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窑洞,我的家。 文‖肖鹏

 福源ty5pj59i3s 2016-12-27

翻过那道山梁

又见老家的窑洞
冬暖夏凉的感觉
涌上我的心头

母亲用纤弱的身躯

挪动着塞满柴草的柳条筐
思绪伴着炊烟悠然而起
难见窑洞前挂着的串串辣香

又见老家的窑洞


作者:肖鹏

翻过那道山梁
又见老家的窑洞
冬暖夏凉的感觉
涌上我的心头

母亲的炊烟徐徐升起
已不忍回顾儿时的记忆
门前碌碡上父亲的背影
已没了往日挺拔的身姿

歪脖树下的大黄狗
不知啥时已变了颜色
门前土洼里的红柳
却依然郁郁葱葱

邻居家的杏树
向我倾诉着它的遭遇
那年你偷杏时
踩坏了我的肩膀

崖畔那棵不开花的椿树
依然把根深埋在泥土里
荞麦花盛开的季节
染白了我满头的心思

翻过那道山梁
又见老家的窑洞
冬暖夏凉的感觉
渐渐的渐渐的离我远去

故乡的打麦场


作者:肖鹏

在夕阳的余辉里
遥望故乡的打麦场
那一垛垛的麦草垛
元宝似的吸引着远去的乡情

大石碌碌边嬉戏的小花狗
歪着圆圆的脑袋仔细
打量端着旱烟锅子的老头
思考着自己未来的梦想

母亲用纤弱的身躯
挪动着塞满柴草的柳条筐
思绪伴着炊烟悠然而起
难见窑洞前挂着的串串辣香

柳枝抽着新芽把梦想飘落
吱吱吜吜的老黄牛甩着尾巴
拉着大石碌碌一圈又一圈的
捡拾着飘落的梦想

余晖伴着鸟啼斜飞
故乡的打麦场在夕阳里
静静地静静地
回味着远去的喧嚣

莲池畔


作者:肖鹏

        莲池畔,断桥边,枯草飞迷天,晓岸孤柳雪点点,南望又一川。
       夜半寒,鸟不眠,凄凄断心肝,森森斑斓梧桐间,几点星闪闪。

门前的山梁梁


作者:肖鹏

老家门前的山梁梁
光秃秃的只剩下一层黄土
麻雀从上飞过都能
掠起一股股烟尘

父亲赶着羊群急匆匆的
从山梁梁上走过
老兄猫着腰赶上父亲
从春跟到秋又从秋跟到冬

山梁梁的背后亦是
光秃秃的山梁梁的影子
父亲的身后亦是
急匆匆的老兄的影子

不知何时山梁梁上长起一抹绿色
父亲的身后亦没了老兄的影子
父亲却亦然赶着羊群
急匆匆的从山梁梁上走过


致一位女孩


作者:肖鹏

踩着扉页
去寻觅那一串串思恋
秋一般的红

捡起一片染尘的
落叶
让我去读你
深邃的眸子里……
洁白的雪景……

乡土恋



■肖鹏

放飞的鸽子在头顶上盘旋
难以抹去故乡的眷恋
黄土高原上的山梁
总是我梦中的画卷

父亲接过爷爷的旱烟锅
依然吧唧着嘴唇
吐出一圈圈的烟雾
老兄赶着羊群
追赶爷爷的足迹
越过一道山梁
又一道山梁
扬起一团团的尘土
神仙般渐行渐远
消失在山梁后的沟脑里

母亲走出街门
提起奶奶遗失的草筐
走下山梁
摘一束山丹花去
收割绿色的希望
大姐穿着红色的嫁衣
迎亲的唢呐吹响了整个山梁
逆着奶奶来时的小路
走向他乡

当年的发小头抵着头
盘算着午后的行程
邻居家的黑骡子
满载着他们的梦想
奔驰在夕阳下的草场
一声声狗蛋是
妈妈在夜幕下的呼唤
忘记回家的小伙伴呼啦啦
奔向炊烟升起的地方

