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森·文字稿】刘铁征:父母应该如何从心理上与孩子分离

 刘淑姿 2016-12-25
原创 2016-12-25 刘铁征 开森心理




孩子不能跟父母分离,或者说,父母不能跟孩子分离,双方就会缠绕在一起,像缠绕在一起的藤,一个离不开另一个,离开了就会倒下。这样的话,他们就没法作为独立的个体而存在,无法体会真正存在的感觉——活着的感觉。

在生活中,我为了你活着,你为了我活着,以致谁都没有真正地活着。所以,分离的话题,是关于你是否真正地活着的话题。活着并不仅仅只是单纯地活着而已,更重要的是,你是否作为你自己而存在,是否拥有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这个话题说起来有点抽象,再具体点,会表现在很难分离,或者很难跟别人建立关系。例如,想要结束一段很难受、很痛苦的关系,但就是结束不了;特别受不了别人要结束一段关系;一想到分离就会有撕心裂肺、无法分开的感觉;很不喜欢这个鸡肋的工作,感到很痛苦,找不到留下的理由,但就是很难离开。总之,就是很难做出分离的决定,很难接受分离。

因为分离太难受了,就会转而变得非常独立,不跟人建立关系:可以有泛泛之交,但不能走近,这样就算分开了也不会觉得过于难受。这种所谓的独立,是为了逃避分离的痛苦,看上去是独立了,其实也是害怕分离的一种表现。

父母不能与孩子分离的几种表现形式

父母没有看到孩子的感受

比如:“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有一种饿叫你妈觉得你饿。”小朋友之间闹矛盾,孩子被欺负了,父母表现得比孩子还要生气、还要委屈。这说明父母在用自己的感受去代替、覆盖孩子的感受。父母说“我知道你的感受是什么”,其实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不是真正体会孩子的感受。

如果父母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没有真正体会孩子的感受,就意味着压根没有看见孩子,也没有与孩子建立真正的关系。举个例子,有一年夏天我去“发现王国”玩,注意到绝大多数游戏项目都需要排队,不过,其中有个项目排队的人较少,是给比较小的孩子玩的。一个妈妈发现这里没有什么人排队,赶紧喊孩子过来,一把把孩子推了上去。那个小孩大概四五岁,他以前没玩过这个游戏,不知道是什么,就告诉妈妈说“我害怕”。妈妈却说:“有什么可害怕的,赶紧玩,玩完我们去玩下一个。”工作人员领着小孩坐在椅子上面,给他绑上安全带,那孩子害怕得哇哇哭,伸着双手喊妈妈。我告诉那个妈妈,他是真的害怕,先让他下来看一看,她却瞪了我一眼。这个游戏往上升得很慢,升到一半的时候,孩子发现没有那么害怕,于是就不哭了。等到落下来的时候,孩子发现挺好玩,跟妈妈说想再玩一遍,但那个妈妈却硬扯着他走了。

从整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当孩子说害怕的时候,妈妈并没有看见他的害怕;当孩子想玩的时候,妈妈也没有看见孩子内心的喜欢和愉悦的感受——妈妈对孩子的感受是完全否定的。

 

父母太重视孩子的感受

还有另外一种父母,他们太重视孩子的感受,很多事情都会问孩子,让孩子来做决定,包括生二胎也要问孩子。有些家长会说,我们家老大不同意生二胎,我们没办法,所以生不了。其实这么大的事情,孩子根本做不了决定,也承担不了责任,因为孩子不知道这对家庭、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当家长去问孩子,让孩子做决定时,其实是自己不想承担做决定带来的后果。

还有些夫妻明明感情不和,不想生活在一起,但是觉得离婚对孩子不好——为了孩子不离婚,这看上去是在考虑孩子的感受,其实也是把责任推给孩子,让孩子承担做决定的责任。

父母替孩子承担得太多

更多的情况是,父母不是把责任推给孩子,而是替孩子揽了很多东西:过多照顾孩子;很多事情不让孩子做;该孩子承担的也不让孩子承担。比如学习,家长陪着写作业,本身就在传递一个信息:学习不是你自己的事,是我们俩甚至是全家人的事。父母操心多,孩子操心自然少,父母没办法把自己和孩子分开,没有把孩子的责任交还给孩子,结果,孩子也就不能为自己承担责任。

