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还在买彩票?一个概念就能让你变聪明

 RomanIns 2016-12-27

作者是一名业余歌手,音乐与文无关,纯属作者个人喜好,如果你也有一样的喜好,建议把文认真读完以后当“每日推荐”听。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个重要概念,叫“独立随机事件”。

这是少数几个只要明白了就能立刻让你在某些方面变聪明的概念之一,因为它早已融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旦认真将本文学习完毕,就能立刻让你在很多方面跟“愚人”拉开距离。

听起来好神奇,那么什么是独立随机事件?

独立随机事件是一系列这样的事件:其中任何一件事情发生的概率,都与此前各事件的结果无关。它的特点决定了借助已发生事件的结果来推测后来事件的概率是不可能的。

这个概念很好理解,但用起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生活中处处都会中招。

1

彩票

彩票是一个典型的独立随机事件,这个很好理解,但很多人却妄图从“无序”中寻找出“有序”来,着实有意思。

就算只学过最粗浅的概率学的人,也能计算出双色球头奖的中奖概率, C33(6)*16=(33*32*31*30*29*28)/(6*5*4*3*2)*16=17721088,以购买一注花费2元来计算,税后最高能得400万,而按概率来说,你需要付出35442176元才有平等的机会得到这400万(还是在没有作弊的情况下),明眼人一看就明白,这场子,可比澳门赌场黑多了。

那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人前赴后继地买彩票呢?还是有这么多人对彩票分析乐此不疲呢?1人们喜欢看得见的结果

奖池里的钱就躺在那儿,就差喊一声“谁有本事谁拿走”了,这对很多人来说是赤裸裸的吸引,尤其是穷人。想想400万能干啥,再想想2元钱能干啥,就什么都顾不上直接买下去了。但凡有人向其说明购彩的期望值等概念,通常会换来一通鄙视,千金难买爷乐意,你管得着?还美其名曰叫“买个希望”(既然是希望,我建议有关部门把概率从1/1700万改成1/10亿,奖金从400万改成1000万,相信会有更多人来买的)。2人人都有一个“暴富”梦

这个世界大多数人都是想不劳而获的,这是人的本性使然,无可厚非,非通过痛苦和长久的学习过程无法摆脱。400万对什么人来说算“暴富”?当然是穷人,因此穷人最有动力去购彩。再加上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的推波助澜,每期都会登出一个穷人靠购彩翻身改变命运的故事(真假都不得而知),但这却是最好的“万艾可”,大家纷纷相信“既然人家可以我为啥不行”,以至于沉醉在“童话”中不可自拔。3很多人习惯高估自己的作用

为什么对彩票分析乐此不疲呢?请看下面一段话:

本期短缺同尾。尾数开出1、2、5、6、8、9,短缺尾数0、3、4、7,尾1、5、9尾数活跃,同尾短缺,重码走空,尾数类型111111。

自16019期迄今,10期开出奖号30枚。小尾重码短缺,中尾已无冷号,大尾质数活跃。尾1呈回补趋势,冷号反弹,质数活跃,逐质数,防同尾;尾3本期轮空,中位呈回补趋势,中后位设防;尾5回补后位,热号不足,首尾防热出;尾7轮空,补后位;尾9低位设防。

偶数10期开出奖号30枚。奖号比6:9:7:5:3,小尾逐热,中尾回补,大尾回补。尾0中位含冷号,低中位有回补空间;尾2中位走势活跃,低位设防,1字头可逐热;尾4轮空二期,热号已形成,后位重点;尾6回补低位,低中位防热出;尾8回补冷号,补后位。

第16029期推荐胆码:09、16

复式推荐:02、08、09、15、16、20、21、25、33 10、12

这段话摘抄自《网易彩票》的“彩民周刊”里某一期的“专家”分析。

现在通过分析彩票历史走势来预测下一期的方法越来越多(比分析K线的黑嘴专家技术含量还更低点),正因为有很多人相信,所以有利可图,神棍自然也就层出不穷。

不管是听信神棍还是作独立研究,虽说我不知道对于一个完全随机的独立事件来说,针对过去的分析有什么意义,但我知道,多数人都喜欢强化行动与结果之间的联系。就如在公司里,明明任务轻松就能完成的,为什么要在老板进来的时候瞎忙一下,就是为了强化成果与自身努力之间的联系,哪怕明明是毫无联系,也要制造这种假象。分析彩票也是一样,如果所有人都接受了购彩是一件纯运气且得不偿失的事情,那还玩什么?因此,它必须是一个我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天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获胜概率的游戏,这样才有玩下去的动力和意义。

