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母亲是天性,但母爱不是

 木头1018 2016-12-27

“没有一个妈妈是不爱自己孩子的”,这句话不对。

不是每一个妈妈都会爱孩子。

理论上,每位具备生殖功能的女性都可以做一位好妈妈。

但很多妈妈对自己的了解都不清晰,也不明白孩子的出生对妈妈来说意味着什么。因为孩子的某些行为可能会影响到妈妈的态度。

平常的时候,妈妈爱孩子,给孩子买吃的、喝的、玩的。

可一旦孩子把衣服弄脏了,把你心爱的陶瓷珍藏一不小心打碎了,在你睡觉工作的时候,哭闹着要你陪他玩,这时,你还会用很好的态度对待他吗?

所以,我一直认为,做母亲是天性,但母爱不是。

而孩子,是天然爱妈妈的。

不信?看看以下的孩子的心理发育规律及特点,你就明白了。

0~3个月

婴儿在自闭状态里

0~3个月时,婴儿处于相对自闭的状态里。

这种自闭是指:他的世界里,只有妈妈一个人。妈妈怎样对待他,就等于这个世界怎样对待他。

在这个时间段,孩子除了吃喝,最重要的就是能够睁开眼睛看到妈妈,或者说能够感受到妈妈的拥抱。

妈妈的脸上呈现出来的东西,决定了婴儿对自己的认识,若妈妈是温和有爱的,婴儿便认为自己是好的。若妈妈是冷淡无耐性的,婴儿便认为自己是坏的。

这个阶段的婴儿,完全倚赖妈妈的照顾。若妈妈照顾的好,能够及时满足婴儿,他便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当然,这个妈妈也有可能是孩子的其他重要养育者,不一定是亲生母亲,比如那些被遗弃或者被领养的婴儿,这就是另一个范畴里的了。

3~6个月

婴儿认为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  (共生状态)

3~6个月的的婴儿,认为自己跟妈妈是一体的。

如果妈妈们想给孩子一些锻炼或挫折的体验,我认为,0~6个月并不适合。

6个月以内的孩子需要及时满足,而且不给他任何创伤性的体验。

如果妈妈给了婴儿伤害性的体验,婴儿被对待的感受,就是毁灭性的。

很多精神分裂症和其他重型精神病患的病源,就跟妈妈0~6个月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密切相关。

有一些爸爸妈妈和老人认为,婴儿哭了就让他哭一会(特别是晚上哭闹),不要去关注婴儿,也不要马上抱他。但是,这是一种错误的对待方式,尤其是针对6个月以内的婴儿来说。

这个阶段的孩子,有任何的哭声都代表着他的某种需求。

6~12个月

婴儿处在分裂的世界里

6~12个月的婴儿处于分裂的世界:妈妈分为好妈妈和坏妈妈。

满足婴儿需求的就是好妈妈,没有立刻满足婴儿需求的就是坏妈妈。

这段时间,婴儿会非常敏感,如果是“坏妈妈”,婴儿一定会立刻发现。因为坏妈妈营造出来的感觉是不安全的。

有些妈妈对我说:“我家孩子到了6个月后,醒来就会经常咬我,抓我,这到底是为什么?”

实际上,这是婴儿攻击坏妈妈的一种方式。

婴儿通过攻击来告诉妈妈:你让我不舒服了,希望妈妈能改变对待我的方式,变成一个好妈妈。

坏妈妈和好妈妈在6~12个月的孩子心里一定是并存的。

有的妈妈在遇到婴儿攻击时会说:“我是一个好妈妈,对孩子尽心尽力,怎么会是一个坏妈妈呢?”

其实,这是孩子成长必然会经历的一个过程,代表了孩子正在发展他的能力。

因为孩子必须隔离开坏妈妈,才能成为自己,所以,坏妈妈是必然存在的。

1岁~1岁半

孩子尝试整合妈妈的影像● 为什么有些人无法容忍别人的缺点?● 为什么有些人看到别人有缺点就觉得这个人不可交,马上就离开?

