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现在的育儿知识西化的广受追捧,传统的都被认为是错误的?

 pgl147258 2016-12-27

提问者:

比如育儿理念上,主张让孩子自然发展,减少对孩子的管教;特别强调原生家庭对父母育儿行为的影响;主张孩子不是家庭关系的中心,夫妻关系是第一位的。在育儿习惯上,反对传统的坐月子、把屎把尿等?育儿相关的感觉都是西化知识的天下,是不是太矫枉过正了?!

回答者:婴幼儿早教课堂丨头条号作者

育儿这个事情从来没有绝对的对和错,区别只是你是否认同。世界在发展,科学在进步,人的观念也在进步。

我们颠覆(颠覆这个词可能有点过)老祖宗观念的,又可只止把尿,裹脚这些事?

比如,我们小时候吃米糊,妈妈或者奶奶,是直接放嘴巴里吧唧吧唧嚼烂,然后吐出来再喂给宝宝。你现在还会这么喂孩子么?

比如,我们小的时候,到2-3岁都还穿着开裆裤,到处滚爬,尿急了就直接蹲下来路边拉一泡。你现在还会随意让自己的孩子公众场合裸露生殖器?

比如, 我们这一代,谁没有或多或少受过父母打骂甚至言语暴力“你怎么这么蠢啊,猪都比你聪明”,“这么点事你都做不好,有点用没有,白养你了” 甚至“信不信我打死你”,“早知道你这么没用,一出生就把你掐死”。这些话,现在的家长有多少还会这样骂孩子? 不敢说没有,但是大大减少。

我们观念上的进步,主要来自于2点,一个外部知识的吸收,一个是自身的净化。

1. 网络的发达,让我们更容易接触到西方的育儿观,西方的育儿观,崇尚的是自由和尊重。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体和发展。这个本质上,跟国内传统育儿观“培养一个听话的孩子” 大相径庭。这些外部知识的吸收,加速了家长观念上的进步。

2. 80后90后的这一代,很多都是“被这样”培养过来的,但是不代表我们就认同“这样的”育儿观念。从小被长辈逗“你妈妈不要你了的”,就会深知这样的话,对自己当年幼小心灵是带来怎样的一种恐惧感,小时候半夜睡得迷糊被父母多次叫醒去夜尿的,就深知这种搅乱睡眠是多么的痛苦,被父母常骂“蠢”,“没用” “该死”等等,就深知语言暴力的危害,我们就会尽量避免把这样的负面管教同样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我妈妈跟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你小时候我不就这么带你的,现在就养大了还上大学了,有什么问题”。

当温饱不能解决的时候,解决温饱是问题。(老祖宗一辈)

当温饱不再是个问题的时候,如何养的更好是另一个主题。(我们这代)

当养得好已经不再是问题的时候,下一个育儿大计将是。。(待我们成爷爷奶奶的时候由孙辈揭晓了)

也许到时候,我们现在的育儿观,也会被我们的后辈颠覆,谁知道呢?

还是那句话,育儿观没有绝对的对错,育儿经验也不可完全复制。你的孩子,该怎么样,还是你说了算。按老祖宗的那套,也行。反正该对孩子负责的,也还是你。

回答者:妈咪读呀丨美国正面管教认证讲师,头条号作者

这个观点不敢苟同。

随着时代和社会不断发展,医学水平当然也随之进步。然而,进入近代以后,西方的科学水平也不断进步,势必包含了育儿科学。与中国相同,和之前的时代比,西方肯定经历过摒弃陋习和不科学育儿的方法,朝着现代化医学水平进步。

举例说明,以前西方国家推崇独立精神,培养孩子在寄宿学校学习。但人们逐渐意识到,母亲的陪伴对婴幼儿的心理发育至关重要。父母的陪伴,使跟孩子的关系更为亲密。所以渐渐的,西方社会也摒弃了所谓独立培养的陋习,强调和亲子关系。甚至,发达国家制定了特定年龄以下的孩子,必须在监护人看护下生活,以免其受到伤害。

再比如在辅食添加问题上,西方以前认为是4个月,随着医学发达,科学家发现大多数婴儿6个月胃中才能出现大量淀粉酶。因此,世卫组织、美国儿科协会等也,都把辅食添加的时间推到了6个月以后。

反观中国,以前的一些陋习也渐渐被淘汰,比如把尿、开裆裤、绑腿等。

但是,说传统的都是错误就太一棒子打死了。比如小时候,我奶奶总是给我按摩,从肩膀处往下按摩捋到手,再从腋下按摩捋到脚。重复这个动作。现在,从育儿嫂那得到论证,这不就是婴儿抚触吗?同理的例子很多,不再一一举例。

综上,事物是发展的,但是传统不见得全是糟粕。看问题也要与时俱进,不可把传统文化完全丢弃。

回答者:阅知识丨头条号作者

是的

首先我和大家分享一个我们自身经验

为什么现在的育儿知识西化的广受追捧,传统的都被认为是错误的?