门前的老槐树直立挺拔
黄色的小花开满枝丫
树下独坐的老爷爷
孤独的望着大黄狗
回想着已逝去的故事
想给往事题个序跋

放飞的鸽子依然在头顶上盘旋
难以抹去故乡的眷恋
黄土高原上的山梁
总是我梦中的画卷

道班夜景



作者:肖鹏

黄昏血染红了
便拉上彩色的幕
一溜平房
在夕阳的云翳中
宣泄一日的疲劳

月亮走过山腰
星星便亮起来了
柏油路边的油桶
画着个神秘的符号

夜莺隔着纱窗
偷读一个凝重的表情
握笔的长满老茧的手
沙沙地惊动了
檐下酣睡的小鸟

走过你的老屋



作者:肖鹏

走过你的老屋
寂寞像老人的心底
裂出丝丝白线
(谷底活了十几个季节兽的眼锋)
我走过的地方
蘑菇摇摆着耳朵
门前那轻柔的杨柳
欲指远去的足迹
静听这墙角风啸
已去了许多葱茏
——五花八门的色彩
曾点缀满是青苔的老屋
风雨无情剥蚀
窗纸花裸露的石骨
床角张贴的菲红
都已失去太多的往日

走过你的老屋
寂寞像老人的心底
踏着昔日的小路
低头再看汲脚小草
绿意涌动着思绪
躺在那万顷的荒塬
死寂般沉静
难有无定的漂浮

依着残秃的院墙
停留在老屋的檐下
芍药流淌的艳红
问你问我
“年年知为谁生”

                    庆阳风俗——接娘娘


                            作者:肖鹏

       中华民族是个尊礼重情的民族,无论做什么事都很讲究礼仪和感情,就是接“娘娘”,也不例外,特别是农村更显得礼仪繁复而庄重,人情味实足,值得一赞。 
       “娘娘”,是甘肃庆阳农村对父亲的姐妹,也就是对姑姑的称谓,意思是姑姑在娘家子侄心目中的地位仅次于娘。“接娘娘”,一般是指接年迈的姑姑回娘家。其主题是“接”,其主角是“娘娘”,其行动的负责人是娘家侄子或娘家还在主持家务的兄弟。在这一时期父母己经故去,兄弟也己年迈不再是家庭主事者,侄子己长大成人,承担家庭主要事务。由于娘娘在娘家的位置重要,所以年迈的娘娘回娘家就是一件非常隆重而喜庆的大事,再加上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交通不便,通讯不畅,物质生活匮乏,因此,无论是娘家或婆家对“接娘娘”都非常重视,有一套繁复而又隆重的礼节。
       那时候,年迈的娘娘是不能虽便回娘家的,只有在娘家有重大节庆,婚丧嫁娶,农闲时节才可以回娘家。一般来说在回娘家之前,两家掌柜的(主事的男人)要事前进行搓商,娘家人要首先提出,表达要接娘娘的意愿,得到婆家人的同意,再由娘家人请阴阳先生选定大吉大利,利于出门的黄道吉日,取得婆家人认可,方可回娘家——接娘娘。
       到选定接“娘娘”的日子,娘家派一个或几个男丁,有钱人家就抬着轿子,没钱人家就推着独轮车或牵着毛驴,后来有了自行车和架子车,一般就用这两样交通工具,去接“娘娘”。到了婆家先要再次和掌柜的搓商,取得同意后方可把娘娘接走。娘娘出门时,婆家一般要派人送,年青一些的就是自己的丈夫或儿子,年长丈夫去世的就是自己的儿子,没有儿子或儿子不在身边的,就是孙子或侄子。
        娘娘接回来后,娘家人有一套隆重的礼节。先是娘家主要男人,一般是兄弟或侄子要到半路去迎,接上头后和接送娘娘的队伍一起回来,到家后娘家近亲的自己人都要到庄外迎接。有钱人家此事更是杀鸡宰羊,遍请族中长老,兄弟姐妹,邻居朋友,前来问侯祝贺。一般贫寒之家,也是臊子长面,亦遍请族中长老,兄弟姐妹,邻居朋友,前来问候祝贺,召待非常周到和隆重。第二天,送走前来送娘娘的婆家人之后,娘家近亲自己人就开始轮流把娘娘接到自己家召待,或半天、或一两天、或三四天不等,整个家族接完了,还有舅、姑等其他亲戚和要好的邻居朋友。每到一家,娘娘都要自备拿头(礼物,一般是油饼四个或其他小吃和针钱活),迎接之家也要回礼,回礼一般为衣物、手工绣品和便于携带的吃食,有钱人家也有给贵重物品的,如:钱物、家具、牛羊、鸡鸭等等。如果娘娘家贫寒,娘娘的自备礼物则要娘家亲兄弟或亲侄子准备,总之不能让娘娘在族人面前丢了脸面。
        这样一圈转下来,少则十天半个月,多则两三个月,甚至半年。该到送娘娘回婆家的时候了。但你不能直接就送回去,要等婆家来接,如果婆家不接是不能送的。有的婆家不想要该媳妇了,就不会来接,这样接来就送不回去了,那就得一直在娘家呆下去。
        送时和接时程序基本一样,只是提出意愿和做准备工作都是由婆家人负责。此时,娘家人也不能一次就叫接走,先要挽留几天,然后盛情宽待来人方可让接走。走时,娘家也要派人送,先是族人云集,送至大路口,再由主要男性亲戚,一般是兄弟或子侄一人或几人,一路陪同送至家中,见了掌柜的,互至问候和敬意,方可返程。
        至此,一个隆重而繁复的接娘娘程序就算结束了。