父母对孩子照顾较多,揽的责任较多,孩子的生活能力就会变得比较差,相对来说,适应社会的能力就会比较差。

父母把自己的需要寄托在孩子身上

我看过一部国内电影《河》,电影里有个藏族小女孩,她非常孤独,把一只生下来就没有妈妈的小羊羔当作唯一的小伙伴,每天照顾它,喂它喝奶。小羊羔长大了,可以到牧场去吃草了,但她不让小羊羔到羊群里去,还是每天偷偷地给它喝奶。后来,小羊羔的食量变大,奶不够喝,于是不得不把它放到羊群里,但是,因为小羊羔以前没有受到锻炼,不太合群,结果出去的第一天就被狼咬死了。

不难理解,小羊羔的死,这个小女孩是有责任的,因为她始终不让它入群。小羊羔不合群,也没经历过锻炼,所以狼来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其实,这个小女孩是自己想要喝奶,妈妈怀了小弟弟,她就不能再奶喝了,小女孩非常失落,就把自己的需要放在小羊羔身上,觉得小羊羔需要一直喝奶。

父母在心理上没有跟孩子实现分离的时候,非常容易无意识地把自己的需要放在孩子身上。比如,父母早年受了很多苦,独立较早,依赖不够,就容易把自己内心依赖的渴望、被照顾的愿望放在孩子身上,这种照顾不完全是孩子的需要,更多的是父母的需要。被包揽比较多的孩子,比较容易依赖他人,社会适应能力比较差,到社会上,当他们面对一些父母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会表现得非常无助。他们内心里会非常怨恨父母,怨他们没有给自己锻炼的机会;没有让自己学到生活和生存的技能;没有学到与人的相处能力等。父母对孩子承担较多、照顾较多、考虑较多,正是没有在心理上与孩子分离的表现。

微信流行以后,很多人在朋友圈、微信群,甚至发红包给孩子拉票。因为有父母的大力参与,所以如果取得了好结果,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要有我的一半。这样一来,孩子为自己做的事情,就变成了孩子为父母做的。事实上,在孩子的事情上,父母往往特别起劲:孩子取得了成绩父母特别骄傲;有事没事整天晒孩子;一见面就开始聊孩子。所有这些做法,都是没有跟孩子分开的表现,还处在跟孩子一体的状态,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状态。

 

父母跟孩子之间没有界限

父母跟孩子没有分开,彼此之间没有界限,还表现在对秘密的态度上,即家长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秘密。孩子在小的时候没有什么秘密,慢慢长大后开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特别是到了青春期,孩子开始保守自己的秘密。你有一个秘密,我有一个秘密,说明我们是不同的两个人,是不同的个体。家长如果没有秘密,也不允许孩子有秘密,这就比较麻烦,说明家长不允许自己和孩子是不同的两个人。例如,手机属于比较私密的物品,家长认为自己手机没有什么秘密,就随意拿给孩子玩,但是,如果家长不能守护自己的私密物品和空间,孩子也就无法学会守护秘密,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的私密物品和私人空间。这种不能有秘密的状态,也是父母和孩子没有分离的表现。

大多数父母很难有自己的原则,似乎不能对孩子说不。当孩子要手机时,妈妈就很难拒绝孩子,担心拒绝会让孩子伤心,让孩子受到伤害。其实,被拒绝时孩子心里固然会不舒服,会难受,但通过拒绝,孩子也会看到界限,看到自己和父母不是一个人,从而学会坚守自己的界限。

拒绝不会轻易伤害人,伤害人的是不耐烦、嫌弃和厌恶这些态度,而不是拒绝本身。很多家长在自己成长过程中被拒绝、被忽视的比较多,这种体验非常深,内心特别害怕,因此觉得孩子一定也是害怕的,以致没办法跟孩子说不。

