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志|语文老师,从小是这样学语文的

 知临妈妈 2016-12-26
来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0


一位老师的自述

作为语文老师的小编,经常被家长问到怎样让孩子爱上语文,爱上阅读?很大很大的问题,怎么来回答呢?这次想通过小编自己的经历来扯一些。

从小到大,便喜欢,若问为何?只是记得小时候一直在抄课本原文,到长大在抄《庄子》,抄《红楼梦》,不下五遍,因此便一直喜欢。一直再阅读,什么都读,什么也看。所以依小编这种负智商的人,只能说读书对小编的影响可谓是深远深远又深远啦!


爱语文,他才爱你,学语文要用情

小学的时候便喜欢读文章,什么都读,似乎与生俱来,现在也想不起来什么缘由,那时候是真的没有什么书,只有课本。所以最常常练习的就是写课文生字,背课文,生字是十遍十遍的写,课文也是背的滚瓜烂熟。那个时候小编纯洁的小脑袋瓜,那时哪懂得李白的《静夜思》是思念家乡,朱自清的《背影》是写对父亲的爱,但是就是在写,就是在背,就是在看,一点一点的慢慢积累起来了。

所以还犹豫什么,拿起来就看吧,就读吧!只要看书,总是有用的

这么多文常背不下来啊,动动脑子!巧总结高效学

初中高中的时候小编语文成绩几乎是第一名,作文也常常被作为范文来朗读。哈哈,小小得瑟一把!朋友们呢常常觉得在语文上的才华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小编明白,仅仅靠一些虚无的,不可确定的,抓不住的语文上的一点点小感觉是不能在考试卷上表达自己的,所以那时候对语文,小编是有自己的学习方法的

基础的部分,像拼音、汉字、多音字、多义词、成语这些,小时候便有慢慢积累的习惯,到初中、高中的时候,经常翻现代汉语字典,并且背诵上面的多音字、成语等等,大多数人觉得这是没有效率的、甚至是无聊的,但是小编当时确实是享受这件事的,以至于后来只要有人说一个成语,几乎可以背出词典上原封不动的解释,基础就是这样慢慢积累过来的至于阅读的部分,初中高中的年代,总结了好多答题方法,比如分门别类的记叙文、议论文、抒情文的提问方式,还有答题的一个系统,最经典的就是环境描写了,她一般的作用就是:

一,(开头)交代地点、背景或者时节,增加真实性;

二,渲染气氛;

三,烘托心情;

四,推动情节发展;

五,为下文做铺垫;

六,深化主题等等,

具体在不同类型的文体中会有不同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方式在不断总结,在做语文题的时候,也就一直在实践自己总结的,并且在不断补充。另外语文没有特别固定的模式,在做阅读的时候也靠一点点感觉,但这些感觉也是在自己不断的积累中培养起来的,所幸运的是高考时语文单科成绩拿到139分

所以想拿高分的宝贝们,别忘了,把一些常考的题型分门别类整理起来哦!

别天真了,刷题可学不好语文,广泛的积累才是硬功夫

在中学以后的语文学习中,叫汉语言文学,包括语言和文学。深深喜爱着这些,常常为中国语言的魅力感到惊叹,感叹语言学界的那些大牛们总结出来的语言学的知识,包括中国的外国的。文学上喜欢喜欢读诗、写诗;喜欢读散文、写散文;喜欢看小说,有时也写写小说。单是抄的诗、散文还有小说都有好多本了,常常看着看着便哭了,读着读着便难受了,别人常常说小编对世界的敏感的感受能力是很好的,但是还要有些理智,才能有所为,但是小编忍不住啊,哎,现在就在这个理智的道路上踽踽独行着。

而这种情怀的培养最得益于以前阅读习惯的培养,常常是规定这学期,自己要读完那个秦汉时期的名著,下个学期要读完唐宋的文学,接下来还有明清的文学等等,如此便养成了越读越有兴趣的习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