这些问题的根源都在于婴儿在1岁~1岁半时,没有整合好妈妈在自己心里的影像而形成的,分裂的状态一直都存在。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举个简单的例子:

孩子要吃奶,妈妈刚好在忙,在两难的抉择下,妈妈选择忙完自己的事情再给孩子喂奶,以为孩子的事情可以等一等,缓一缓。

实际上,孩子可等待的时间是有限的,等待的时间太长,孩子就会自然地将妈妈跟坏妈妈联系在一起,不满足我就会变成坏妈妈。

这种联系会直接植入到孩子的无意识中。

在他感觉妈妈比较坏时,就会一直保持这个概念。

所以你会发现,有些孩子到了2,3岁之后,如果妈妈不满足他,他就会说:“坏妈妈”、“臭妈妈”等等。

因为孩子内心没有整合好,不知道如何跟一个优缺点并存的妈妈相处。同时,他也没有跟一个“无法立刻满足我的人”在一起相处的能力。

1~1.5岁的孩子有一些承受挫折的能力。如果在孩子需要时立刻满足,或者哪怕有一点延迟,还是可以抱持孩子、承托住孩子一时的攻击,那么这个时期就会顺利过渡;而若妈妈忽视了孩子的需要,这种坏妈妈的形象就会一直停留在孩子心里。

1岁半~2岁

孩子处在偏执状态,要掌控一切

1岁半到2岁的孩子处于一种偏执的状态,需要掌控一切。

这个阶段的孩子,无法接受坏妈妈的存在,需要发展出一些功能,比如:孩子会跑了,对外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可以去离妈妈远一些的地方。

被照顾的感觉非常好,这个时期的心理状态在我们成年人身上也有残留。

当我们经常去抱怨这个世界,不愿意适应它,总幻想着世界如果按照我们的意愿来行为就好了。

这时,我们就跟该阶段的孩子一样,处在一种偏执的状态里,需要掌控一切。有一些孩子特别喜欢把一些东西丢在地上,让妈妈去捡,当孩子看到妈妈去捡他扔的东西时会很开心。

孩子需要通过不断地试验来体会掌控的感觉。对此,很多妈妈表示无奈。这个时候,给到孩子一些小的挫折感是比较好的。这个时期的孩子也很喜欢跟人玩躲猫猫的游戏。孩子一个人躲起来,被找到的时候会很开心。

这也是孩子要去掌控一切的标志。

如果父母总是不允许孩子做这个,不允许孩子做那个,会打破孩子掌控一切的感觉,这种打破会很彻底。

孩子被打破掌控感后,麻烦便产生了:他们会有一种被迫害的体验。

此时,孩子就又退行到了自闭的状态中,觉得外界跟想象的差距太大,从而产生恐惧感,不愿意再去发展自己。慢慢地,对周遭的事物也不好奇了,也停止了对外探索的行为,开始看大人的脸色行事。

于是,一个超“听话”的孩子就产生了。

2岁~3岁

孩子发展除妈妈以外的人际关系

孩子到了2岁~3岁之后,会发展除妈妈以外的人际关系。

这个时期,孩子会特别怕生。

怕生不是因为他害羞,还是因为他想要掌控感。

当陌生人侵入他和妈妈之间的关系时,孩子会感到些许的害怕。

其实,怕生是一个正常状态。

当孩子发现和别人建立关系也能给他带来满足体验时,孩子就会热衷于跟他人建立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人就是爸爸。

