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济南的冬天》丨那些年,我们一起读过的课文

 昵称2879261 2016-12-28

小时候最怕看到的几个字

也许就是

“朗读并背诵全文”

后来

忘记了很多人

忘记了很多事

但是很多学过的课文却记得住

那时候的“背诵全文”

似乎都溶进了一生的记忆里

想重温童年时光吗?

每周一到周五晚八点

中国之声微信推出

《那些年,我们一起读过的课文》

让全中国最好的声音

演绎那些曾伴你成长的课文

与你一起入眠吧~

上周请大家投了票

本周最想听的课文是哪篇?

结果↓↓↓



没想到

一向呼声最高的《春》

竟然被《济南的冬天》逆袭了……


大概在寒冷的冬天里

你们都需要最好听的声音

带来些温暖的回忆吧~


《济南的冬天》



— 朗读者:姚科 —

中国之声《千里共良宵》主持人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5:36 济南的冬天 来自中国之声

初中《语文》第一册 1981年版


初中《语文》第一册2001年版


作 者 介 绍

老舍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老舍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该文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原为一系列直接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节,发表在《齐大月刊》欧一卷第六期(1931年4月出版)。


老舍曾在英国讲学六年之久,英国的雾气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还去了西南地区,因此来到被誉为“泉城”的山东省会济南后,感受非常强烈。

回到童年的传送门↓↓↓

《海上日出》                

《梅雨潭》

《第一场雪》

《少年闰土》

《卖火柴的小女孩》

《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


今日话题

你记忆中

家乡的冬天是什么模样?


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