健康成长。从读小学开始,雷琼玉就开始学剪纸花了。那个时候,她跟着奶奶剪过“小娃娃”,还剪过梅花、喜鹊,剪过七月半烧纸用的“小衣服”……虽然是民俗的东西,但是,艺术的种子往往就这样在民间世代传承着。十六岁那年,她去读中专,有了手工课,学的刚好是剪纸,她才系统地学习剪纸艺术。她说:“剪纸是一个简化的过程,把不该要的东西剪去,留下的即是精华。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剪纸艺术符合大道至简的法则。”
    自工作以来,雷琼玉不仅没有放下剪纸艺术,还致力于幼儿剪纸的培养,承担着市级科研课题《幼儿剪纸教学研究》,把研究成果用于校园文化建设。如今,作为特色剪纸的老师,目前她已经教了上千名学员。在李棋中心幼儿园,可以看到“十二生肖艺术墙”,用民间剪纸艺术刻画十二生肖,让大家欣赏,这在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加彰显了该园的美术特色。另外,还有“传统文化墙”和“艺术走廊”,以审美的装饰设计来美化幼儿园的环境,把一条条普普通通的走道,装点成充满艺术气息的长廊,做到了教育家所说的“让学校的墙壁也说话”。
    
叹为观止的剪纸艺术作品
    在李棋中心幼儿园,记者观看了雷琼玉的剪纸作品。《白玉木兰》的设计灵感来自于聂耳公园的玉兰花。她喜欢白得纯粹透亮的玉兰花,经常去观察,用写生的形式记下花的形态,然后再画出完整的玉兰花剪纸图样,确定去留的部分之后才动刀。作品以大红色的纸为材料,结合阴剪的形式来表现玉兰花,红色的纸搭配镂空的花,底板的白色被凸显出来,花便白得如玉了。作品中的构图与线条的设计使用工笔画的技法,显得更加精致。
    立体剪纸《玉溪高古楼》是根据玉溪名建筑高古楼实物约60倍缩小,以剪纸的方式简化设计而成。作品共用卡纸66片,相互插接而成,可以像书页一样灵活打开或收起,没有任何一处粘贴。为保持作品的稳固性,她还创造出“多层S形接口”的设计,使较高的纸质作品不会倒掉。
    《鱼》是由两幅60厘米的正方形作品组成,每一幅作品中都有五条主要的鱼,再配上很多小鱼,寓意“连连有鱼”、“年年有余”。作品中彩色的波浪与鱼身上的花纹色彩相互辉映,给人金碧辉煌的感觉,寓意“富贵荣华”。鱼的形态、动作是根据生活中鱼的形象结合孩子们对鱼的喜爱而设计,其中鲜艳的色彩、多变的花纹深受幼儿喜爱,作品能引起幼儿共鸣,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想象与热爱。
    《红塔山》为六尺中堂,以玉溪标志性景点红塔山为内容,近景为梅花,搭配红塔山风景,凸显出红塔的雄伟。设计过程中,雷琼玉经常到红塔山写生,观察红塔的外形结构与光影关系,创作出白描的剪纸图样,再以刻纸的方式精心制作。
    《百蝶图》的创作灵感源于儿时经常在田地间玩耍时对各种蝴蝶的喜爱。百蝶图的设计图历时两年完成,每一只蝴蝶约400平方厘米大小,用对称剪纸的方法设计制作,每只都各具特色,制作精美,其中的翠叶凤蝶翅膀像树叶,翅膀上的花纹也由叶形图案组成,造型生动形象。

