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夷山的特点

 尤里蒙提 2016-12-25

 武夷山的特点

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脉的最高地段,东经11727分至51分、北纬2733分至54分。总面积56527平方米,是世界同纬度带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为95.3%。建立于1979年,被纳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武夷山不仅以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自然风光著称,而且以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世界罕见的物种基因库,成为生物模式标本产地。 
 
气候特点 
地处中亚热带,境内海拔1800米以上的山峰有34座,形成天然屏障,冬季可阻挡、削弱北方冷空气的入侵,夏季可抬升、截留东南海洋季风,形成中亚热带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潮湿,雾日长,垂直变化显著。保护区内年平均气温8.5--18度,年平均降雨量为1486--215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8--84%,早霜10月份,终霜3月份,无霜期253--273天,平均雾日达120天,随海拔高度增加年日照数递增率为21.3小时/百米,年降水量递增率为44--54毫米/百米。 
 
地质地貌 
保护区位于武夷山脉地势最高区域。平均海拔1200米以上。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是武夷山脉最高峰,也是中国东南大陆最高峰。区内陆势高低悬殊,高山深谷纵横,在面积556.7平方米的小范围内,最高处达2158米,最低处仅300米,相差1800多米。区内出露最多的岩石是侏罗系兜岭群火山岩和燕山期花岗岩。武夷山脉有数十个与山脊直交或斜交的垭口,它们或是古老的河谷,或是由断层隐落而成,是小股气流运行的通道。 
 
植物种类 
保存着2万多公顷原始类型的森林,有30类群系,100多个群落。主要森林植被类型有常绿阔叶林、针阔叶过渡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叶林、中山矮曲林、中山草甸、竹林等。 
 
有近四千种植物。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树种有银杏、水松、南方铁杉、钟萼木、鹅掌楸、香果树、银钟树、观光木等19种。还有紫楠、香花木、武夷四照花以及武夷玉山竹、崇安唐竹等百数十种珍稀物种或武夷特有物种。这些珍稀植物在研究植物进化史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 
动物种类 
野生猕猴群 
自然保护区内已知脊椎动物有475种,其中哺乳纲82331种,鸟纲184773种,两栖纲21035种,鱼纲4124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9种,二级48种。 
其中被列为国家保护对象的脊椎动物有华南虎(已多年未见出没)、猕猴、短尾猴、毛冠鹿、云豹、金猫、大灵猫、小灵猫、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鸳鸯、白鹇、草鹗、穿山甲、苏门羚等。崇安髭蟾(角怪)、丽棘蜥、竹鼠、蝾螈、大头平胸龟、长脚鼠耳蝠、短脚鼠耳蝠以及崇安地蚣、武夷湍蛙、三港雨蛙等数十种动物,是全国仅见于此的独有珍贵物种。全国昆虫有32个目,在这里已发现31个目,金斑喙凤蝶、宽尾凤蝶等属于珍稀种。蛇类已发现52664(其中毒蛇17),占中国蛇类种数的1/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