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脑电图在癫痫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倚楼聽风雨 2016-12-27


癫痫的诊断主要依据对发作症状的详细观察和描述,因此其诊断需要依靠EEG检查,如同心律失常的检查主要依靠心电图一样。在癫痫的诊断和治疗中。忽视EEG的作用和过度依赖EEG都对临床诊断和治疗产生不良影响。

脑电图对癫痫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

据报道,在已确诊的成人和儿童癫痫病人,发作间期清醒状态下记录到癫痫样放电的阳性率在40%~50%左右。影响癫痫病人EEG的阳性率的因素的很多,除了受病人年龄、癫痫类型等因素的影响外,有很多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包括记录时间过短(常规EEG要求最少记录20min,记录电极数目过少(目前仍有些脑电图室仅记录8个导联)、过度换气、闪光刺激等。实际上对于癫痫的诊断,即使是规范化的常规EEG检查也常常是不够的,为了提高EEG的敏感性。常需要延长记录时间,增加睡眠期记录,增加记录电极数目,。目前24小时的动态或视频EEG检查阳性率已提高到90%左右。

  有些非癫痫性的神经系统或其他系统疾病的患者EEG也可出现癫痫样放电而没有发作,有些临床医生简单地认为“发作性事件+癫痫样放电=癫痫”,造成很多误诊误治的情况,因为和普通人群一样,各种非癫痫性发作的人群中也有一些存在非致痫性的癫痫样放电。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临床医生分析EEG事件与临床事件的关联性。

发作间期EEG对确定癫痫类型的价值

  记录到发作期EEG对确定癫痫类型具有重要价值,癫痫有20多种发作类型和30多种综合征类型,在临床特征的基础上,间期EEG的癫痫样放电仅对其中少数癫痫类型具有提示性的意义。 视频EEG(VEEG)的应用提供了观察发作期EEG与临床关系的机会,对癫痫的诊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研究显示,在发作症状的基础上,儿童癫痫发作期头皮EEG对确定或证实发作类型、纠正分类错误、发现以前未被注意的发作都发挥重要作用。

避免对非致痫性EEG现象的过度解释

脑电图的判读具有相当的主观性和经验性,差别主要出现在对一些不典型图形的判断和解释方面。美国、英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的研究报道显示,可能被过度解读的波形包括各种良性变异型图形、过度换气或思睡期的慢波、睡眠期的K一综合波、门状棘波、不典型的颞区或额区尖波、正常α节律的起伏波动或片段、某些尖形的背景活动、或节律性的外源性干扰被误认为发作期图形等。

EEG误判和过度解释所带来的问题

近年来对上述种种因素所导致的EEG误读误判和过度解释的问题已经引起医学界的高度关注。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增加癫痫的误诊误治率。近十年来发达国家报道在被转入癫痫中心的成人和儿童患者中,20%~30%最终被确认没有癫痫,常被误诊的发作包括晕厥和心因性发作,此外各种阵发性的运动障碍、睡眠障碍等也不少见。在这些被误治的病人中,很多是由EEG的误判所致。将非癫痫病人误诊为癫痫会带来一系列的后果,包括使患者承受不必要的药物不良反应、延误原发病的诊治、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和社会医疗成本,给病人及其家庭带来的精神心理负担和学业、就业等社会问题等。

正确理解EEG在癫痫治疗中的作用

迄今癫痫的治疗主要还是根据癫痫发作类型和综合征选择抗癫痫药物(AED)。由于EEG,特别是VEEG使癫痫发作类型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因而药物的选择也更有针对性,对提高AED的疗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临床神经电生理Clinical-EEG-EM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