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姑苏见·苏州 漫步于苏州的“山塘街” 评弹、小河、游船、古楼...... 是无可替代无法磨灭的苏州元素 沿着护城河穿过古老的城门, 走进真正的姑苏城, 眼前这一方避世庭院, 仿佛是《红楼梦》的富贵风流地。 白墙青瓦飞檐,精美的老窗花,静默地矗立在老城里不言不语,沉淀着千年的岁月。 好像是专为人勾画出来的,理想生活应有的样子。 这里,有一家完全融入苏州氛围的民宿——姑苏见。若要讲她的故事,得从她的主人,贾莉说起。 贾莉,来自四川的辣妹子。年轻的时候,迷上了背包旅行和摄影,典型女文青该有的特质,她一样也不少。 大学时,独自徒步探索西藏,一路上住过不少淳朴藏民的家中,也住过各种各样风格鲜明的客栈。 大概天生一颗躁动不安分的心,毕业之后,她进入金融公司工作,但一方狭窄的办公格子间根本困不住她天生属于旷野的灵魂。 于是,她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选择停薪留职,又是一个人行走云南,在泸沽湖的客栈里一发呆就是一个月;一路拦车深入到金沙江峡谷中,就为寻找一个建在大石头上的纳西古村落....... 最终让她停下奔波的脚步的,是爱情。 她遇见了会让他一辈子心动的男人,嫁给他之后随他来到上海生活。并在柴米油盐的日子里养育了两个孩子。 与她自己的童年不同,两个孩子的童年,只有常来拜访的雾霾和永远喧嚣的街道,没机会遇见田野和大树,与自然最贴近的地方是楼下的街心公园。贾莉觉得,这不该是孩子应有的童年。 虽然假期常带家人孩子去周边郊区旅游,但旅行毕竟只是一种调节,无法改变生活的本质问题。 贾莉的先生是苏州人。与上海的繁华不同,紧邻的苏州却十分恬淡清丽。贾莉来苏州的次数多了,渐渐萌发想在此地常住下来的想法。 那个让这个游览了大半个中国的女子决定安定下来的地方,叫山塘街。 山塘街是一条1100多年历史的古街,江南古城苏州该有的元素这里都有,其实和很多南方的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大同小异。但是当你沿着护城河散步,穿过穿过古老静谧的城门“老阊门”,你才会遇见,真正的姑苏古城。 古老的白墙青瓦,旧时光斑驳的屋檐,厚实的木门和精美的老窗花。 一切都静默地存在,守着那些曾经为它所看在眼里的世事繁华和人世沧桑。 深深的古巷里,老人们摇着蒲扇吴侬软语,从院门里飘出来的昆曲声。这才是老苏州,真正的表达形式。 仅仅一个城门之隔,却像穿越时空的大门一样。 贾莉决定,带着两个孩子,来这里寻一处老宅住下。让孩子们在老巷里自由奔跑玩乐,在热情的左邻右舍的陪伴下,用另一种方式成长。 最终,贾莉在老阊门城墙下,找到了一处老房子。 “姑苏见”位于苏州姑苏区天库前77号 推开院门,一颗低垂的老枇杷树,每年可以结果一百多斤,坐在二楼的露台伸手就能摘到枇杷。 院墙上爬满了凌霄花藤,每年夏秋,晚霞般的凌霄花开满整个屋顶,是老苏州悠哉的午后绝佳打开方式。 因了这样一幅现世安稳的景象,贾莉决心租下这里。 不远处有座小而精致的园林叫“艺圃”,是与“拙政园”、“留园”齐名十大名园之一,却因藏在深巷,鲜有人迹。能找到艺圃的,都是苏州本地人或资深旅游达人。 老宅所在的巷子也是大有来头,“玉器公所”、“武安会馆”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建筑,闻名全国的中药房“雷允上”也是在此发源。 进入阊门后的西中市大街,各色小吃云集,有苏州最著名的老饭店,百年老店都有五六家,吃个早点也别有讲究。 贾莉决心将这里改成民宿,是来自朋友的提议。 既然大家都喜欢这里,贾莉也为何不让更多人来分享这份秀美。虽然只有三间房,但贾莉的改造计划精致而饱满,从设计到装修,都亲力亲为。 一楼一共两个院子, 都采用苏式园林设计, 水景、山石、青砖, 连花草树木都四季常绿。 进门是公共空间, 在这里设置了一个茶座, 可以在枇杷树下喝茶。 二楼一个房间自带阳光房, 还有一个大的露天平台, 将重新装修布景。 ![]() 客房家具都用的苏作红木家具,雕花大床,老式窗花,都是贾莉从乡下淘来的。 装饰品也采用苏绣,婉约的字画,太湖石等摆件,尽量体现苏式风格。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唐代诗人杜荀鹤的《送人游吴》,也是贾莉想对远道而来的人说的,于是,她把这间小小的民宿,取名为姑苏见。 这里才是真正的老城的模样,十块钱的园林门票,五块钱的评弹,地道小吃满街边,老人摇着扇子跟你打招呼,早晚都能听见吴侬软语的小贩叫卖....... 这是一个母亲给自己孩子挑选的可以自在成长的环境,也是苏州历史文化的精髓所在。 既然, 有茶有酒有故事。 不妨, 姑苏见。 地址: 苏州天库前77号 素材来源:借宿(jiesu12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