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龙乡】开州八景之龙湫烟雨

 文化龙乡 2016-12-27

本站出品 
必是精品 

1
文化龙乡


文化龙乡




历史点滴




开州八景


一一“八景”是我国古代约定俗成的一种风物景观,也是人文文化的一种历史体现。后来名胜地多称其景物为八景。首次出现距今约900年左右。作为代表性的八处景物常常是某一名胜地、或者扩大到某一城市或地区的著名景物的集合,并多为它们的历史和人文的重要反映和象征,历代文人墨客也多集中予以题咏描绘。

一一'开州八景'即是濮阳历史上所记载过的八处景观,分别为:御井甘泉、长乐春容、西湖秋水、清河渔唱、龙湫烟雨、洪洋积翠、东寺晓钟、楚台夕照。“开州八景”不仅是濮阳曾有风光的反映,而且含有濮阳悠久历史的印记,历代有关“八景”的诗咏达百首之多。尽管我们没有寻到过去濮阳的影像,但从前人的诗歌中我们或许会感受到那时的人、那时的事、那时的风光……


龙湫烟雨


一一龙湫,黑龙潭之俗称,位于新习镇(今属濮阳市高新区)焦二寨西北。

一一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河决瓠子,泛十六郡,东南注钜野,通泗淮,千里汪洋,二十余年不塞。汉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武帝去泰山封禅,回经此处,始知灾情严重,率文武百官皆负薪土,伐淇园之竹为楗,沉白马玉璧以祭河伯,河始塞,筑宫其上,名曰“宣房”,作《瓠子歌》以记其事。


一一龙湫广十余顷,其水渊深,大旱不竭,春夏之交,丽阳当空,天晴气和,波光荡漾,岸柳成荫,花絮纷飞,莺燕戏逐,鱼翻白浪,展现出一幅秀丽风光。若值阴雨天气,斜风冷雨,点点水珠,洒向湖面,击起无数水泡,周围古堤杨柳,庙宇寺观,尽置于茫茫烟雾之中,景色十分诱人。诗曰:“龙潭千尺漾波光,两岸浓荫引路长。最是暮春天气好,一林烟雨落花香”。冬天,这里又是一片北国风光,雁鹜、白鹤从北徙来,群栖于此,雁叫鹤唳之声,夜闻数里之外。冬去雪残,便有傍岸倚柳垂钓者,不畏寒风凛冽,漫待鱼儿上钩,故有:“金堤渡口雪初残,玉满千林月色阑。独有龙潭垂钓者, 短蓑破笠不知寒”。

一一黑龙潭南三里有莲花潭,约五六顷,因民植莲而得名。夏秋之际,亭亭荷花,含苞怒放,好似莲花世界。水盛时,二潭相连,可通小舟,不少游人划船湖中,越潭穿莲,寻幽览胜,其乐无穷。



龙湫烟雨

郡判  李仁

寂寞宣房事,

凄凉瓠子篇。

水馀沉璧色,

龙有抱珠眼。

肸蠁如闻语,

明禋不计年。

花香平绕岸,

树影倒参天。

鸥白浮寒玉,

苔青聚古钱。

每临烟雨夕,

犹恐激潺湲。



龙湫烟雨

副使  杨彛

大河拯溺苍生计,

翠辇犹传汉主过。

盛代澄清彰帝德,

虞廷千载复賡歌。


龙湫烟雨

郡守  张寰

濛濛烟雨龙潭胜,龙潭千尺漾波光

登眺时同二老过。两岸浓荫引路长

春绕澶城晴蔼合,最是暮春天气好

惭无善教听弦歌。一林烟雨落花香


注:红色诗句为清版《开州志》中记载内容。


龙湫烟雨

郡守  孙巨鲸

奕奕宣房頻眺望,

翩翩冠蓋每相过。

归来莫讶衝烟雨,

为听当年瓠子歌。


龙湫烟雨

郡判  施一德

碧潭数顷漾晴波,

灵物何年此地过。

暮雨朝烟横古岸,

行人勒马听渔歌。


龙湫烟雨

学正  冯琥

鼎湖龙化宣防在,

烟雨潭深凫鴈过。

瓠子堤成千载利,

遗黎争唱太平歌。


龙湫烟雨

训导  任钟

宣防城瓠子,

幸赖汉皇过。

烟雨时时降,

升平岁岁歌。


龙湫烟雨

运使  薛

每忆龙湫烟雨多,

春去秋来几度过。

于今不见龙湫出,

惟见牧童临水歌。


龙湫烟雨

郡人  刘守达

濯足濯缨两不遂,

冲风冲雨一来过。

锦帆未许洲前落,

为听中流欸乃歌。


龙湫烟雨

郡人  张锜

武帝忧民塞大河,

旌旗映日远相过。

龙潭烟雨今遗址,

稽事当寻瓠子歌。


龙湫烟雨

郡人  程万殊

邵父当年来祷雨,

短衣徒步亦同过。

潭心惊得蛟龙起,

三日甘霖四境歌。


注:程万殊为诸生时尝随谭公祈雨至此。



龙湫烟雨

郡人  冯延龄

寒烟密雨迷昏晓,

时见当空一雁过。

汉武雄辞今在否,

秋风都付野人歌。



龙湫烟雨

郡人  刘玳

宣防墀下龙湫在,

时有惊凫去复过。

岸柳含烟疎雨外,

舟儿相对唱渔歌。


龙湫烟雨

郡人  吴汝砺

惊涛拍岸龙潜地,

灵异时时风雨过。

莫谓泥蟠春睡久,

试看霖雨听尧歌。


龙湫烟雨

郡人  孙如筠

四时灵气龙眠处,

沉璧曾经凤辇过。

漠漠水云烟霭里,

月明时听扣弦歌。



龙湫烟雨

郡人  孙国

岸址宣防传胜地,

遥遥潭脉逶迤过。

时惊霹雳兴烟雨,

忧国谁闻云汉歌。


龙湫烟雨

郡人  王崇庆

秦陇西来河势决,

汉皇东返珮声过。

宣防无复风流梦,

瓠子空传慷慨歌。



龙湫烟雨

郡人  刘绅

汉帝宣防蔓草迷,

骚人寻迹寄空题。

渔郎一向忘兴废,

簑笠还歌过水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