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 赵孟頫书法精品欣赏

 书画雅苑 2016-12-25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之后。在其第四世祖时被赐居浙江湖州(今浙江吴兴)。

 

      赵孟頫生于南宋末年,一生历宋、元两朝之变,仕隐两兼,他虽为贵胄,但生不逢时。从小聪明好学,十四岁时就被选出做官。他的父亲赵与告官至南宋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善诗文,富收藏,给少时的赵孟頫以很好的文化熏陶。宋朝灭亡后,赵孟頫一段时间赋闲在家。元朝皇帝为了缓和当时蒙古与汉族人民的矛盾,制定了许多以汉人制度为标准的政策,派人到全国各地寻找南宋留下来的知识分子。

 

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赵孟頫等十余人被奉诏访逸的御史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让赵孟頫代自己发了一道诏书,通告天下。诏书写成后,忽必烈看了极口称赞,说他把自己想说的话全都写出来了。惊呼赵为“神仙中人”,给予种种礼遇,被任命为从五品官阶的兵部郎中。两年后任从四品的集贤直学士。至元二十九年 (1292)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世祖去世后,鉴于元廷内部矛盾重重,有自知之明的赵孟顺便借病乞归,夏秋之交,他终于得准返回阔别多年的故乡吴兴。

 

赵孟頫在江南闲居四年,无官一身轻,闲情逸致与鲜于枢、仇远、戴表元、邓文原等四方才俊聚于西子湖畔,谈艺论道,挥毫遣兴,过着与世无争的宁静生活。大德三年 (1299),赵孟頫被任命为集贤直学土行江浙等处儒学提举,官位虽无升迁,但此职不需离开江南,与文化界联系密切,相对儒雅而闲适,比较适合赵孟頫的旨趣,他一直干了十一年。

 

至大三年(1310),赵孟頫的命运发生了变化。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对他发生了兴趣,拜赵孟頫为翰林侍读学士(按现在的话说,就是太子请赵孟頫当了他的老师),同时还任命赵为知制诰同修国史。次年五月,爱育黎拔太子即位,是为仁宗。他登基后不久,立即将赵孟頫升为从二品的集贤侍讲学士、中奉大夫。延祜三年(1316),元仁宗又将赵孟頫晋升为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官居从一品(相当于正部级官员,正式成为皇帝的师傅)。由于仁宗的青睐和赵氏艺术的出类拔萃,赵孟頫晚年名声显赫,“官居一品,名满天下”,成为全国知名人物。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在绘画上,山水、人物、花鸟、竹石、鞍马无所不能;工笔、写意、青绿、水墨,亦无所不精。

 

赵孟頫在我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自五岁起,他就开始学书,几无间日,直至临死前犹观书作字,可谓对书法的酷爱达到情有独钟的地步。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赵孟頫小楷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赵孟頫的妻子管道昇、儿子赵雍也都是很有成就的画家,并且都有作品流传下来。

赵孟頫传世书迹较多,代表作有《千字文》、《洛神赋》、《胆巴碑》、《归去来兮辞》、《兰亭十三跋》、《赤壁赋》、《道德经》、《仇锷墓碑铭》等。著有《尚书注》、《松雪斋文集》12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