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弟子规》——浮躁世间最好的心灵鸡汤

 蜀地渔人 2016-12-25

===================================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弟子规 唐军绳长 - 唐军绳长跳拍唱

 

日前,在浙江上一个总裁班的课。课间,一学员向助教小伟询问大批量求得《弟子规》事宜。“我要给所有员工每人发一本”,他转向我:“老师,这本书学好了,我企业的管理也就轻松了”。

 

我知道主办单位倡导《弟子规》已有年头。几年前,我曾经从接送我的司机那里看到过。司机告诉我,他们公司所有的员工都要会背《弟子规》。我听了,没多留意。这些年,管理领域太多跟风现象,今天学欧美,欧美的东西奉若至宝;明天兴国学,老祖宗的东西被翻腾出来咀嚼,往往也就是几天的热度。没想到他们会坚持这么久,并且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同。

 

晚饭,与两位助教聊起此事。小伟告诉我,在他们公司,最早背会《弟子规》的,就是总经理。问及学习《弟子规》前后有什么变化,小伟说,“开始是机械地背诵,随着公司不断地引导,大家不自觉地用它来引导自己的行为,有时候,遇到一些事情想不通,用《弟子规》里的训诫要求自己,就会豁然开朗”。席间,有通知说外面送资料杂物的车子到了,小伟执意让另一位刚来不久的女孩在温暖的房间陪我,自己穿着单薄的衣服,到楼下接收资料,一切都是那么的自自然然。

 

课后,我找来《弟子规》,第一次认认真真地读进去。《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孔子《论语》学而篇之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分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为《弟子规》。《弟子规》共1080个字,虽简短,却涵盖太多,随手拈来,每一字句,都发人深省:

 

如:“凡出言,信为先”,告诫人们开口说话,诚信为先;而“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茍轻诺进退错”则告诫人们:还未看到事情的真相,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于事情了解的不够清楚,不要轻易传播出去;觉得事情不恰当,不要轻易承诺,如果轻易承诺就会使自己进退两难。

 

在与人交往方面,“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则告诫人们,财物的取得与给予,一定要分辨清楚明白,宁可多给别人,自己少拿一些,才能广结善缘,与人和睦相处。事情要加到别人身上之前,先要反省问问自己:换作是我,喜欢不喜欢,如果连自己都不喜欢,就要立刻停止。对于错误,《弟子规》则有如下表述:“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无心之过称为错,若是明知故犯,有意犯错便是罪恶。知错能改,是勇者的行为,错误自然慢慢的减少消失,如果为了面子,死不认错,还要去掩饰,那就是错上加错了。

 

而“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则告诫人们,看见他人的优点或善行义举,要立刻想到学习看齐,纵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决心,逐渐赶上。

 

看见别人的缺点或不良的行为,要反躬自省,检讨自己是否也有这些缺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这些告诫,尽管有些已似曾相识,但如此全面、细致地规范人的行为的,却不多见。如:“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告诫人们进入房间时,不论揭帘子、开门的动作都要轻一点、慢一些,避免发出声响。在室内行走或转弯时,应小心不要撞到物品的棱角,以免受伤。拿东西时要注意,即使是拿著空的器具,也要像里面装满东西一样,小心谨慎以防跌倒或打破。进入无人的房间,也要像有人在一样,不可以随便。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因为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苦怕难而犹豫退缩,也不可以草率,随便应付了事。

 

区区1080个字,不但列出为人子弟者需要遵守的规则,同时,更把其中的哲理揭示得淋漓尽致。掩卷思忖:滚滚红尘,芸芸众生,名利场中奔波,方寸之间博弈。或许你已伤痕累累,疲惫不堪;或许你已练就钢筋铁骨,百毒不浸。但面对如此真挚、细腻、圣洁又睿智的文字,你的心立刻就会浸润起来,舒展起来。《弟子规》,是这浮躁世间最好的心灵鸡汤,让人的行为与心灵一样,越来越优雅,越来越和谐,越来越美好。

 

(文:闫凤芝,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高级合伙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