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大数据时代,阅读海量内容复杂、难以形容表述的数据信息,看着让人头痛。 如何处理呢?通用的做法就是数据可视化。 ![]() 一般先进行充分理解、系统梳理,在使其视觉化,通过平面或三维图形简单地呈现出来,这种图叫做信息图,这种方法叫数据的可视化。 一般信息图分为: 1、图解DIAGRAM:使用插图对事物进行说明 ![]() 2、 图表CHART:运用图形、线条、插图阐述事物内在相互关系 ![]() 3、 表格TABLE:根据特定信息标准进行区分归类 ![]() 4、 统计图 GRAPH:通过数值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 ![]() 5、地图MAP:描述特定区域或空间的位置关系 ![]() 6、 图形符号 PICTOGRAM:不使用文字,运用图形直接表达信息 等等. ![]() 数据可视化好处是:将原本很难用语言表达的信息,通过图形或动画呈现,使其让人更容易理解。 ![]() 对于二维的信息图,使用PS 或AI 甚至PPT等制作静态图片;也可以使用AE或FLASH制作二维动画的信息图。 如何制作数据三维图表呢?最近通过观看国外的一些相关视频教程,深受启发。下面编写一个系列学习笔记,研究一下如何使用C4D制作三维数据统计图。 利用C4D制作三维数据统计的动画制作,将涉及到建模、克隆、XPRESSO、动画绑定(装配)等知识的综合应用。三维数据统计动画,在现实中也非常实用。在这里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圆饼图的动画制作,让感兴趣的人再明白以后,能举一反三,制作出更好的动画出来。 【研究】 第一部分:在PPT中做出效果图 1、打开POWERPOINT,点击插入图表,选择饼图。 ![]() 2、在打开的EXCEL中编辑如下的数据源 ![]() 3、PPT自动生成了饼图,简单更改一下颜色和字体。 ![]() 4、感觉上面的非常死板,把各个部分拆开是不是更好。 ![]() 5、以上只是为制作动画的参考之用,简单看看效果。最后,设置成为平面饼图,截图为了以后参考。 ![]() 第二部分:在C4D中制作可控的圆饼图 按比例制作饼图模型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建模你必须要考虑是否要用于动画。如果要是用于动画,那么在制作的时候,建模就要充分考虑用什么方法去适合怎样的动画。 第一种方法: 1、首先考虑圆柱,千万不要C掉转化多边形。 ![]() 2、选择圆柱封顶,设置如下: ![]() 3、切换到切片面板,勾选切片,设置起点终点角度。 ![]() 4、通过控制两个角度可以控制饼图成分的大小。 ![]() 第二种方法: 1、利用圆弧,XY平面方向。 ![]() 2、把类型切换为分段。 ![]() 3、成为一个封闭的扇面。 ![]() 4、添加挤压对象。 ![]() 5、选择封顶。 ![]() 6、选择圆角类型--雕刻。 ![]() 7、选择圆角类型--1步幅。 这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多了圆角类型,多了一些变化,就选它了。当然还有别的方法,不再介绍了。 ![]() 8、添加文本。 ![]() 9、设置如下: ![]() 10、比例你自己看着办吧。 ![]() 第三部分:利用XPRESSO对模型绑定 数字模型的数据的变化对饼图影响很大,数字大,饼图也就大。它们之间有一个内在的数学联系,而这种内在的数学逻辑关联,用XPRESSO来控制是最好方法之一。 1、添加空白对象,命名为35,使之成为父级。 ![]() 2、在35对象右键添加XPRESSO标签。选择35对象,在用户数据--添加控制数据。 ![]() ![]() 4、控制数据比例条,用它来控制饼图的大小。 ![]() 5、双击打开XPRESSO面板,把35对象拖进来,并找到数据控制端口。 ![]() 6、把圆弧也拖进来,在输入端,找到结束角度。 ![]() 7、弧形对象的结束角度,你看着是度数,但它在XPRESSO中用的却是弧度值。360度等于2∏ 。 ![]() 8、饼图用得是百分比控制,必须转化为度数,再转化为弧度。360度对应是100%,那么1%就是3.6度,35%就是3.6×35=126度,再把它转化弧度输入到“弧形”对象的--“结束角度”里。 ![]() 9、找到角度节点。 ![]() 10、改变为“度数到弧度”,并按照下面链接。 ![]() 11、测试,控制数据25,意思是25%,四份之一圆。 ![]() 12、测试,控制数据50,意思是50%,二份之一圆。 ![]() 13、那个文本模型如何跟着变化呢?把它拖入XPRESSO窗口,在输入端找到--文本。 ![]() 14、不用担心数据格式问题,能自动转换,直接相连。数据控制滑块就同时控制“文本”和“圆弧”了。 如何能为文本添加一个%号呢? ![]() 15、找到“数学”节点。 ![]() 16、“数学”节点的属性中,数据类型改为字串,功能为加,“输入端口2” 为 “%”。按照下面链接。 ![]() 17、测试一下,一个饼图成分单元就制作完成了。 ![]() 18、下一篇:第四部分 组装;第五部分 动画;第六部分 分镜头;第七部分 AE调整。 【后记】 1、最近网上几个朋友邮件给我,让我再谈谈XPRESSO的应用。我想不能再用过去的方法,死板地讲节点参数,必须拿出具体有趣的实例,一方面朋友们爱看;另一方面增加点击量还能升级,多好啊。所以,同时编辑两个系列:一个是图表的动画制作;另一个是TP粒子的入门,够我忙活的了。我怎么感觉好像是在写网络小说呢? 2、为大家推荐一本书吧:日本人木村博之所写的《图解力》,喜欢数据可视化的朋友可以看看,非常不错,矢量插图绘制精美、纸张很好,印刷也很精细,最关键是内容参考价值非常大。书也不便宜啊!不是广告! ![]() 书中的样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