爸爸适度地介入孩子和妈妈之间的关系,让孩子和妈妈的关系远一些,便于孩子去发展和其他人的关系。如果此时爸爸不能介入,便会给孩子带来麻烦。

有些人到了成年,与人建立的关系还是婴儿和妈妈的关系,哪怕他的年纪已经三四十岁了。这种情况常见于单亲家庭,以及爸爸经常缺失、或爸爸没有发言权的家庭。

这样的家庭结构呈现出来的状态是,孩子到了三四十岁还是唯妈妈独尊,很孝顺妈妈,非常看重和妈妈之间的体验,同时又跟妈妈冲突不断,就像回到了6~12个月的婴儿状态般。

所以,爸爸适时地介入,会让妈妈和孩子的关系不至于太紧密,对孩子以后完成社会化和成为自己是非常有利的。

但是在中国的家庭里边,很多的父亲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3岁~5岁

与妈妈分离,开始和爸爸建立关系

孩子进入3~5岁后,对妈妈有了一个重新依恋的过程。

这个时期的孩子会非常矛盾,一方面想分离,另一方面又十分依赖妈妈。

如果我们看到这个时期的孩子又重新回到了妈妈身边,且妈妈无条件的接纳了他,那么,这个孩子已经失去了一次分离机会。

为什么孩子开始上幼儿园的年纪一般是3岁?原因也是这个。

这个时期的孩子是有能力去遵守规则、发展其他关系的,比如,跟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们建立联系,跟爸爸建立联系。

跟爸爸建立关系意味着:孩子要去平衡和爸爸妈妈之间的关系。

有些孩子处于一个很冲突的状态,原因是爸爸妈妈的关系出现了一些问题。

家庭的核心关系是夫妻关系。如果父母经常吵架,孩子会暗自认为:“他们吵架是因为我”。自然而然地,孩子会去承担一些本不该他去承担的东西。

作为成年人,我们都知道,有时候吵架只是借口。而把婚姻问题推到孩子身上,孩子会有被撕裂的感觉:他没有办法在父亲和母亲之间做选择。

通常情况下,孩子的做法是:重新回到妈妈的身边,跟妈妈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

因为妈妈看起来比较弱势,爸爸比较强大,而且,这个时期的孩子跟爸爸的关系还比较陌生,孩子会更多的维护妈妈。

5岁以后

与异性父母认同,开始处理复杂的竞争关系,高级情感产生

5岁后,孩子进入了俄狄浦斯期。

他开始认同异性父母,能够处理稍微复杂一些的竞争关系了,高级情感慢慢产生。

在有些家庭,父母在孩子1岁多的时候就跟他讲道理,我看到后哑然失笑。

这个时候跟孩子讲道理是毫无任何意义的。

有的家长会反驳我:“不是啊,我跟孩子讲道理的时候,他似乎听懂了。”

其实,孩子不是听懂了你的这些道理,更多的是:孩子看到了你脸上的表情,和对待他的行为方式。

孩子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他会顺其自然地追寻你需要的方式,这是他的生存策略。

讲道理,建立规则对孩子有效的时期,是在他产生高级情感的时候。

什么是高级情感?

愧疚、害羞、羞耻等都是高级的情感。

孩子会在成长的经历中,渐渐地产生高级情感的体验,然后根据它们去调整自己的行为。

所以,给孩子讲道理一般是在孩子5岁左右的时候。这个时候,你给孩子讲一些道理,他是能听懂的。你给他建立的规则,他也能去做到,并内化。

需要着重强调的一点是:

妈妈是没办法跟孩子建立规则感的。

也许妈妈可以培养出一个非常听话的孩子,但她绝对养育不出一个很有规则感,且能将规则感内化的孩子。

建立规则感需要爸爸的帮助。

很多妈妈在对待孩子的时候,特别是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即“听话”)去做某件事时,一般会说:“妈妈好辛苦,好累,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你还不听话,真的是太不懂事了。”

这些话会激起孩子内心的愧疚感,孩子会因为愧疚变得听话。

同时,这些话会让孩子很不舒服,他会想摆脱愧疚感。所以,一方面孩子会讨好妈妈,看妈妈的脸色行事。另一方面,孩子会去做和妈妈指令相反的事。

于是,孩子有了两副面孔,人前是一副面孔,人后又是另外一副面孔。

说白了,妈妈跟孩子建立规则的本质,就是想要孩子能够听自己的话。这本身就是极其矛盾和混乱的。

很多人孝顺妈妈的方式是:按照妈妈的需要,根据妈妈听话的原则去做事情。

但在某个不需要听妈妈的话或能突破自己内心愧疚感的地方,他们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去破坏规则。

人在听话的同时,肯定会有一个想要破坏的愿望。

因为每个人都想成为自己,想要遵循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没有谁会发自内心的愿意按照别人的指挥去做事情。

尊重孩子的感受,

让他们可以成为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