父母不能与孩子分离的后果

父母与孩子分离,不仅要体现在物理距离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心理距离上。如果分不开,父母就是为孩子活着,父母没有自己,如何培养出有自己的孩子呢?父母与孩子融为一体,孩子又如何与父母分开,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呢?如果没有分开,这种融合的关系就会变成:你不用说你的需要,我自然就会知道你的需要,知道什么是对你不好的选择,什么是对你更好的选择。

这种状态持续到成年就比较麻烦,到了社会,孩子虽然不提要求,也不说想要什么,但他心里在等别人来满足他,即你应该知道我的需要,因为我的父母都知道。他对关系的要求比较高,希望别人能够知道他内心的渴望,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他就不太容易跟别人建立关系。

如果父母内心比较敏感,小时候被欺负过,就会害怕孩子也被欺负;小时候被自己的父母忽视过、没有被自己的父母保护、没有被肯定、没有被抱过、依赖的需求没有被满足,那么他就会特别在意满足孩子的这些需求,认为孩子也需要这些。父母总是无意识地把自己的需要和期待寄托在孩子身上,就像寄放在孩子的生命中,如此一来,这个孩子就被父母占据了,自己只剩一个壳,身体里住着的不是自己,而是父母。这就好比我们有一套房子,发号施令、决定怎么装修的不是自己,而是另外的人——我们不具备所有权和决定权。孩子身体里住着父母,孩子和父母这一生就不会真正地活着;父母不能与孩子分离,那么双方都没有存在感,都只能借助对方让自己获得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学生时代的恋爱,并不是为了结婚,而是婚姻之前的一种体验。父母觉得孩子找的对象不合适,是从婚姻的角度判断的,是希望孩子弥补自己的一些缺憾。父母把孩子视作自己生命的引申,认为自己与孩子是一体的,因此把期待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就很难拥有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上周在昆明讲课,有朋友问我,父母有没有责任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父母当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但千万不要认为是在替孩子创造,也不要认为自己这么辛苦都是为了孩子。如果父母决定通过努力让自己生活得更好,自己所受的苦、累、心酸都只能自己承受,因为那是自己的决定,自己决定的后果要自己承担,而不是让别人买单。

如果父母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只能说明,这样的父母内心里是渴望别人来替自己承担责任的。

在生活中,父母有很多越界的表现,例如,孩子写作业磨蹭、不专心、拖延,家长就会特别着急。我以前有个同事就是这样,我问他如果孩子迟到是谁的事呢?他说,是我的事情,我没有计算好时间。我说,孩子迟到会有什么后果呢?她说,会被老师批评啊。我说,被老师批评应该谁来承担?她说,孩子被老师批评我会受不了,会特别难受。这就是很典型的越界,把属于孩子的东西承担到自己身上来。

父母跟孩子没有分离,会给孩子未来的生活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没有分离,孩子就没办法真正活着,在以后的亲密关系中就没法成为自己,也没法跟他自己的孩子分离。这样一代代传下去,每个人都为别人而活,每个人都没有自己,每个人都没有真正存在过。

 

父母应该如何与孩子分离

我们今天的题目——父母怎样与孩子分离——孩子怎样与父母分离,这其实是一个问题。因为父母也是自己父母的孩子,父母无法与孩子分离,其实在内心中是没有与自己的父母分离,还停留在融合依赖的状态,或者过早独立,没有依赖的机会,心中对依赖的渴望没有得到满足。而所有这些,都会呈现在自己与孩子的关系中。当然,除了与自己孩子的关系,不能分离还体现在其他关系里面,比如亲密关系、工作等。

很难结束关系,是因为内心没有跟自己的父母真正分离,如此一来,如何与孩子分离的话题,就变成了父母如何跟自己的父母分离的话题。

父母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感受、需要和状态,这样就不会理直气壮地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在《楚门的世界》这部电影中,楚门在自己不知道而其他人都知道的情况下被安排了某种命运。现实中的我们也是一样,每个人的出生就像楚门一样,都被无意识地安排了某种角色,我们自己不知道,安排我们角色的人也不是那么清晰。

