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遇见你,在我最美的年华

 cxag 2016-12-27




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距今不过225年的光阴。在兼容并蓄各个曲种的熔炉里锤炼出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经历了时间的检验,带着古中国独有的气息款款走来。它是古老的,在两个多世纪的演进和打磨中日臻完美;它又是年轻的,两百多年的时光在时间里不过白驹过隙。京剧在现代社会中日趋边缘化,而一张张青春的面孔之于它,又是如此自然而充满勃勃的生机。


位于西南二环的中国戏曲学院,承载着一个巨大的梦想,它像太阳,由一个个小小的光亮组成。其中之一就是她,一个叫康靖宇的女孩儿,一个有着一张焕发着古典美的东方面孔的女孩儿。她和她的伙伴们夜以继日地奔走于练功房和学生公寓之间,有如在星际轨道上运行,努力地发出自己的光亮。那是戏曲的美,更是他们似水的年华。



“小剧场”黄铜色的金属牌子上,斑斑锈迹,仿佛它一路走来的坎坷与坚持。



主楼319室是学生们的练功房。“对戏”是康靖宇课程训练的一部分,通过与搭档的配合使剧中的角色更加鲜活。隔窗相望似一幅画,而画中,阳光斜射在墙上,洒在印花地毯上,明亮而温暖。



水袖 —— 顾名思义,行云流水间既是具象化的情感的放大和延续,亦是抽象的艺术之美。柔软、轻盈、灵动而包含一种绝对的控制,幻化为美的自由与精确。





几个90后女孩来自全国各地,因戏曲结缘,从生活起居到训练演出,她们总是形影不离。



张莉莉,程派戏曲第三代传人,先后师从程派大师新艳秋、赵荣琛和李世济。康靖宇、翟谦则、白思然、孙钰竹除了文化课的学习,更多的时间是和张老师学习戏曲。



练功房的午后,静谧中似娓娓道来。絮絮地说着,宁静、等待、岁月光阴、四季轮转……漆成鲜红的木椅,跃动着,沉思着,以我们听不懂的另一种语言。



两汪秋水,黛画娥眉。康靖宇说,学习中国戏曲是她自幼的梦想,“我热爱这门艺术。”



款步轻移,水袖翻飞。练功房里的康靖宇一丝不苟,力求把每个动作都做到极致。



角落里的道具木刀,手柄缠着黑色胶带。它独享着安静的时光,抑或在默默等待,重返聚光灯下,云飞水流的舞台。



康靖宇的双脚缠满了绷带,这是光鲜亮丽背后不为人知的伤痛。包裹在绣鞋里的伤口倔强着,矜持着,像一张笑得灿烂的流泪的脸。


出水芙蓉般娇羞,自持。一种女子的美,一种古中国的美。



戏外的康靖宇同样认真而专注。她用DV拍下每天训练的画面,找出不足,纠正错误。



康靖宇的朱唇似雪中红梅。



演出前的几个小时,每个演员都要经过长时间的化妆。脸上的油彩似时光般绚烂,开出一朵娇嫩的红莲,那是穿越古今的京剧艺术之魂。



戴泡子需要繁琐的流程。在虚化的时光中,一张古人的脸。



幕后的康靖宇看着舞台上伙伴们的演出,心中默默地为他们送去祝福。



康靖宇的《三击掌》。灯光下,舞台上,她把这世事红尘都看破。在艺术中得到升华的心灵,仿佛体察到一丝生的悲凉。


《三击掌》是传统京剧《红鬃烈马》中的一折。唱念做打、水袖云指,功夫自在台下,只为这绽放的时刻。



云想衣裳花想容,正是 ——“遇见你,在我最美的年华”。



强调报道的理性、深度和独立精神。

内容厚重、风格清新、图片精美。

尽在《当代中国画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