我家宝宝出生后,丈母娘,每次在孩子睡觉的时候,就用布带把孩子的两腿拉直捆好,那个时候我还不是很懂这是为什么,我就问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老人们的回答是这样捆宝宝的腿,等宝宝长大后,就不会出现罗圈腿了,在把两臂贴在身体两侧捆绑起来,把宝宝用带子上下扎紧,老人们的会带是这样的话宝宝才能睡的香,不会受到惊吓。

为什么现在的育儿知识西化的广受追捧,传统的都被认为是错误的?

科学依据罗圈腿是拘楼病的症状表现,不是老人们说的捆绑就可以预防的。

因此,宝宝在睡觉的时候,四肢应该处于自然状态,宝宝在睡觉的时候四肢是自然生理状态,不是老人们说的受到惊吓的现象。

在宝宝睡觉的时候,可以根据气温的情况,选择厚薄合适的毯子盖住宝宝的全身即可。

佝偻病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通过传统和科学的对比我们可以了解到宝宝罗圈腿是怎么形成的吧,如果您的宝宝现在还在用传统的做法,建议您立即停止。用科学育儿才是正确的方法。

回答者:美多商道丨头条号作者

在老祖宗那个年代,这些方法都是很靠谱的、实用的!比如把屎把尿,比频繁洗尿布省事简单很多吧?一家好几个孩子,都是一个妈妈带,家里的壮丁无论男女都得为一家老小的生计干活忙碌,即使是不愁吃穿的家庭,在没有尿不湿发明的情况下,把屎把尿带给孩子的舒适度比用不知道什么时候变得湿哒哒的布尿片好太多了。

但是我们这个年代,物质丰富了,文化提高了,唯独育儿观念没有更新,相关知识没有教授。普遍都认为带孩子这种事,都是一代传一代的,我们怎么带孩子自然是我们的妈妈来教我们,可是我们的妈妈带我们的方式已经落后西方发达国家一百年啦。

SO!就出现了题主这样的疑问

回答者:生殖医生 丨头条号作者

错误的民间育儿法,80%的父母还在犯!

前几日,新闻报道一对父母给发烧的2岁儿子用酒精擦拭身体,企图用这种方法给孩子进行物理降温,结果导致孩子中毒身亡。无独有偶,今年还连续发生两起逗孩子喝酒造成的惨剧,导致一个痴呆一个死亡。在民间,仍然还流传着很多的错误育儿方法,比如给孩子剪睫毛为了让睫毛更长、半夜叫醒孩子喂奶把尿、孩子稍有异常就补钙……这些行为不但给不了孩子任何好处,还有可能给孩子带来各种伤害。萌小编整理了42条日常最容易犯的错误育儿陋习,年轻爸妈们千万别再犯了。

1、刮眉能使眉毛浓黑

孩子的皮肤娇嫩,如将眉毛根部刮伤,可能会改变肩毛位置与形态如刮破皮肤导致感染而溃烂、结疤,还可能不再长眉毛了。

正确做法:大多数孩子的肩毛要到2岁左右才有型,父母不必着急。

2、捏鼻能使鼻子变挺

目前并未有确切的科学依据证实,经常捏提鼻梁骨,可以让鼻子变挺。孩子鼻腔黏膜娇嫩,如果过于用力捏鼻,会损伤其鼻黏膜。

正确做法:五官多与遗传有关,顺其自然就好。

3、剪睫毛使睫毛变长

睫毛的长短、浓密与否,主要与遗传和营养有关。睫毛可起到遮挡灰尘和过强光线的作用,剪掉睫毛,孩子眼睛容易受伤。

正确做法:让孩子的睫毛自然生长。

4、捋耳使耳廓更圆润

大多数婴儿的耳朵都处于没长开的状态,但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耳朵会越长越有型,这与遗传有关。有些人不想让孩子长招风耳,把孩子的耳朵向后压,并不管用。

正确做法:平时轻轻地为孩子捋耳朵,能起一定的按摩作用。如果孩子的耳朵真有畸形,应尽快去医院检查。

5、母乳抹脸能使孩子皮肤嫩白

乳汁腐坏后细菌很容易从侵入皮肤,导致孩子脸上产生红晕,甚至变成小包,继而化脓。

正确做法:婴儿脸部不干燥的话不用涂抹任何东西,如果要用,要选择婴儿专用的润肤霜。

6、拔乳牙使恒牙长齐

大多数孩子换牙的过程是自然更替,不需要拔掉乳牙。

正确做法:当乳牙没掉,恒牙却已经长出时,为了以后恒牙能更整齐,可以将乳牙拔掉。

回答者:孕育岛 丨头条号作者

因为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科技经济文化水平健康医学心理学知识也是不断更新的。而进入近代,西方育儿科学的发展要大大快于中国。

而事实上,西方也一样经历了抛弃陋习和不科学的育儿传统,逐步摸索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育儿理念。