父母知道自己是谁,能为自己而活,孩子才能知道自己是谁,才能为自己而活。很多人来学心理学是为了孩子,在没有学心理学以前,通常是无知无畏地训孩子。学了心理学,知道很多道理后,没有用学到的东西来探索自己,而是“发现”自己训孩子的方式不对,于是换了一种更加隐蔽、高级的方式,用自己以为更好的方式影响孩子,这其实依然是控制。如果我们自己没有改变,只是改变了教育孩子的方式,从根本上来说并没有太大变化。学习心理学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明白,不纠结不拧巴,而不是为了孩子。

分离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父母在内心跟自己的父母分离也是非常困难的。这一点在《楚门的世界》里表现得非常真切。楚门十几岁时有个梦想,就是做一个探险家,离开桃源岛,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因为剧集收视率很高,导演不能让楚门离开这个角色、离开剧场,于是安排了一个情节,让扮演楚门的父亲在跟楚门划船时落海淹死了,从此,楚门背负了非常沉重的心理负担,感到很内疚,认为父亲被自己害死了,变得非常怕水。

我们也是这样,如果父母没有自己的生活圈子,没有朋友,所有一切都围绕着孩子转,当孩子想要分离时,父母就会难以接受,孩子内心也会非常不安和愧疚,好像把父母推开了一样。这样的话,分离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父母难以接受分离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当孩子专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时候,父母内心就会有被抛弃、被冷落的感觉,这种感觉很难受,于是父母就会通过关心孩子(其实是一种打扰),希望自己跟孩子之间的裂痕不要再扩大。特别是妈妈,因为妈妈对孩子承担得更多一些,跟孩子的关系更紧密一些,而爸爸的社会关系一般较多,相对来说就不会那么纠缠。

随着孩子长大,开始有自己的朋友,要为成为自己而努力,比如在青春期,日记本要锁起来,房间要锁起来,不让别人进自己的房间,开始谈恋爱、想要跟其他男生和女生发展更亲密的关系等,这时,如果父母跟孩子的链接非常紧密,就会很难接受。

 

比如,父母不喜欢孩子结交的朋友,如果觉得这个朋友会把孩子从自己身边拉走,就会对这种关系非常不满,于是找出很多理由让孩子离开朋友——这个朋友学习不好,有不好的习惯,或者父母怎样怎样。总之,父母不希望孩子因有了朋友而冷落了自己。

又如,父母会说,你还是学生,要面临中考(高考),要好好学习,我不希望你分心等。在意识层面看,父母这样做好像都是为孩子好,希望孩子有个更好的未来和发展,但其实在心理上,这是在阻挡分离发生。

父母要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朋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或者更多地投身工作中,这样就可以慢慢地从与孩子的紧密关系中脱身出来,从而使得自己跟孩子的分离变得不那么困难。

孩子在一二岁的时候,妈妈要更多地陪伴孩子;如果孩子已经七八岁,甚至十几岁了,父母还把所有的重心放在孩子身上,觉得不关心孩子是自私,只能说明父母内心对分离非常恐惧。

当孩子会爬、会走,增加向外探索的范围时,就开始从心理上跟母亲分离。特别是在青春期,因为孩子要成为自己,所以分离对孩子来讲是特别重要的心理需要。青春期是一个人从儿童过渡到成年人的阶段,而想要过渡到成年,他必然要知道我是谁,所以,青春期表现出来的叛逆等,目的都是为了成为自己。这个时候父母要往后退,离孩子相对远些,慢慢地让孩子走向独立。

有一种不好的现象是,孩子很小特别需要父母的时候,父母非常忙,陪孩子的时间少;等孩子长大了,上了中学,学习成绩变得非常重要时,父母人到中年,突然发现该多关心孩子,于是开始回归。父母在孩子需要分离的时候反而回归了,跟孩子的关系非常紧密,会接送孩子,关心孩子的一切,这让孩子非常反感,很多时候甚至会出现非常大的冲突。

父母需要意识到,这种陪伴不再是孩子的需要,更多的是父母的需要——补偿的需要。父母年龄大了,会无意识地把期待放在孩子身上,所以父母需要知道这是我的需要,而不是孩子的需要。从根本上来讲,父母要有自我,而不是把孩子当作生命中最重要的关系。

