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虎父无犬子,王献之的神帖解读!

 我—— 2016-12-25

       书法史上,一对父子堪称书家传世楷模,至今被世人竞相学习,传世的帖子经久不衰。那就是王羲之与其子王献之,人称“二王”。

学书法,不可不读书法史。我们都知道王羲之的传世作品有哪些,即使不知道的那么全面,也可以罗列一二。那王献之呢?我们来说说他的传世帖有哪些。小楷《洛神赋十二行》、《中秋帖》、《东山帖》、《地黄汤帖》、《东山帖》、《鸭头丸帖》等。

        王献之,字子敬,小字官奴,王羲之的第七子。官至中书令,人称王大令。他的书法在继承了父亲王羲之的书法基础上有自己的创造。就说小楷吧,王羲之萧散古雅,而王献之则妍润舒展、流利清新。行书方面,受到《丧乱帖》的启示,继续发扬“破体”书法,在行书中杂以楷书或者草书,区别与纯正的行书写法。说起草书,王献之开创了一种上下之间笔笔相连的草书,人称“一笔书”或者“连绵草”。比如《中秋帖》。这种书风被宋米芾称赏,后来的徐渭。祝允明。王铎。傅山也都受到了此风的影响。

王献之《中秋帖》

       而他的小楷《洛神赋十三行》是小楷中的典范。自发上看,整体内收外放,重心偏上。内外收放讲的是笔画聚散离合,点画纵荡而能神凝气慑,悠游自在而俊骨傲立。重心偏上,字容易显得有精神,不拖沓,利落挺拔。点画的从容舒展是这件作品最大的特征。从容显出自如不拘,舒展源于大度大量。学书法的人都知道,大字容易松散,小字容易局促,如何让小楷写的跟大字一般的宽绰气度,《洛神赋十三行》给了后人很多的启示。

       相对于王羲之的古淡平和,王献之小楷如仙子起舞,长袖振风,处处透露着灵秀飘逸的意韵,妩媚中透出神骏,洒脱处又非放纵。王献之的楷书影响非常深渊,很多小楷妙手如赵孟頫、文征明等人都受过他的泽惠。

而王献之的行草书代表作《十二月帖》,被米芾认作为“天下子敬第一帖也”。这件作品介于行书和草书之间,取行书之行,寓草书之意和势。其和其他行书最大的区别就是笔画之间牵丝的强化,这种连接被王献之以字组的方式来表现。

王献之《十二月帖》欣赏

       牵丝的增多,表示笔画端点数量的相对减少,从而使笔画的连接称为点画的眼神,有的笔画甚至有线条缠绕的迹象。“连绵草”强调笔试的连贯一气,肯定会时有缠绕,但这不是拿着毛笔画道道。为了弥补缠绕的用笔带来的技法单一不足,王献之增强了圆转点画的韧劲。这样整个作品既有因圆转而生的流利峻快,又富含了因韧劲而在的沉着。后世很多“连绵草”,比如唐代的怀素《自叙帖》等,在这一点上极为相似。

初学书法,不管你选择什么帖子,在临摹的时候,读帖一定要学会思考。一幅传世作品经久不衰,除了字体上和文字上的优势,还有章法和点画结构的安排,以及相互呼应,一帖临数年,才有可能进了书法这一行。

书法交流QQ:408996899 微信号:nanyaxueshu 愿您的字越写越有味道……申请加入请注明书法爱好者,闲人勿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