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5江湖

 婷婷的海生哥 2016-12-25

地图:

按一定比例运用符号、颜色、文字注记等描绘显示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行政区域、社会经济状况的图。

地图的要素:

1、方向

(1)一般地图: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指向标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3)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图例与注记

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而注记则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

例如:“▲泰山1532.7米”中“泰山”和“1532.7米”是注记,“▲”属于图例。

3、比例尺

(1)概念: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2)表示方法: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3)大小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越大。

(4)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图幅大小相同时:

①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②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③大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小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

实地范围相同时:

①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

②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

(5)比例尺的缩放

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原比例Xn

将原比例尺放大n倍;原比例X(n+1)

将原比例尺缩小到1/n;原比例X1/n

将原比例尺缩小1/n;原比例X(1-1/n)

比例尺缩放后,原面积之比变为缩放倍数的平方。

(6)实地面积的计算

实地面积=图上面积÷地图比例尺的平方

(7)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

①海拔高度: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高度。在地图上用海拔高度表示地面高度;等高线图上所标的注记数字均为海拔高度。

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200米线区分平原和低丘;500米、1000米线显示低山丘陵或高原;2000米、3000米线反映中山和高原;4000米反映高原和高山的特征。

②相对高度:

地面某个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相对高度的数值可能比海拔高度小,也可能比海拔高度大。

相对高度的计算:

1)在剖面图上的两地相对高度,就是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地海拔高度的差

2)在等高线图上计算一座山、一个陡崖或任意两点间的相对高度是近年来常考查的知识点,一是可能求最大的相对高度,二是可能求最小的相对高度。依据数学相关知识不难得出相对高度的取值范围公式是:(x-1)*h≤H<>

判断地形、地势特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