怎么拥有自我呢?就像前面说的,首先,父母要能够为自己承担责任,自己做决定,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当父母越来越拥有自己,越来越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和人生存在的意义,有更多的人生体验时,就不会过多地把愿望放在孩子身上。当父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什么对自己来说才是最重要的,自己喜欢什么时,就会明白:自己喜欢什么只是自己的感受,不是别人的感受,别人也有他想要的东西,也有他自己的需要。因此,如果父母活得比较明白,对自己有更多的觉察,勇于为自己承担责任,那么孩子自然能够拥有自己的人生。这种分离不是冷漠,而是双方都进入了更加自由的状态。

纠缠就像两个藤缠绕在一起,是一体的,彼此之间没有关系,而分离才是真正建立了关系。在这里好像有一个悖论存在,即你是一个独立的人,你站在你的位置,我站在我的位置,我们不在同一个位置,这个时候我们才有了关系;如果我们站在同一个位置,紧紧缠绕在一起,反而是没有关系的。

分离才是真正建立关系,才意味着一个人能真正走向自己的存在感,也就是说,分离能帮助一个人体会到什么是活着的感觉。换言之,所有的努力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分离,所有的分离都是为了让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真正体会活着的感觉。

 

互动问答精选

问:孩子上五年级,学习不用心,上课时老爱走神,应该怎么办?

答:在这件事上,如果家长非常着急、焦虑,孩子不那么焦虑,就说明责任已经发生了翻转。这意味着家长承担的多了,孩子承担的部分少了。所以,父母要把焦虑还给孩子,谁焦虑,谁改变,让孩子焦虑起来,他自己才能做出改变。

家长需要明白,孩子未来的发展、生活,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他拥有什么样的人生,并不是我能够决定的,也不是我能够左右和控制的。这样的话,孩子自己就会感到焦虑,因为他的人生靠不上父母,所以必须自己做主、自己承担——只有他真正为自己焦虑的时候,才有可能正视学业。

问:孩子小的时候,家长为什么要帮助孩子去区分感受,去镜映孩子;到什么时候(是否有迹象)家长应该抽身,让孩子自己去体验感受?

答:从体验的角度讲,孩子的感受是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父母替他感受,只不过一开始孩子的感受比较破碎、笼统,所以需要父母帮他把破碎、笼统的感受聚拢起来。当孩子烦躁、难受,但又说不出来时,父母就要帮孩子理解他自己的感受,帮他体会这种感受,然后说出这种感受。

这是因为,孩子虽然体会到了,但无法表达和分化这些感受,所以父母要帮他澄清、表达、分化这些感受,这样孩子就会知道他的感受是这样的,以后就会学着表达这样的感受。慢慢地,当孩子能够自主地表达自己感受的时候,父母就可以抽身离开了。

问:孩子睡觉时总要抱着玩具娃娃,这属于分离不好的表现吗?需要帮助他解除这种依赖吗?

答:娃娃对孩子来讲是一种孤独性客体,当孩子开始跟妈妈分离,妈妈不在的时候,娃娃就起到了妈妈的作用,甚至代替了妈妈,这对他来说是相当重要的,而不是一个问题。随着他接触的人越来越多,自然会慢慢地不再对娃娃产生依赖,这是逐渐推行的过程,不需要大人刻意去阻断。

问:孩子处于青春期了,我可以表达对他的依赖吗?

答:妈妈表达依赖,对孩子来讲,分离就会变得非常困难。如果妈妈不想和孩子分开,愿意接受他以后可能不会有自我和自己人生的现实,表达依赖也是可以的。但妈妈要知道表达依赖的目的是什么,这个依赖是你自己的,你的依赖对象可以是伴侣、自己的父母,而不一定非要紧紧揪住孩子不放。

问:现在的小学老师要求孩子写完作业让家长批改和签字,这让我很愤怒,感觉学校在转嫁责任。我找老师谈过,老师的回复是,家长只看一个孩子,她要看全班的孩子,希望家长支持,都是为了孩子。我心想,你是老师,这是你的职任,可是没说出口。另外,孩子迟到,作业写不好,老师都会在微信群里点名。作为家长,面对学校老师的这种做法,应该如何守住边界,降低焦虑?

