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兵研究】做尽调,你真的只是在收集资料吗?(一)

 树悲风 2016-12-27


度娘输入“尽调”,总是会出现很多的模板,涉及到方方面面、巴罗万象,那对于PE尽调而言,前期可能更多的侧重点是商务方面,在现场的时间也很有限,要一板一眼完全按照尽调的模板来不切实际也会降低效率。那如何能够更好的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效率呢?通过实际的操作,来进行下实务方面的技巧。

 

【尽调前:尽调资料清单的裁剪和修改】

按照通用的模板,都是长达十几页的文字描述。在实际过程中会发现,若将通用模板提前发给目标企业,到了现场会发现对方提供的资料齐全性和质量都和想要的去之甚远。若是“跋山涉水”到了企业那时间都浪费在催促材料的工作上,会大大降低效率,因为做PE尽调的目标不止是要资料。

为了提高效率,在尽调之前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进行尽可能的准备:

1、根据项目对于尽调资料清单进行裁剪或者有侧重

如果对方是高科技企业,该项目的侧重点是对方的技术能力,对于技术方面的资料就不可或缺。若该项目的侧重点是对方管理团队,那么对于围绕管理团队的资料就要重点收集。

2、尽量要收集的资料转换成表格的形式

如果只是用文字描述的话,对方很可能到时提供的资料只是一两句话或者完全没有提供,而且特别对于初创企业,企业的人员对于尽调没有概念,不能很好的去理解清单上需要提供的东西。这个时候就最好采取表格法,把需要的资料整理成表格模板的形式,这样就更为直观简要,对方按照表格的内容去填制,前提是表格的设计要合理。如给一张专利的表格比“请说明企业的专利情况”要好一点。

序号

名称

专利号

专利类型

有效期届满日

所有权人

状态

1







 

【尽调时:不仅仅是收集资料,应进行思考和挖掘】

到了企业现场,首先开始按照清单提供的资料开始收集资料。由于是PE尽调,这个阶段的工作是决定这个项目要不要再进行下去,所以不是仅仅是一堆资料的堆砌,更看重的是未来,项目有没有重大的缺陷导致不需要再进行下去,如果只是一味的埋头收集资料,那样效率会很低。这就需要在收集资料的时候要边收集边大致浏览,立马提出问题了解情况。现举例来说明。

1、历史沿革部分

该部分一般都可以工商的全档里面可以看到。由于现在工商只看认缴,不公示实际缴纳情况,可以咨询企业人员实际缴纳情况,查看相关的凭证进行确认,了解公司实际注册资本到位情况和各位股东出资的情况。如有股东提出是用技术入股,但是在工商资料上并没有显示。如股东汇钱时候并没有注明是增资款。这些都是法律上的瑕疵,就可以对该项目的一些瑕疵点心中有数。

2、财务报表

一般没有外界需要,企业要进行审计的动力很小,特别是小企业更没有动力去进行审计。由于时间、人力的问题,不会去很仔细的去核对企业报表,一般对于几个重要的科目。如某家企业只提供了给税务报表,这个来说是没有参考意义,可以要求企业提供内账。但是企业提供内账后,也不是拿来就用,对于主要的科目进行询问。如某家初创企业,发现其提供的报表与负责人反映的情况相差有点大,由于是商务阶段的了解,主要对收入、利润等科目比较看重。经询问,企业财务人员由于没有开票就没有把收入做进报表,这个时候为了遵循“实质大于形式”原则,能够更好的要求反应企业实际情况,让其对收入、利润等重要科目进行调整。这样最后拿到的报表就更接近实际情况,能够更有利于做判断。

3、合同

若企业量比较大,可以挑选占比较大的合同。查看合同的时候要不只是看,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做个统计1、如表一,整理合同的主要内容,这样就能大致了解该公司的商务情况(包括生产周期、付款方式等),就可以侧面得出该家企业的资金回笼情况、在市场地位(客户付款方式可以看出来)、大致的产品结构和金额。如某家企业就发现其产品以价低为主,但是价格高的只要卖出一台就占到总金额的大部分,这样就可以跟企业探讨后续的产品战略,是否需要进行调整等。2、从表二可以看出客户的质量(从工商公示系统可以得出大致的信息),有时从股东情况还可以发现关联交易。

表一:

序号

客户

产品

 单价

数量

 总额

付款方式

交货

签订日期

1









...









 

表二:

序号

客户名称

成立时间

注册地址

经营范围

注册资本

股东情况

1







...







 

4、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主要看薪酬和劳动签订情况。

劳动合同情况,主要关注关键核心人员与公司签订合同的情况,可以考察公司的核心人员稳定情况。这里有个插曲,关于敏感度。如有家公司拿到对方主要人员的名片,对方表示目前的名片没有印制还是原来单位的。这个时候就应该着重了解下该人员是否与公司签订合同,很可能还在原来的单位挂职。

工资部分,特别要关注股东领取工资情况,股东是否在公司任职,也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如有家了解有些股东并没有任职,但是领取工资,为了避税,一般会让其它员工代持,一般在工资名册中在其名字后面,这个要注意的点,可以咨询财务人员或者查看相关劳动合同。对于领取工资特别高的,就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公司股东的一些品质或者对于创业的决定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