有人说,既然每个数字出现的概率都是相等的,我根据以前的历史数据来看,15这个数字没怎么出现过,它在以后不就更有可能出现?说这话的人就根本不理解什么叫独立随机事件。

抛硬币的时候,我连抛了50把正面,你就觉得下一把是反面的概率大了?如果我告诉你,昨天我连抛了100把反面呢?你是不是会去改押正面了?事实就是,不管我昨天、前天、大前天抛什么,哪怕我上一次抛什么,对这次来说,完全是新的一次,没有任何影响。

购彩和分析彩票的心理我讲了很多,至于参与人群,到投注站看看也知道是穷人居多,这是客观事实,因此就有人将彩票戏称为“穷人税”。

然而对于这个说法,我却不能苟同,穷人里也不都是笨蛋呀,因此彩票应该叫“智商税”更适合一点。

2

扑克

打扑克是一项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游戏,玩法众多、规则简单,且没有门槛限制,上至耄耋老人,下至黄口小儿,在牌桌上都是人人平等、一视同仁。

那么每副牌的牌型好坏,也就是起手时的运气,是不是个独立随机事件呢?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类似的对话:

小张:今天赚发了,哈哈。

小王:手风这么顺?应该接着再玩啊,一次赚个够本儿。

小张:留点运气给下次,别一次都耗干了。

小王:也是。今天有没有拿东西压一压?

小张:当然有,这打火机昨天才去庙里开过光的,今天开始一直输,自从我拿出来压上以后,不得了,副副都是好牌啊,后来谁问我借个火我都不借,保不齐就把我的运给借走了,这帮人啊,坏着呐。

小王:太好了,我明儿要玩把大的,把打火机借我用用吧,赢了分你两成。

小张:……

这个神奇的“打火机”是不是真的有这么厉害?看完就明白了……

打扑克的输赢在不作弊的情况下主要由三部分决定:

1、运气

2、计算

3、记忆

后面两项都是“硬实力”,唯一有变数的就是第一项——运气。

为什么我要把运气排在第一位?因为有时候一副牌起手时的牌型好坏就直接决定了输赢,让后两项根本没有发挥的余地,这就是很多人明明在“硬实力”方面不如人,却还要跟人去赌的原因,因为他深信可以通过“好运气”获胜。

打牌时的运气被称为“牌风”或“手风”,经常有人说这段时间牌风很顺或手风很顺,证明这段时间一起手的都是好牌或在摸牌过程中要什么牌来什么牌。

那么为什么好牌或者烂牌都会持续一段时间,牌风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真实存在吗?

如果你去问赌徒,十个里面有九个会告诉你真实存在,而且是经验越多的相信的程度越深。

这叫“经验导向”,无数次的实践得出的经验告诉他们,牌风总是一段一段,一段时间内牌会一直很好,接着一段时间就突然会很差。

为了抓住牌风或转换牌风,他们的手段也是层出不穷。有些人选择在牌风顺的时候不上厕所,怕把好运给“泄”了,牌风不顺的时候就拼命搞出点动静以便“转运”;有些人如上面的小王一般,在牌风不顺的时候找个东西压住桌面上的钱,压住了,钱就跑不到对面去了;还有用红内裤反穿、把鸡蛋种在泥里、写上招财拿去某个路口烧掉等等方法,各显神通,不一而足。

事实上,只要你稍微有点科学素养或稍微有点脑子就知道这些方法都不靠谱,那位给打火机开光的“大师”真这么厉害就不用去当和尚了。

牌风这种东西如果并不存在,那为何它能给人以真实存在的感觉?

这是印象造成的错觉。

如果你抛100次硬币,很少情况会是严格的“正、反、正、反……”,更多可能是“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类似这样的,是不是跟牌风很像?这种所谓的“规律”,其实只是你印象中的一厢情愿罢了。

每一副牌的“起手好坏”都是一件独立随机事件,跟你今天有没有上过厕所,用什么东西压着钱,上一回合牌你打对了还是打错了都毫无关联。

下面解释几个常见的印象谬误:1生手摸大牌

这句话的意思是,刚玩牌的新手,一般运气很好,能摸到好牌。

这是典型的选择性印象谬误。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上面已经写了,牌发得所谓好坏完全是独立随机事件,而已发的牌换谁来摸也不会发生变化,如果连这点都有疑问的话,建议你去看一下精神科医生,我有认识的可以推荐你。

造成这种错觉的原因是:一副牌的运气能很大程度上盖过技巧的影响。一个刚学会规则的新手,输会被认为是正常的,而赢就不正常了,因此大家对新手获胜的印象冲击就会远大于其输的时候。新手一般还没学到什么技巧,怎么赢的呢?只能解释为运气特别好(人通常喜欢高估自己,其实多数人自己都没什么技巧,新手运气就算一般也未必不能赢)。

选择性印象谬误就这样产生了。2赢了一把以后通常能连赢好几把

这种情况真的只是独立随机事件的凑巧吗?