雷琼玉:妙手剪出天然画

作者: 来源:玉溪日报 字数:1481
     雷琼玉
    剪纸作品《红塔山》
□  本报记者  饶平  文/图
    在玉溪说起剪纸艺术,大家耳熟能详的是冯光祥。想不到的是,在“2016玉溪市文化产业博览会”上,市民雷琼玉的剪纸作品《家和万事兴》获云南省工艺行业协会“玉溪文博工美杯”三等奖,其作品使用刻纸、对折剪、多层折叠剪等多种剪纸方法设计制作而成,让人眼前一亮。
已教了上千名学员
    初冬时节,记者在李棋中心幼儿园见到了雷琼玉。她是红塔区北城街道下坝村人,六岁的时候,见奶奶剪“喜上眉梢”的图案,她就跟着奶奶学剪纸。奶奶是当地的最后一批小脚女人,会剪纸花。什么是纸花?原来,按照当地的风俗,谁家的孩子被什么东西吓着了,大人会用红纸剪成手拉手的“小娃娃”,然后把它们挂在树上,被吓着的孩子的魂就会回来,就能健康成长。从读小学开始,雷琼玉就开始学剪纸花了。那个时候,她跟着奶奶剪过“小娃娃”,还剪过梅花、喜鹊,剪过七月半烧纸用的“小衣服”……虽然是民俗的东西,但是,艺术的种子往往就这样在民间世代传承着。十六岁那年,她去读中专,有了手工课,学的刚好是剪纸,她才系统地学习剪纸艺术。她说:“剪纸是一个简化的过程,把不该要的东西剪去,留下的即是精华。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剪纸艺术符合大道至简的法则。”
    自工作以来,雷琼玉不仅没有放下剪纸艺术,还致力于幼儿剪纸的培养,承担着市级科研课题《幼儿剪纸教学研究》,把研究成果用于校园文化建设。如今,作为特色剪纸的老师,目前她已经教了上千名学员。在李棋中心幼儿园,可以看到“十二生肖艺术墙”,用民间剪纸艺术刻画十二生肖,让大家欣赏,这在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加彰显了该园的美术特色。另外,还有“传统文化墙”和“艺术走廊”,以审美的装饰设计来美化幼儿园的环境,把一条条普普通通的走道,装点成充满艺术气息的长廊,做到了教育家所说的“让学校的墙壁也说话”。
    
叹为观止的剪纸艺术作品
    在李棋中心幼儿园,记者观看了雷琼玉的剪纸作品。《白玉木兰》的设计灵感来自于聂耳公园的玉兰花。她喜欢白得纯粹透亮的玉兰花,经常去观察,用写生的形式记下花的形态,然后再画出完整的玉兰花剪纸图样,确定去留的部分之后才动刀。作品以大红色的纸为材料,结合阴剪的形式来表现玉兰花,红色的纸搭配镂空的花,底板的白色被凸显出来,花便白得如玉了。作品中的构图与线条的设计使用工笔画的技法,显得更加精致。
    立体剪纸《玉溪高古楼》是根据玉溪名建筑高古楼实物约60倍缩小,以剪纸的方式简化设计而成。作品共用卡纸66片,相互插接而成,可以像书页一样灵活打开或收起,没有任何一处粘贴。为保持作品的稳固性,她还创造出“多层S形接口”的设计,使较高的纸质作品不会倒掉。
    《鱼》是由两幅60厘米的正方形作品组成,每一幅作品中都有五条主要的鱼,再配上很多小鱼,寓意“连连有鱼”、“年年有余”。作品中彩色的波浪与鱼身上的花纹色彩相互辉映,给人金碧辉煌的感觉,寓意“富贵荣华”。鱼的形态、动作是根据生活中鱼的形象结合孩子们对鱼的喜爱而设计,其中鲜艳的色彩、多变的花纹深受幼儿喜爱,作品能引起幼儿共鸣,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想象与热爱。
    《红塔山》为六尺中堂,以玉溪标志性景点红塔山为内容,近景为梅花,搭配红塔山风景,凸显出红塔的雄伟。设计过程中,雷琼玉经常到红塔山写生,观察红塔的外形结构与光影关系,创作出白描的剪纸图样,再以刻纸的方式精心制作。
    《百蝶图》的创作灵感源于儿时经常在田地间玩耍时对各种蝴蝶的喜爱。百蝶图的设计图历时两年完成,每一只蝴蝶约400平方厘米大小,用对称剪纸的方法设计制作,每只都各具特色,制作精美,其中的翠叶凤蝶翅膀像树叶,翅膀上的花纹也由叶形图案组成,造型生动形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