离别后的思绪


作者: 肖鹏

自从你离开的那天
我就成了一株枯木——

把星星挂在发梢
吊成古刹沉重的晚钟声
风时时摇响我的门扉
心迎着劲风向荒原启程

总难想象那花开的一瞬
飘洒的尘香轻消已杳
只是不住的想而想去
不被风声 雨声杂然
只聆听过往的鸟啼
与发自内心者同感
直到
站在远离城市的山地
望你对着斜阳梳理
想起曾经存在的时刻
并不是所有的日子都成风景
再看着离去之芒
亦如花落纷飞的黄昏

想念



作者 :肖鹏

不断升温燃烧的灼热
无法抑制的彻骨的寒冷

泛滥的眼睛和笑容的河流
疯长的荆棘和花朵的绿苑

春雨檐下的心跳
秋风枕上的失眠

一万次安抚灵魂和眼睛
一万零一次又开始祈祷和叨念

无有的疼痛
扩散的病变

没有丝毫的虚饰和做作
浓缩和升华了人间最真挚的情感

初春感怀



作者:肖鹏

想象春天的花朵
飘落在黄河之滨
在古老的歌谣中
遍寻金城的足迹
几十个风雨流年
难诉春来多少
        春去几何

沉默的老屋后面
是冬雪最后的痕迹
有一种朦胧的感觉
如扶摇而上的风筝
在断线的时刻
跌落在失衡的旷野

黄昏莅临
远山被晚霞掏空
水响伴着鸟啼
迎你踏春而来
送你踏春而去
隐没在危楼桔黄的灯影

冬的季节里



作者:肖鹏

冬的季节里
我们相逢又重逢
凤撩起你的秀发
偷吻了我的面颊

天空中凤儿
播放了《天鹅湖》序曲
就开始了
不重复的分节演奏
枯草 山川
庭宇 飞雪......
所有冬的道具
醉了似的
在风中起舞
你说:
雪是上帝新婚的盛装

假如我们要诉说



作者 肖鹏

假如我们要诉说
却因为彼此隔的太远
那还有什么可说
假如我们要表达
那该用何等恰当的方法
让鸣哨的鸽子带张纸条
我担心它载不动
彼此忧伤的心事
在隔绝的日子里
你是否想象得出
履约时我孤寂的身影
莫不是已被忘却
我们憔悴的故事
能供给你多少回忆
期盼相逢的日子
有太多花开花落

七个花瓣



作者:肖鹏

昨夜绽开一地
梅花
洇一支温暖
给枝头的寒雀

把一个故事
剪成七个花瓣
涂上颜料
赤橙黄绿青蓝紫
送一半给你
留一半给我

过 程



作者:肖鹏

一脚踏进山门
做苍劲的想像
拥有的时候
季节悬浮于老屋的檐头
凝成岁月苍黄的青苔

(有一句话很想说给你听
有一首诗很想送给你读)