答:边界不清,孩子的学习表现跟妈妈连在一起,这确实是非常麻烦的事情。当老师在群里说什么的时候,妈妈能做的就是尽量不被打扰,守住边界,不管老师说谁好谁不好都不焦虑。家长要知道,如果自己心里不断有起伏,说明你希望自己是一个被老师表扬的好孩子,这时候你就不再是成年人了;如果孩子被老师批评的时候,你内心出现焦虑的话,说明你跟孩子紧紧绑在了一起。

问:女儿今年六年级,平时老公很忙,几乎都是我一个人在照顾孩子,女儿与父亲相处的时间很少,所以渴望与父亲多相处,作为母亲的我如何做才好?另外,我也有自己的工作,平时一个人带孩子,还要包揽全部家务,有时感觉心身疲惫,总害怕自己的情绪会影响女儿,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答:女儿渴望跟父亲多相处,这不仅是女儿的需要,对妻子来说,心里也会有这样的需要。如此艰难和辛苦,自己还在苦苦支撑,说明自己很难去表达这种不满,很难照顾好自己。作为母亲,自己要有自我,学会表达不满和要求,让丈夫承担他应该承担的责任。

害怕是存在的,你内心的委屈、失望、不满、心酸等都是存在的。如果情况很严重,你需要通过咨询或者动力性团体,让自己触碰内心的感受,并允许这些感受表达出来。

 

问:家长应该如何做,才能成为孩子和老师之间的润滑剂?

答:首先,家长不能被自己的情绪控制。例如,孩子回来说了一些事情,家长就特别生气,这时候很容易对老师有意见。家长要体会孩子的感受,体会孩子的委屈、愤怒、难受等,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同时也要相对理性地看待事情,分析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而在跟老师沟通的时候,家长既不能完全站在孩子的立场,也不能完全否定孩子的立场;家长要尽量理解、共情老师,夸奖和肯定老师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意见不一致的地方要共同商讨。总之,家长不能把孩子跟老师对立起来,一方面要了解孩子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了解在特定情况下老师是如何处理的。

问:女儿已经六岁了,还是特别黏我,比如,晚上没有我的陪伴就不睡觉,一定要等着我一起睡,请问老师这正常吗?

答:所有的现象,都不能用正常或不正常去界定,关键是如何理解它。女儿如此黏妈妈,妈妈是不是也黏孩子,对孩子有很多担心,不放心别人带孩子,跟孩子关系特别亲密,甚至连爸爸都很难进入这种关系中?另外,母亲是不是比较忙,很少陪孩子?这些都需要观察、体会,然后了解孩子黏妈妈的需要以及需要背后有什么东西。

问:老公和自己的育儿理念完全不同,他崇尚传统的家长制管教,而我则奉行爱和自由的无条件养育,他对我这些理念不屑一顾,彼此之间经常闹矛盾,应该怎么破?

答:传统的家长制管教与爱和自由的无条件养育,从根本上看并没有什么不同,因为双方都认为这是对孩子最好的方式,而没有看到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方式。孩子并不一定需要无条件的养育,这是很不负责任的方式。父母没有限制、没有规则,等于把孩子放养到荒漠上,孩子会没有边界,内心会恐惧和不安;当父母有了限制,孩子一方面会感到心里不爽,但另一方面也会感到心安。

丈夫限制太多,妻子会在心里反抗,其实,妻子要做的不是跟丈夫对抗,而是看到限制有意义的地方,对孩子来讲有价值的地方,然后肯定这个限制。当妻子不对限制说“不”的时候,丈夫的限制也会变得柔软,双方就会容易沟通。

家长制在某些方面是有好处的、有必要的。如果妻子特别反感,就要反观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是不是也有这样很家长制、很不讲理的父母,所以当丈夫提出这种理念时,自己心里非常难受和愤怒,不管他说什么都去反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