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正确地称呼一只花瓶(进阶篇)

 常有理 2016-12-25

 

前几天,小编为大家科普了几种常见的瓶式:尖底瓶、葫芦瓶、梅瓶、玉壶春等,认识了那几种以后,在普通群众眼里你就妥妥的属于懂行了,但是对于稍微有些研究的内行人士来说,那只能算是基本常识啦。所以今天小编又准备了一发加强版,助你走上大神之路~


 


传瓶



 


流行于隋唐时期,为单口、双腹并联的双缡尊,自铭“传瓶”。目前仅发现两件,分别收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后者出土于西安郊区隋大业四年(608年)李静训墓。此类瓶的形态主要适用于特殊场合,比如祭祀等。


多角



盘口瓶




瓶口似浅盘而得名。流行于唐、宋时期。形制很美,制作有难度。一般为细长颈、溜肩、圆腹、圈足。北朝至隋的则短颈,平底。


净瓶






佛教僧侣“十八物”之一,游方时可随身携带以储水或净手。瓷质净瓶流行于唐,宋,辽时期。造型为管状细长瓶,颈中部突出如圆盘,长圆腹、圈足、肩部有上翘短流。元,明以后多称“军持”。器身多扁圆,颈较短,流肥硕。入清以后,这一器形为皇家垄断,演变为直颈、丰肩、敛腹、高圈足外撇如盖展开、无流,成为清朝朝廷赐给西藏高级僧侣插草供佛之物,故又改称“藏草壶”。


多管瓶




始于宋朝,器身肩部塑有向上直立的管。管与瓶身不通,一般是五根,也六七九根的。瓶身有圆筒式和多节葫芦式。多管瓶又叫魂瓶,冥器,随葬用。


贯耳瓶




流行于宋代。器形仿汉代投壶式样,直径较长,腹部扁圆,圈足,颈部两侧对称贴竖直的管状贯耳



 

洗口瓶




瓶口似浅洗而得名,流行于宋,以龙泉窑烧制量最大。器型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为洗口,直颈,垂圆腹,圈足;第二种为洗口,直颈,折肩,筒式腹,浅圈足;第三种为洗口,长颈,扁圆腹,圈足。



花口瓶




因瓶口似开放的花朵而得名。流行于宋、金时期,唐代已有烧制。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瓶口似莲花瓣形,细颈、溜肩、球形腹、圈足、瓶口部有人面形把,与肩部相接。



 

天球瓶




受西亚文化影响的器形。口微侈,直颈,球腹,平底。始见于明永乐朝,宣德器较永乐略显粗放,此后明代各朝未出现。清代康熙朝仿古之风盛行,天球瓶则多仿明初之器;雍正、乾隆时较为流行,多署本朝年款



 

观音瓶




又称“观音尊”,瓶式之一,流行于清代康熙至乾隆时期。观音瓶特征是侈口,颈部较短,丰肩,肩下弧线内收,至胫部以下外撇,浅圈足,瓶体修长,线条流畅。


瓜棱瓶




流行于宋,辽。特征是瓶的腹部均匀分布着纵贯的凸凹弧线将瓶体分成瓜棱形。其造型是撇口、直颈、长圆瓜棱形腹、圈足作外撇花瓣式。


看完这些瓶型,是不是觉得中华陶瓷文化博大精深呀?仅瓶型就能延伸出这么多的知识!还有哪些瓶想要认识呢?留言告诉小编吧~

想要做大神,敬请期待下一期【终极篇】吧!


传承陶瓷文化

鉴赏陶瓷精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