忘记投入
沉浸在惬意的美酒
绘一片片真诚
撕破三角形的图画
刻在稚子错落的齿缝

陕北二题



作者:肖鹏

汉 子

陕北的汉子
爱把白羊肚手巾扎在头上
爱抽含焦油量很大的旱烟

陕北的汉子没有多大的野心
赶着羊群唱一天的信天游
吹着长杆子唢呐去迎新媳妇
有盘暖烫烫的热炕头
陕北的汉子就会满足地
跟着黄牛
从春走到秋


婆 姨

陕北的婆姨
把辣椒穿成一串串的
思念
挂在窑洞前的山墙上
走西口的汉子
还没有翻过山梁
就闻到一股辣香

陕北的婆姨
总爱走上窑前的山崖
採一朵山丹花
插在满筐的猪草上
点亮走西口的哥哥的
心灯

街心孤岛



作者 肖鹏

用丘比特的神箭
将世界劈成四瓣
在城郭与城郊之间
划一道弧线

你的手势单调时
给孤岛增添了一份寂寞
插一根柳条
希望 长成绿树如阴

车子狼群一样嚎叫
死神在剧场表演舞蹈
红灯扑闪
在一挥手之间
所有的情感绘成一抹彩画

春晓


作者:肖鹏

烛尽灯蕊红,梦里不见春,
日上三尺影,花间雀翅浓。

踏春问郎


作者:肖鹏

春来声已碎,花开人自醉。
悄悄问李郎:妾容羞花萃。

夜      读


作者:肖鹏

夜读《史记》闻鸡鸣,曰照窗棂眠未醒。
周文汉武皆为影,徒悲骚客伤故情!