比如,之前,西方国家推崇孩子的独立精神,流行寄宿学校,认为这样会让孩子更独立,流行孩子几个月的时间就要和母亲分开独自居住,孩子哭的多惨妈妈都不能理。后来心理学发展了,心理学家认为婴幼儿健康的心理发育是需要母亲的陪伴和照顾的,需要培养和父亲母亲的亲密关系。只有青春期之后才会与父母分离独立的愿望。所以提倡父母对婴幼儿更多关心陪伴,三岁以后再让婴儿独自睡觉。而且为了保障不能完全控制行为的孩子不受伤害,一些发达国家甚至规定了几岁以下的孩子(各国标准不一样)必须有监护人看护不能独处。

再比如,之前西方的主流观点也是四个月加辅食。后来基础医学发展了,西方研究者发现绝大多数婴儿六个月胃中才能出现大量淀粉酶。同时婴幼儿行为研究也逐渐发现了六个月的婴儿普遍挺舌反应消失。所以世卫组织也好美国儿科协会也好,都把辅食添加的时间推到了六个月以后。

而中国的一些育儿方法现在之所以被认为是陋习,是建立在落后的社会发展和错误的健康认知上的。

比如把尿,是因为洗尿布太费劲。而纸尿裤解决了洗尿布这种繁重的体力劳动。加上医学研究也表明把尿对自主排便和脊椎健康不好等等。所以不推荐了。

再比如绑腿,因为中国过去饮食习惯和社会物质缺乏,孩子容易缺钙,骨骼强度不够站立行走容易造成罗圈腿。但是不了解真正原因朴素的想法就是绑腿。而现代生活水平提高肉蛋奶不缺,无论是母乳还是奶粉钙质都足够,而VD促进骨骼吸收,而母乳缺乏VD,需要给婴儿额外补充VD,而且不能过早扶站扶走。罗圈腿就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而绑腿又不能避免罗圈腿还容易造成孩子因为大力挣扎垮骨脱位

其实老一辈的育儿方法也不一定都是陋习。比如我姥姥在我小时候就会用东北很传统的方法“长大个”。就是从婴儿肩膀处往下按摩捋到手,再从腋下按摩捋到脚。重复动作,嘴里还要念叨长大个啊长大个。后来我妈教给我,再后来我去学婴儿抚触发现这是同样原理啊,确实妈妈对婴儿的抚触会激发生长激素确实会长大个。这个育儿传统很科学。

—-------------------------/----------------------------

更新:说把便是陋习主要是基于干扰正常的排尿反射的建立,对脊椎发育不好,腹压太高造成的直肠和肛门压力太大,有健康损伤的可能。另外,对健康的伤害是隐性的,也就是说并不一定会有实际表达症状。

另外,认为是纸尿裤的广告就省省吧。

现代医学一直都不赞成把便,而纸尿裤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发明的。

纸尿裤发明之前,中西方也都是尿布的天下。事实上,在纸尿裤发明之后,西方国家排斥纸尿裤的也很多,因为不可降解,不环保。

再次声明:不把便不等于穿纸尿裤。

不用纸尿裤,不把便可以在小月龄的时候用尿布加隔尿垫,现在家里都有洗衣机,勤换洗毫无压力。大月龄可以摸清孩子排尿规律试着坐尿盆,只要不强迫尿就可以了,逐渐训练他排便的意识表达和自主排便能力。

另外,育儿本来就是很私人的事情,不相信医学研究,不相信科学,觉得都是被商家收买了,一定要坚持“陋习”是科学的,你自己的孩子你开心就好。但是请不要宣扬陋习,不要误导别人。

回答者:飞鱼妈乐学父母丨头条号作者

传统文化里有精华有糟粕,不能全盘否定,这个题目有点以偏概全。

西方的育儿教育流派往往发源于西方的心理学,它强调人行为背后的感受、想法和心念,关注于人的内心世界,在中华民族腼腆、羞于说爱、不爱鼓励孩子等等的特点来看,是有可借鉴之处的。

比如说美国有名的亲子教育流派“正面管教”,是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和鲁道夫·德雷克斯充满正能量的“个体心理学”为基石,强调每个人虽有不同但却平等; 由美国教育家、作家简·尼尔森和琳·洛特采用既不惩罚又不娇纵(和善而坚定)的育儿理念,提供家长、教师和其他儿童看护者,以爱、鼓励、尊重来培养孩子自主,自律,自立的品质,帮助孩子停止不当行为,以及发展孩子的生活技能的一种实用的技巧。

有些人不喜欢管教这个词,其实是翻译的、语义的问题,它的英文是positive discipline,简称pd,直译是积极的纪律,它在台湾被翻译为“正向教育”,大家可以体会一下不同的感觉。

再比如说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弱肉强食这些理念是传统社会的价值观,就是在强调和别人的竞争,强调和别人的比较,造成现在的中国社会,人普遍压力大,普遍焦虑,在育儿上也急功近利,不关注孩子内心等等,

而现在的社会其实更强调的是平等、合作和双赢,更强调自我接纳,自我成长,感觉好才能做得好,才能快乐健康。

所以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

答案就这些啦,我们这里有许多许多的好玩好看有用的问答哦!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社长豌豆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