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时风物|近代西方视野里的威海形象(下)

 茂林之家 2016-12-25

她的迷人之处:全球最适合于建疗养院的地方

外国学童在威海海滩上举办海盗化妆聚会。

在刘公岛度假的英国海军水兵

在近代西方的威海观中,如果说对于威海其他方面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分歧,那么在气候和旅游方面的看法却惊人地一致,处处充满了溢美之词。

最先认识到威海气候优势的,是踏遍四海的英国海军。海军大臣告诉议会,“威海卫的气候在世界上无与伦比,最有利于人类健康,具备发展成疗养胜地的一切有利条件。”普通海军士兵也普遍认为,“从气候和健康的角度看,夏天的威海卫是最好的去处。”

作为主管遍布世界五大洲、四大洋,总面积达3350万平方公里海外领地的殖民部,对于威海的气候同样赞赏有加:

威海卫的气候出奇的好,简直完美无比,在东方独一无二,甚至举世难找。一年四季都有益于健康,是全联合王国最适合于建疗养院的地方??毫无疑问,只要能够提供足够住所,很多欧洲人就想迁到威海卫。所以仅凭气候条件,威海卫就可以称得上大英帝国的一处有价值的领地。

威海地方当局更是意识到,“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威海卫最大的优势就是在中国沿海地区中最理想的气候条件。”

除官方以外,在普通侨民的心目中,威海又是何等形象?布鲁斯是一位英国古典文学硕士,曾供职于被英国人视为远东最优秀的欧式学校—威海卫学校,1902年他出版了第一部面向西方宣传威海的作品《威海卫租借地》。在书中,布鲁斯写道:

众所周知,威海卫具有一流的气候。军事家推崇她的军事价值,政治家看重她的商业潜力,但都赞同她怡人的气候??作为疗养基地,威海卫没有任何可挑剔之处,上帝已经把她塑造得完美无缺。简言之,一年四季都处于最佳状态,没有理由不发展成全天候的健康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人首先是站在利己的角度上去认识威海气候的。从劳埃德集团以及殖民部的评述中,不难看到这一点:

威海卫的气候完全是“白人国度”的气候,并且在某些方面显然胜于英格兰。她是远东地区少有的几个全年皆可称之为“白人国度”的地方??绝对没有人否认这是一种最适合于白种人的气候。

同时,西方人也是以世界一流度假胜地的标准来衡量威海的。在华最具影响力的外文报纸《北华捷报》曾认为,“威海卫和里维埃拉有着同样怡人的气候”。当年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西学传播机构上海广学会的结论则更进一步,“威海卫的阳光可能比里维埃拉还要多,可以肯定地说,在许多方面比英国都好。”以敢言而著称的香港主流英文媒体《士蔑西报》则庆幸威海地处中国,而“如果把威海卫的海湾、岛屿和山丘搬迁到英格兰海岸的话,英国许多海滨胜地将损失惨重”。

里维埃拉位于法国,是国际公认的旅游胜地,也是高质量生活、娱乐环境的同义词,以其名字命名的城市都是能够提供高端旅游环境的城市。就此而言,西方人对威海气候环境的评价确实不低。

那么,当年威海旅游的对外吸引力究竟有多大?安妮特在回忆录中写道:

从我记事起,在中国期间我们所有夏天都是在威海卫度过的??(每年前往威海卫)的航行中轮船都颠簸得很厉害,并且我们经常晕船,但是一想到目的地是威海卫,就会觉得所有的劳累都是值得的。

安妮特是丹麦犹太人马易尔的女儿,马易尔则为当年上海规模最大的外资企业慎昌洋行的老板,该洋行隶属于美国摩根财团,是美国最大的对华机械出口企业。自1913年起,马易尔在威海固定包租了一套海滨别墅用于家族度假,一直到他1935年去世为止,前后历时达二十二年之久。同马易尔一样,“对于香港、上海和远东其它地方的侨民来说,威海卫是首选的海滨避暑胜地”,“所有曾享受过这一气候的人都不会忘记这种经历,并时刻引诱着他们来重温一次。”

