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郦波: 曾国藩家训具有普世性价值

 简以养德b9zemm 2016-12-27

   
中国家训文化浩如烟海,儒家推崇的是家庭教育,其次是社会教育,最后才是学校教育。在这么多家庭教育里头,“一门三院士,九子皆龙凤”的梁启超最佩服的是曾国藩的家训。

  曾国藩家训在学界被称为千古家训之首。为什么呢?我个人总结是因为曾国藩的家训教育思想不仅仅有个案的价值,还有普世性的价值。它之所以被称为千古家训之首,第一他是来教育自己的孩子的,具有个案的经验总结;第二曾国藩是中国近代的一代大儒,家训有理性的升华;第三他还带一个团队去改变了一个时代。

  曾国藩家训的内容,浩如烟海。其中就有一个叫“八宝饭”,包含八个字: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八宝饭是曾国藩从他爷爷创立的家规中总结而成的,非常精彩,非常凝练。

  几年后,曾国藩自己也提出另一个家训——“八本堂”。 “八本堂”里的“本”就是孔子说的:“本立而道生”。“本”是孝悌的意思。

  “八本堂”体现了曾国藩人生的八大根本,即读书以训诂为本、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三致祥”之“孝”


  除了“八本堂”,曾国藩还有一个“三致祥”。

  第一是,是孝致祥。曾国藩认为整个家族最根本的,第一性的东西是孝。他认为华夏民族文明最根本的也是孝。

  中国向来重视孝道文化。一孝一家皆有生气,只要家里的子孙孝道孝行,则一家皆有生气,一族皆有旺气。孝还可去戾气,一个人不成熟,或者一个人有缺点,只要让他守孝,就可以将他改变。中国文化还把孝当成考试的核心,认为看一个人的品行最重要的看他孝还是不孝。

  西周的封建制让人们意识到对鬼神的崇拜会导致对生命的漠视。于是周公开始推崇不祭鬼神,这改变了整个中国的祭祀形式。不祭鬼神就没有信仰,没有信仰,民族就没有凝聚力。

  那怎么办?西周开始祭祖先,祭三皇五帝以及杰出的仁人志士。从此,中国的鬼神崇拜一下子变成了祖先崇拜。而就是因为有了祖先崇拜,所以中华民族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曾国藩说改变一个人,一定要讲孝道。我们经常讲孝敬。为什么孝敬两个字会放在一起呢?是说一个人一旦孝,内心就有敬畏心。

  孝和祭祀是息息相关。因为在祭祀的时候内心是很敬畏的。一个年轻人,内心非常浮躁,那么久让他去参加祭祀活动,让他的内心就产生敬畏。一旦有敬畏之心就会有智慧。一旦敬畏,一旦谦卑,就为乐于去了解所有的事情。


  “三致祥”之“勤”


  儒家推崇“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人生最重要的是不停的学习,不停的成长。要使一个人不断向前,曾国藩讲不是兴趣,而是志趣。所以教育年轻人,曾国藩说:“不能不趁30以前的人生志”。

  要从兴趣上升到志趣关键的一步,就是你有没有经过内心的洗礼,精神的净化。孝道是用来净化内心的,但是光有精神上的进化还不行,还必须落实到行动中。所以曾国藩讲,勤致祥。

  这个“勤”我们一般解释为“勤俭节约”。可曾国藩家训里的“勤”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勤,它是“克勤小物,必致祥”。

  “小物”也就是就是“八宝饭”里的“书、蔬、猪、早、扫”。他教导孩子,每个人在家不仅要读书,还要种菜,养猪。其中关于种菜,他要求孩子们要挑粪种菜,并且要求“挑粪要闻得粪香。”意思是在劳动的过程中,看到粮食的成长要有发自内心的快乐。若厌恶地去做这件事,就将永远体会不到做这件事过程中的快乐,也无法体会到事情背后的“道”。

  孝以致敬,勤以致静。曾国藩认为孩子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应该要让他投入。只有深入地投入才能够进入静的境界,达到静的要求。所以曾国藩说,勤以生静,静以生定,定以生慧,只有静才能达到定,只有定才能达到慧。


  “三致祥”之“恕”


  中国文化殊途同归,有非常大的包容性。这就讲到第三点,恕致祥。

  “恕”就是“忠恕而已”。恕致祥讲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忠恕放到家庭里面就是和。在音乐上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和声,就是每个人不取消自己的独立性,然后产生共鸣,这是一种美感更是人类最高的理想。社会不也就是这样吗?要有共同的价值,但还是要有每个人的声音,要尊重每个个体。家庭生活也是这样,中国人讲,家和万事兴,就是要尊重每个个人,但是又有一个共同的点在。

  曾国藩两个女儿因为政治婚姻过得都不是特别好。其中大女婿不仅游手好闲,还曾到曾国藩家里偷钱去赌博。家里人都看不起他。曾国藩很头疼,但他告诉当家的大儿子,必须严格要求家里人,包括家中奴仆,每个人都不能对大女婿假以颜色。他解释道,一个人在鄙夷环境里成长容易陷入恶性循环。所以他推崇赏识教育,鼓励教育。

  因此家庭一定要是欣欣向荣,尊重个体的,而不是简单的独裁式教育。这样的家庭氛围才有利于每个个人的成长。所以说孩子青春期的教育很关键。我们都知道《孔雀东南飞》是个悲剧。就是因为焦家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从自己的欲望出发,想让别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不顾他人的感受,所以才酿就这样的家庭悲剧。和,就是要已所不欲。

  这“三大祥”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教育个体上,提出心灵精神信仰身体要祥,从教育的群体上,提出要构建和谐的社会和谐的家庭。它能帮助每个个人从自己不断的修身成长,又能帮助群体团队相互帮助进取。


  【新闻背景】

  7月31日,郦波亮相“2016孝行海沧公益季”,在名师大讲堂上发表“评说曾国藩家训”演讲。

  【大咖简介】

  郦波,1972年4月17日出生,祖籍江苏省丹阳市,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专业博士,汉语言文学博士后。曾受邀在《百家讲坛》主讲过《曾国藩家书》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