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回放 写作部分。(共50分) 请以“风筝”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④不得抄袭。 解题策略 题目“风筝”为命题作文,着重考查考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能力,写作者只要围绕“风筝”这一具体事物叙写体验、抒发情感即可。 立意出新。写好这个文题,不仅仅考虑“风筝”的表层含义,还应发掘其更多层面的意义,在立意上力求创新。例如“风筝与线不离不弃”“我和妈妈——风筝对线的情意”“童年的风筝,哪里去了”等等。 小处选材。“风筝”是考生所熟悉的事物,在选材上十分广泛,可选取生活中真实的人物和事件,例如可以写“放风筝”“做风筝”,也可以写“母爱如线”“师情如线”“友谊如线”等等,从写人叙事中发掘哲理,抒发感受和看法。 满分解密
“杨柳青,放风筝。”春天,碧空万里,草木萌发,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候。人们在放风筝时,时而牵线奔跑,时而仰首远望,不但充满喜悦和情趣,还能强身健体。在我国,民间还有清明节放风筝的习俗,将风筝送上天空,把线剪断任其飘走,意味着将把一年的病痛和烦恼一同带走。 中国是风筝的发源地。相传鲁班曾用木、竹做风筝,由此来看风筝在我国出现的历史已经有两千多年了。一提到风筝,大家自然而然地都会想到放风筝,但有没有人会想到风筝的其他用途呢? 下面是一个有关风筝的传说:在南北朝的时候,战乱纷纷。一次,梁武帝与侯景打仗战败,被侯景围困台城很多天。这可怎么办呢?于是他想出一个巧妙的办法,把救援信放在纸鸢上,顺利地送了出去。无独有偶,据说汉朝大将韩信曾利用风筝进行测量。真没想到,风筝还有这么多的用处呢。 后来,风筝逐渐变成了玩具,与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更加密切的联系。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就有放风筝的场面,而高鼎《村居》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一句也为人们喜闻乐道。据说清代曹雪芹就是制风筝的高手,他在《红楼梦》第70回中生动地描写了大观园中姐妹们放螃蟹、美人、凤凰、沙燕等各种风筝的情景,令人不禁拍案叫绝。 我们山东潍坊是风筝之乡,举世闻名。潍坊风筝题材多样,具有浓郁的乡土风味和民间生活气息。1988年,第五届国际风筝会将潍坊定为“世界风筝之都”。特别是近年来,每逢清明节前,潍坊便举行大规模的国际风筝会,中外来宾云集潍坊,热闹异常,使这座美丽的城市焕发出勃勃生机。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玩具越来越新潮了。可是在充满活力的春天,人们为了调节紧张的生活节奏,摆脱城市的喧嚣,还是喜欢郊游踏青、放风筝。所以直到今天,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风筝热”一直久盛不衰。 【阅卷心语】 1.语言生动,思路清晰。本文说明生动,介绍了有关风筝的风俗、起源、传说以及风筝和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并充满自豪地描绘了潍坊举行国际风筝会的盛况,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对风筝的喜爱之情。 2.旁征博引,底蕴丰厚。文章最大的特色就是旁征博引,比如介绍风筝起源时引用“相传鲁班曾用木、竹做风筝”的资料,讲述风筝用途时引用梁武帝用风筝送救援信的传说,谈到风筝与人们生活的联系时引用《红楼梦》中有关放风筝的场景,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也显示出作者丰厚的文学底蕴。 读者竞写卷
与风共舞,站在起点飞翔。 小时候,总爱抬头看风筝轻盈地上下翻飞,点缀着天空,心中就会洋溢起无限柔情。 对我来说,最幸福最温暖的事就是在和煦的阳光下让风筝一点点飞上高高的天空。在风筝飞舞的季节,牵着妈妈的手带着风筝来到广场。被风筝点缀得炫丽多彩的天空中,飞得最高的那只风筝俨然一副王者的姿态。“妈妈,看那只风筝飞得多高!”我惊羡地喊着。 妈妈只是柔柔地一笑:“你也可以啊。”“怎么可能,我的风筝还没有起飞呢。”“哪一只风筝不是从地平线一点点飞上高高的天空?妈妈信你!” 那温柔却又笃定的眼神,给我自信与力量。 我牵着风筝,在广场上奔跑,任风呼啸着在我的耳际盘旋,看着妈妈嘴角上扬起一个漂亮的弧度,我的心中满满的都是幸福。 风筝乘风飞起,我赶紧转动线轴,但只是一瞬间,风筝在空中画过一道美丽的弧线后,就轻轻地飘落了。我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捡起地上的风筝。又有什么关系呢,每一只风筝都是从起点飞向终点,都有过跌落的经历,那些能飞翔在天空中的风筝都是因为它们失败后不放弃。我再一次牵起风筝,再次起飞、跌落、起飞……终于它摇摇晃晃地飞起来了,我慢慢地转动线轴,风筝像蜗牛一般执著地一点一点向上飞,线轴上的白色线圈一点一点消失,风筝飞得更高了。我捏着长长的线一松一紧,湛蓝的天空中,一只风筝努力地向上飞。湛蓝的天空下,妈妈的笑脸在四处洒播的金黄色光线中很美、很美。 现在,我的手中握着空荡荡的线轴,天空中飞得最高的那只就是我的风筝。是的,它成功了,它超越了所有的风筝,成为真正的王者,它冲着我笑,笑出繁华的美。妈妈兴奋地说:“我就知道我的女儿一定可以的!妈去给你买线。” 看着妈妈奔跑时胖胖的背影,我的眼前泛起一层白雾。天空中的那只风筝只剩下一个依稀可以看清轮廓的蓝色斑点。它拥有天空的颜色,仿佛要与蓝天白云融为一体。也许只有天空才是风筝最终的归宿,那儿是它真正的天堂,那么就让它飞吧。“妈,不用了!”我轻轻地扯断了那根不断向上企图挣脱的线。那只风筝摆脱了束缚轻盈地向上飞,像是孩子用蓝色的笔在天空随意画了一个圈。
(指导老师宋淑华 【请你打分】 这是一篇新初三同学写的同题文。请你来为本文打打分,并写上几句评语。有兴趣的话,你也来写一写,与其较量一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