度假游的兴起导致来威的外国人迅速增多,暑期街面上金发碧眼的西方人随处可见,稀松平常。威海卫管理公署1934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当时威海城区人口不过两万来人,而来威避暑的三十四艘英国兵舰携带的官兵就达7800人,这还不包括同期来威的十六艘美国、意大利、日本兵舰官兵以及驻华外交官、中外客商、社会名流等形形色色的各路游客。这些人来威绝非走马观花、来去匆匆,而是一呆几个月,甚至长达半年。即便事过几十年,几乎所有来过威海的西方人依然称其为“天堂”,在威海的那段时光则“如同天堂乐园般的快乐”。

她的世故人情:古老中国的缩影

乡村里的马戏表演,摄于1902年。

三口之家,摄于20世纪初。

1832年郭士立来威时,认为“如果给予很好的训练,他们会成为优秀的战士,因为他们是我所见到的所有中国人中最勇敢的”,这是西方视野里威海人的最初形象。

英国租借威海后,西方人得以近距离地走进威海社会深处,其观察也逐渐全面而深入。

在瑞天成看来,“每个村庄都有大量既无土地又无房屋和耕牛的劳力,这些人靠给地主打工度日,年景不好的时候根本没有工钱,能吃上口力气饭就不错了”。1902年骆任廷上任后,却发现当地人的经济状况至少达到了当时的“小康”标准。庄士敦则观察到,“威海卫是一个最不适宜传播共产主义思想的地方。这里的人们大多是小农阶层,他们绝大部分从远祖继承了少许资产,不肯放弃”。

自清末开始,中国家庭小型化的趋势已经显现,但四世同堂、五世同堂的大家庭在威海并不少见,令西方人印象至深。据1911年调查,最大的一户是望岛村的孟于氏家。时年六十九岁的孟于氏四世同堂,全家六十六口人,加上一名佣人,每顿饭要有六十七张嘴吃饭。

近代西方对中国的渗透,在地理上呈现了由南向北的顺序,自然会对不同地区居民的脾性进行比较:

香港新界的中国人在遵纪守法方面的名声不好,而这里的当地人则非常温顺、安分守己。人们,特别是村民们,对外国人谦恭而友好,完全不同于粗鲁喧闹的南方人。他们性情敦厚,很少生气。总体来说,其道德品质像英格兰大部分乡村地区一样高。从管理角度公正而言,中国佬是很好统治的??当其优点占主导地位时,你会发现中国人远远优于那些蔑视或傲慢地批评他们的人。

威海首任华务司沃尔特曾认为威海人对英国管制的臣服“证明了英国官员在对付亚洲佬方面的天才”,在威居留16年之久的庄士敦,对此则有着不同的见解:

把威海卫作为英国人成功统治大群异域子民的范例,显然是对事实的一种误解??是什么原因使威海人民遵纪守法、平和、勤劳、按时纳税、与他人真诚交往呢?并不是这三四个外国官员有着某种神秘的统治才能,而是自古代起——在那个还没出现英格兰这个名字之前的久远年代里——就存在于中国人心中的某种东西:孝行,一种对法律和当权者的尊敬,一种祭祖仪式——简而言之是儒教。

在近代西方的视野里,威海人给人印象至深的,莫过于极端的抱残守缺、固步自封。虽浸润于欧风美雨几十年,这里的人们却好似在历史的长河中停滞不前,“呆头呆脑,面对一切战争和政治风暴,几乎毫无反应、毫无改变”,“在许多方面堪称中国的缩影”。那是一个中国自海通以来社会嬗变、新陈代谢最为剧烈的时代,在一片风雨之势中,来自西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已急速地渗入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经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新文化运动,国人对西方的认识也由器物到制度,再由制度到文化,日渐加深,几乎所有的重大社会变革也几乎都发生在那个年代里。但威海人不知道这些,他们连英国在哪儿都不清楚,甚至根本不把它放在眼里,吹过他们心中的只有山风海风,没有新风洋风。庄士敦对此有过深刻体会:

他们仍然称我们为外国人或洋人,称中国为大国??对于英国所在何方,大多数人仅有一点非常模糊的概念,一些人认为它在上海或在靠近香港的某个地方,其他人认为英国和印度是两个可以互换的名词。曾经有一位人品极好的村董问我,英国是否由一位总督或国王统治——其(真正)含义是,不论在哪种情况下,英国的地位都远远不如中国。

如果我们问威海卫的当地人,他们最欣赏英国统治的哪一点,(这种时候)我们本来希望他们会强调英国统治较其它统治少一些强权与暴政,强调英国法律在大公无私方面所做出的显而易见的努力(尽管并不总是如愿),以及贸易的便利和交通手段的改善。然而,当我向一位聪明而又质朴的当地人提起这个问题时,得到的却是另外一种回答。他说,“我们的道路非常狭窄,有的路段甚至不能同时容纳两个人通过。上任统治者——日本人遇到我们的小脚女人在这样的路上蹒跚而行时,不但从不给这些女人让路,而且还逼她们爬上多石的山坡或站在沟中。而英国人则正好相反,不论骑马还是步行,他都会给这些妇女让路,自己则从容地站到深雪堆中。我们逐渐了解到贵国的人们都是这样彬彬有礼,这就是我们喜欢英国人的地方。”很奇怪,为什么当地人只注意到这些琐碎小事。

骑毛驴回娘家,摄于1920年代。

一位小少爷乘軕子出行,这是旧时威海小康人家最常用的代步工具。

档案里还记载着这样一个事例,有一位威海人听到他人讲骆任廷是外国人之后,认为是一种侮辱,立即向骆任廷举报。类似事例比比皆是,其所表现出的懵懂无知和深藏于心的排外情结令人叹为观止,事实上,直到1930年,威海仍有一半以上的男子依旧保留着在其他地区早已绝迹的辫子,一半以上的女人仍然在缠足。此外,在历史转折和时代潮流面前,威海人所表现出的无动于衷、抱残守缺也令时人惊叹。早在1903年港英政府林业主管来威调查后,认为威海有条件发展成优秀的蚕丝业和水果种植业基地。为同烟台竞争,当局随即聘请英国著名果木专家吉本斯来威主理此事,但最终大规模的商业化栽培从未实现过。1930年国民政府接收人员对此曾大惑不解,“二十余年来以威海气候之与烟台相似,而威海所出产之水果、丝绸远不如烟台,其故殆不可究也。”倒是英国人对此看得透彻,“很难说服当地人接受新事物,除非物质利益立马明显地摆到他们面前”。

比较而言,英管时代威海严重刑事案件极少发生,庄士敦观察到,这得益于威海始终保持的传统社会体制:

虽然任何村庄都没有警察,但家族和村庄生活的关系如此密切,以致于每位男性村民都认为自己直接或间接地负有监督他人的责任。各村的坏分子很快就暴露无遗??对于村里的陌生人,人们都会立刻产生一种本能上的敌视与戒备??所有的村民都会主动成为业余侦探,去观察他的行踪,猜测他的企图。

威海儿童,摄于20世纪初。

城南河聚浣,摄于1927年夏。

坐马车进城赶集,摄于1937年。

妇女和儿童也是西方人观察威海的一个重要视角。在庄士敦看来“威海卫儿童的一个有趣特征是,初次见面所经常表现出来的那种礼貌而优雅的举止是与生俱来的,而非后天获得。”相形之下,对威海女性的看法就复杂了一些,庄士敦曾描述道:

威海卫女性几乎未受过任何教育,对一切文化事物毫不知晓,对村庄之外的世界一无所知。需要坐着干活的行业几乎成为女性专利,甚至连乏味的碎石业也全由女性来做。

乡村那常有的宁静很少受到严重干扰。泼妇的沿街叫骂是破坏这一宁静氛围的主要原因,这种人在村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妇女实际上是大量诉讼案件的根由,法官的部分责任在于驯服这些乡村悍妇。

尽管在中国,丈夫在法律上对妻子拥有广泛的权力??但以我在威海卫的经验,从来没听说哪位中国丈夫殴打自己的妻子,相反,妻子痛打丈夫却决不是稀罕事。

威海人所固守的中国传统理念以及社会风习同西方观念在司法领域的碰撞最为明显,就此留下大量生动的记述,从更深的层面上表现了威海人的性格:

威海卫的农民报复心切,好记仇,且不达目的不罢休。本地民众热衷于打官司,而且将其视同于去戏院或其他休闲场所般的乐此不疲。一位受伤的丈夫会步行二十英里去告诉法官他管教不了自己的妻子。一个满腹委屈的乡下人会拖着沉重而疲倦的步子走上十英里,到法官那里状告邻居偷了他家六把草。

一份典型的诉状大致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诉讼人完整地叙述案情,其中特别强调他对正义与生俱来的热爱和对不法分子的憎恨;其次,指控被告为流氓恶棍、害群之马;最后,对承接诉状的法官进行高度赞美,赞美他具有超凡的能力明辨是非,很有正义感,并且特别关心遵纪守法的人。

在法庭上争论案子时,当事人很少发脾气??“只要法官看看他那张脸,就知道这个家伙是无赖。”这些话表明,或者试图表明,法官是一个特别明智的人,决不会被蒙骗。

作为主要证人的一名贫穷苦力一再撒谎。当法官最终弄清真相后非常生气,判他藐视法庭罪??问他为什么一再撒谎,他回答说,“真相太宝贵,只能用一次。”

编面箩,摄于1937年8月。

卖鱼,摄于1927年。

结语:她的未来

检视近代威海对外形象的变迁,不难发现,参与其中的西方人大部分是西方的政府官员、学者或舆论界和宗教界人士,都有着相当的认知能力,而且他们大多是滞留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留下了记录,可谓深思而熟虑后的结果。从本质上看,外国人对威海的看法,就像居家过日子邻居家对我们说长道短一样,本不必当真。但从开放的角度讲,正致力迈向国际化的威海,不仅需要以自身的眼光看世界,更需要以世界的眼光来反观自身。惟其如此,其所留下的文字弥足珍贵。

庄士敦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一个声名大噪的奇特异类,也是第一位以威海为范本深入探究中国文化真谛的西方人,在对威海研究的基础上,就中国的未来得出了自己的预言,本文引用一百多年前这位“英奸”的预言,来结束这次走马观花的历史之旅:

在漫长的改革过程中,如果中国逐渐轻视并放弃几千年来她所赖以依靠的所有支柱,破坏在中国辉煌历史中已深入人心的所有古老的道德和宗教约束力,如果她把自己所有的理想抱负、生活哲学、道德观念和社会体制全盘西化,那么她的确会变得富有、进步与强大,或许会成为世界之霸,但她也会因此而抛下更多优秀而伟大的东西,她的幸福来源,她所有值得自尊自强的东西都将一去不返,她将对自己感到陌生。到那时,中国的外在面貌将会如何呢?那时将会有大型工业城市;海岸线上布满了港口,里边游弋着飘着龙旗的庞大战舰;成片的工厂、营房、军工厂和船坞;火车、汽车和飞艇来往穿梭于各省之间;货栈、银行和证券交易所中挤满了买主和卖主,每个人都绷紧了每一根神经来比赛获得更多的财富。在这幅中国前景图中,成千上万座中国祖庙哪里去了?每个家庭的成员还能在这里祭奠死者、续添新生吗?一切都将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成千上万个乡村派出所。

—— 完 ——

以上图文出自《老照片》第八十八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