前面已经写了关于独立随机的特点,因此所谓的严格的“正、反、正、反……”其实是很难出现的,连赢好几把在随机概率上本身也不低。更何况在斗地主、争上游等多数玩法中,获胜的一方在下一回合是有优先出牌权的,本身打扑克在很多情况下其实双方就差一手牌,但获胜的一方由于在下回合有先发优势,就可以赢得很多原本获胜概率均等的回合,看上去就像“运气”一直很好一样。因此,影响斗地主等扑克游戏连续获胜的主要因素是在这里,这是规则决定的,而并不是你在某回合去上了趟厕所。

最后告诉喜欢打扑克的读者一个长期获胜的方法,就是不断锻炼自己的计算能力和找到最适合记忆扑克的方法。

短期来看,运气对输赢的影响很大,但如果打的时间足够长,影响胜负的却是后两项,只要你能保证在拿到好牌时大胜,拿到烂牌时小输,则长期必胜。因为所谓的“牌运”只是独立随机事件,并不会一直眷顾某一方。

3

投篮

除去彩票、抛硬币、打扑克这种显而易见的,还有一些较隐蔽的独立随机事件,这些事件可比上述要难分辨得多,比如投篮。

人们都喜爱规律、喜爱秩序,很难接受无序和随机结果,因为那意味着不可控。

在描述一位球员的精彩表现时,我们经常会说:

科比·布莱恩特手热得发烫。

史蒂芬·库里看上去能投进每一个球。

通常是一名球员连续命中的时候,会得到这样的评价。

无论是教练、运动员、体育解说还是球迷,几乎无一例外地相信,如果一位球员连续命中几次投篮,那么就该多把球传给他,让他来终结这个回合,因为他命中下一次投篮的几率依然很大。

然而,这种“手热”的现象是否真实存在呢?

和打扑克一样,如果你去问10个相关从业者、球迷甚至是运动员本身,他们中至少有9个都会告诉你,当然存在,并且他们经常面对这样的状况。

接下来我们来看个实验:

有一个由众多权威心理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对“手热”这种现象进行了研究。

心理学家选取了费城76人队作为研究对象,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数据,这项研究持续了一个半赛季。

他们发现,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相继投篮的结果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实际上,他们发现球员投中一球后,下次投篮不中的可能性比连续两次命中还要略高一些。

同时,研究者通过考察连续两次以上的投篮之后发现,连续多次命中的次数并不比任何一组随机数据(如抛硬币)中连续出现相同情况的次数更多。

尽管看上去连续两次或三次命中投篮这件事情,可能会增强球员对下一次投篮命中的信心,但研究结果是真实而冷冰冰的,就是不管有没有信心,都并不影响下次命中的概率。

研究者又仔细查看了波士顿凯尔特人队的自由投篮记录,并对康奈尔大学的男子和女子篮球队进行受控投篮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研究结论,那就是:

之前数次投篮的结果只会影响球员对之后投篮的预期,但并不会影响他们的实际表现。

这个研究结果说明了“手热”不存在,但并不是说篮球运动全凭运气。因为通过天赋和刻苦的训练,总会有一些球员比其他人更擅长自由投篮,但对于他本身来说,在相同情况下,他的某次投篮命中的概率与之前的投篮结果之间是相互独立且互不影响的。

人们坚定地相信“手热”现象存在,其实是源自于记忆偏差(memory bias)。

因为哪怕是在相同的总命中率下,在某段时间爆发式地连续命中比整场比赛都交替命中更容易被人记住,如此,观察者就会高估连续投篮之间的关联性。

有些事情确实会接二连三地发生,或连续成功,或连续失败,当出现这些情形时,人们就会去探寻其中的原因和模式。尽管这些情形在抛硬币之类的随机数据中也经常出现,但人们还是拒绝相信这些事情是独立随机的,并会自发地为现象寻找缘由,将其“包装”出规律,并由此生产出一批“专家”、“学者”,如此看来,实在是“愚人不浅”。

读完本文的读者需要做的就是像剥洋葱一样,将世间万物的现象外衣层层剥开,去探寻里面究竟是什么。

长舒一口气,现在,感觉自己变聪明了吗?分享给朋友,让他们也聪明起来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