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百五”的来历

 快活林1688 2016-12-27
日常生活中,“二百五”往往指那些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之人。“二百五”由来已久,却说法不一,人们对此数字也心存忌讳。可古今“难得糊涂”、甘当二百五者却颇多……。

  “二百五”最早源于战国时期。历史人物苏秦,是个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他游说列国,说服韩、魏、赵、齐、燕、楚六国联合起来,结成同盟,对付共同敌人——秦国,因此受到六国君王赏识,最终组成六国合纵联盟,被封为丞相,并任“纵约长”,兼佩六国黄金相印。史载:“自此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
  正当苏秦积极效力齐国时,突遇刺客,苏秦被当胸刺了一剑,当晚就不治身亡。齐王探望苏秦时,非常生气,立即下令捉拿凶手。可刺客早已逃得无影无踪,去哪儿摛拿?齐王想起苏秦死前所献“引蛇出洞”之计。无奈中只得依苏秦之再三遗嘱――让人用鞭子抽打他的尸体,弄得满头满脸是血.然后将血淋淋的人头悬挂城门口。张贴黄榜上写:“苏秦是个大内奸,死有余辜,齐王一直想杀他,因无实施之良策,今幸有义士为民除害,大快人心。齐王下旨重赏,奖励黄金千两,请义士来领赏”。此榜一出,果然有人上钩,竟有四人前来领赏,而且都一口咬定:苏秦是自己所杀。于是士兵把他们“请”到齐王跟前,齐王见到他们四人,恨得咬牙切齿,可仍煞有介事地问:“这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怎么个分法?”这四人不知是计,还高兴地说:“这好办,1000÷4=250,每人二百五”!齐王一听他们仍乐滋滋地想着赏金,拍案大怒:“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这四个人就成替死鬼被杀了。而真正的刺客,智商很高,却不为所动,始终没有露面。据说是齐国众大夫中,有人对苏秦长期在齐国任客卿不高兴,因争宠齐王才派人刺杀苏秦。
  苏秦死前所献计策,试图诱杀刺客,而真正的刺客却没有上钩,从此民间便留下“二百五”的说法,常用它来形容那些弱智自私的傻瓜、笨蛋,称其为“二百五”。
  现今有人于街头路边,见前面有人掉落戒指地上,不是呼叫提醒前面遗失者,而是见财起心拾起,欲占已有。不想从旁窜出一人,要“见者有份”:戒指不好分,可以作价,你给我500元,戒指才归你。拾者自以为划得来,高兴地掏出500元现金给了“见者”,回家验看戒指却是假货,方知被俩人设局所骗。这也属于那种弱智自私的“二百五”。
  “二百五”还源于唐朝官制。唐时,长安京兆尹(即今“市长”)的权势很大,出巡时有庞大的仪仗队伍鸣锣开道。最前开道的小吏官名“喝道伍佰”,他手执长竿专管赶开路人,常常气势汹汹,打骂路人。后来,喝道伍佰增为二人,分左右执行其务,但长安群众并不称呼他们“伍佰”,老远看见就说“二百五”来了,快避!因为他们每人手中持一长竿,所以又称他们为“二秆子”。其实反映出长安群众,对作威作福官吏的厌恶和反感。流传至今,“二百五”与“二秆子”都成了莽撞、无礼、粗鲁之人的代名词。
  笔者曾与某“首长助理”同席,他举杯大声吆喝:“来,来,都干掉”,见我未动,并指我鼻子嚷嚷:“别人都干了,你咋不干”!我淡然一笑:“我虽无甚身份,却从无人在我面前这么指手划脚过,像你如此莽撞、无礼、粗鲁,像个二秆子,怎么与首长共事”?在众位哄笑声中,此君红着脸再次请我,我才给了他下台的面子。此“二秆子”不愧官场中人,孺子可教也!
  也有“二百五”源于民间传说。从前有一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终其一生却不曾中举,忙得连老婆都没有讨。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泰然娶妻并喜得贵子,添得双丁。秀才回想一生过往成败之事,不由感慨万千,便给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课子,日子过得其乐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我去集市上走走,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儿子写三百,小儿子写二百。”秀才赶集回来,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妻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这类笑话是实话实说。两个儿子并非就是“二百五”,只是没有避开数字忌讳而已。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典故,却由此起。
  “二百五”还源于赌场牌九。牌九是一种赌具,其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两张牌若配在一起是十点,在推牌九赌博中,获此两张牌被称为“毙十”(背时)。它是牌九里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戏称为啥事管不了、做不好的人。后来干脆把“二板五”叫成“二百五”。
  时下,有人把只作事、无权支配的单位副角领导,也称“二板五”。吾以为,这样的“二板五”也是要人做的。为他人“作嫁衣裳”也是一种美德嘛!
  人们还将不懂事、不懂礼数、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称之为“二百五”。例如,某日夫妻俩在野外田畈媷棉花,夫见妻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便问何故?妻粗俗回答:“家里穷得叮噹响,要是来了客,割鸡子做菜嚥”!没想到收工回家,老丈人来家看望女儿女婿来了。见妻沉默,男人小声对妻说,你把刚才媷棉花时说的那个“菜”,拿出来就是嘛,妻子狠狠横了男人一眼。可老丈人回家后,气得在丈母娘面前大发牢骚,养个女儿跟女婿还不如,她家里明明有菜,连女婿都叫她拿出来,她不愿意拿出来,还对女婿横瞪眼!害得丈母娘连夜到女儿家登门问罪。当得知原委,丈母娘气得哭笑不得。这就是那种不懂事、不懂礼数、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二百五”。
  当然,“二百五”的来源应该不止这些。因为世人怕当“二百五”,所以对此数字很忌讳,在购物贸易交往当中,常常把二百五,说成二百四十八,或二百六等,免落“二百五”之嫌。

  以上就是世人传为笑柄的“二百五”!
  不过自古以来,还有一些被时人讥笑的“二百五”,比如有仁舍命谏忠,有善解困扶危,有勇舍己救人、有义舍身殉职、甚至有圣德而舍家为国者等等,反被旁观者讥为“二百五”!
  吾窃以为:这些被旁观者所讥之“二百五”,心灵高贵、令人景仰,华夏若无这些伟大的“二百五”,就没有人类社会文明之进步!假“二百五”也是要人做的!所以,余将本书中,古今奇闻“假丑恶”者拟作“二百五”,供君反面借鉴醒世参考,古今奇闻“真善美”者,拟作假二百五,供君正面学习仿效,两者任君择一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