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石男:年度喜感新闻中的悲伤

 三路猫 2016-12-28




(《环球人物》专栏,将刊于2017年第一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年要结束的时候,人们总是喜欢回忆,因为记忆是储存生命所有积蓄的唯一银行,在我们死亡之前这个银行永远不会倒闭。凭借追忆,我们才能避免自己的生命之舟从其停泊处被砍断缆绳而颠簸在怀疑和不确定的艰难之海。

 

 年度盘点是一种变相的追忆,它常常是肤浅的、挂一漏万的,却又不乏吸引力。人们通过种种肤浅的、挂一漏万的盘点,来缝补起破碎不堪的过去一年的记忆之裳。

 

近些年,奇葩新闻或喜感新闻的年度盘点渐渐流行。这些喜感新闻未必全真,但我姑且认为它们都有其现实原型,毕竟生活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远高于新闻。

 

从这些奇葩或喜感新闻中,我看到的却往往不是喜感,而是悲伤。也许我年纪渐渐大了,愿意对陌生人保有更多的善意,也愿意去理解陌生人的生活,因此才会从那些看上去充满喜感的人事中,发现一些被人们漠视了的悲哀吧。

 

比如这条喜感新闻:有男子因吃旺旺雪饼运气没有变旺,向多部门写信举报。不可否认,这新闻有笑点。可是,仔细想想,这位男子的生活应该有相当程度的挫折,而他本人的性格又比较执拗,知识水准似乎也不太高明,所以才会把转运寄托到旺旺雪饼。这是一个不幸的人,我们怎么忍心嘲笑他呢?

 

再如这条;天真女子一年被骗118次,骗子感叹说,“她是除我妈以外对我最好的人”。这个女子应该是天真的,所以才会一年被骗一百多次,她也应当是善良的,所以骗子才会说她的好仅次于他妈妈。一个善良而天真的人在这个社会确实容易处处受欺,可我从中感到的只是悲哀。

 

还有这条:失恋男子开煤气欲自杀,挂念家人割舍不下,点根烟想冷静,却引发爆炸。所有的自杀都是痛苦的,它们可能荒谬,却不可能喜剧。那个挣扎于生死之间的男子,本有机会凭借对家人的情感重新开始人生,却因残酷的偶然性而送命。这令人喜悦吗?

 

再来一条吧:同屋的一对卖淫女竟是婆媳关系,她们互助工作,她们的丈夫则在家带孩子。这又有什么喜感可言呢?我看到两个自食其力、相濡以沫的女人,她们生活在最底层,也许还触犯了这个国家的法律,可她们比很多不是罪犯的人要高尚得多。内心高尚的人不应被嘲笑取乐。

 

最后一条:25岁小伙刚出狱就因盗窃被抓,称监狱里有吃有喝有地儿睡蛮好,只是可惜了刚做的发型,又要被剪成光头。这难道不是《警察与赞美诗》的当代中国版么?我觉得甚至更加感人,因为这个可怜的年轻罪犯,再次进监狱时只为自己的头发遗憾。

 

我并非要从戏剧化的社会新闻中寻找感伤抒情的火苗,我只是认为,如果将这些凝聚着当事人痛楚的真实新闻仅仅当作舞台上逗乐子的喜剧,那是相当冷酷的。前苏联诗人叶夫图申科曾说,人们的心肠由于时刻准备不是捍卫自己就是进攻别人而变得像铁石一样冷酷。皮肤变成了铠甲。当然这样可以防卫外来的攻击,可是一旦某个人的手想温存地抚摸一下这样的人,那么隔着身上的铠甲他什么也感觉不到。这是自杀式的铠甲。假如人不同自己的冷酷作斗争,还算得上什么人!

 

一年就要结束了,来吧,卸下我们的铠甲,让皮肤能感受到人间的苦难与情感,然后再次出发,就像《猎人笔记》结尾说的:“春天的时候,幸福的人常被吸引到远方去。再见吧,读者,祝您永远平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