想起憨憨


作者:肖鹏

       憨憨是我的邻居,他并不傻,也不愣,他什么都清楚,就是有些憨。憨憨不是他的本名,因为他憨,所以人们都叫他憨憨,至于他的本名几乎无人记得,也许只有他的户口本知道他叫什么。
       憨憨家原先在县城,是县里有名的大户人家,东西二川及四面塬上的土地和牛羊多的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过来。据说家族还开有南到西安,北达银川,西至兰州的商号数家,生意很是兴隆。家中常年顾有很多伙计帮助打理生意,田庄也有很多佃户帮助春种秋收。我家就是他们的佃户之一。常年租种他们的良田几十亩,并为其放牛羊数百头只。那时候,东家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对佃户和伙计不好,相反,他们对佃户和伙计和对自己本家一样友好,不像现在的老板唯利是图,道德低下,人品恶劣,对待员工豪无人情可言,他们要比现在的老板不知要好几千倍几万倍,人情味十足,东家和伙计、佃户都是世代交好,情同亲人。解放以后,政府把他们的土地牛羊没收了,商号也充公了,把人也从县城迁移到了乡下,所以他们就和我家成了邻居,也就像我的本家一样,直到现在。
        我们和憨憨说是邻居,其实和本家差不多。从相互间的称谓都能看出两家很是亲密。两家相互间的称呼和本家兄弟一样,他把我的父母叔伯都称呼哥哥嫂嫂,把我的爷爷奶奶都称呼“大大妈妈”(口语,叔父叔母之意)。我家亦然。我从小都是在憨憨娘身边长大,并称呼其为奶奶。那时生产队生产很忙,父母忙于出工挣工分,我就没人管了,憨憨娘是三寸金莲,一般不出工,在家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母亲出工时就把我寄放在她那里,由她照看,所以我和她一直很亲热,像真正的祖孙俩一样。
       憨憨为人确实不憨,他小时候上过私塾,读过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等儿童启蒙读物,大些了还读了四书,不过,他书读的确实不怎么样,据说很多年过去了,他只能记住这些经典读物的前十句,后面的就还给了私塾先生。为此,憨憨爹很是揪心,但也无能为力,只好听之任之。憨憨还有一手绝活,那就是画画,他提起笔或拿起石头,无论在纸上或地上瞬间就能画出各种动物、花草和人物的速写,画的惟妙惟肖,楚楚动人,特别是在那个崇拜英雄的年代,威武的解放军和雷锋形象是憨憨的最爱。当有小孩在路上碰到憨憨,就会说:憨憨给我画个画。他从不推辞,拿起笔就会很快画一幅速写,送给那个小孩,还不忘在画上落上他的大名:憨憨。
        憨憨确实憨,就农民干的那些活计,他一样也干不来,地不会耕,也不会种,更不会锄,他耕地时牛从不听他的话,别人耕地时想让牛到那里牛就走到那里,而他耕地时,牛想走那里就走到那里,根本不听他的指挥,一上午他耕不了半亩地,而且满地都是疙瘩和土梁梁,根本无法下种。你让他下种,他不知道一亩地下多少种子,生产队给的几亩地的种子,他就下在一亩地了。叫他锄地间苗,他也不知道那个该留那个该间,往往是把该留的间了,把该间的留下了。就拿放羊这样的简单活来说他也干不了,别人放羊把羊赶到草场后就让羊自由吃草,而他却把羊赶成一堆,不让羊自由活动,一般情况下羊只好站着,因此一天到晚,羊也没吃上一口草。尽管这样,憨憨也不是什么活都干不了,他身体结实,力气大,干体力活很到位,因此,像担粪运肥、下沟挑水、上山砍柴这些粗笨伙计他却干的很是称心如意。因此,生产队的这些体力活大多都是他干。
        憨憨是个光棍汉,据说憨憨爹曾给他说过一门亲,娶过门后,人家嫌他憨,就离了。从此,憨憨再也没有讨过老婆。村上的大人小孩凡是能和他开玩笑的,常常拿这事调侃憨憨。憨憨你给我帮个忙,把这活干完,我给你说个媳妇。憨憨就憨憨的笑着帮忙把活干完。可谁也没把这话当真,包括憨憨。
         憨憨没有老婆,但他的生活中并不缺少女人。村上的大姑娘小媳妇老嫂子都很喜欢憨憨,出工休息时,大家都围着他转。因为他有一手画画的绝活,这些娘们都喜欢找他画个鞋垫样子,枕头花子,绣花底子之类的绣活。憨憨也很高兴为她们效劳,画完一张又一张,直到队长点名批评了才就此打住。憨憨给她们画花样子,她们把绣好的鞋垫子等这一类的绣活也送给憨憨一点,尽管憨憨没有老婆,但他从不缺少这类东西,再加上憨憨娘为他浆洗缝补,所以他的穿着总是很干净得体,不失大户风范。
        改革开放以后,政府为原来的地主商人落实政策,憨憨家在县城的房产又被划归憨憨家所有。憨憨娘带着憨憨住进了县城。住进县城的憨憨却并不憨了,祖辈经商的基因在憨憨身上遗传了不少。憨憨也开始在县城自谋生路,他拉着架子车,沿街收购各个住户和商户的废品,然后再卖给废品收购站,一年下来也有不少收入,再加上房租收入,娘俩维持生活绰绰有余。后来,憨憨娘去世了,憨憨也上了年纪,不再收购废品,拄着拐杖在街道溜达,衣着依然是那么的干净得体。最近,听村上人说:憨憨年纪大了,身体大不如从前了,也很少拄着拐杖再到街道溜达了。仔细想想,也是很久没在街道看见憨憨了

齐同学申未祭


        齐同学申未,号阿斌,什社齐家楼人也,生诞不详,卒于前日,殡葬明朝,年不足半百而逝于肝疾,人未尽世事而弃于今日,鸣呼哀哉!
       阿斌,陇东中学毕业生也,在校时好文习武,尤以腿功见长,其腿弹力极强,伸腿可达人肩,如手膀可掌掴人脸。单腿而立,可达数刻,继而腾挪起跳,身轻如燕。常在操场习练之,围观者数重,赞声不绝于耳,号曰:“长腿子”。尤喜以同学为陪练,常记冯同学育梁亦喜好武功,多为其陪练。
       后,三年学期,瞬间过眼,为讨生活,各奔东西,不得相见者凡二十有余年矣。该群建立之初,尤闻其声者数矣,但未及细聊,而后寂然无声。今得其讯亦是恶耗。悲哉申未!惜哉阿斌!以此文以祭之!(肖鹏,2016年11月13日于庆城)

肖鹏,男,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南庄乡人,现就职于庆城县动物卫生监督所。qq:145616698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