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天学会绘画》我从零基础开始

 未来决定现在 2016-12-28

当我开始下定决心开始学画画的时候,感觉满脑子浆糊,不知道到底从何下笔,更不知从何开始学。

我在网上搜了很多零基础学画画,一一看下来感觉都不是我想要的,作为完完全全的零基础,就连最简单的简笔画或者乱画都没有过的,我觉得我应该首先了解一些画画的基础知识。

我又去询问了一些画的比较好的人,尤其简书上的朋友们,我看到画的好的,就会去问一问聊一聊。

看到很多零基础的教程,说是这么说,其实真的不是零基础,没有一定的功底是画不出来那些画的,只能说她们当初是零基础,而现在也已是老手了。

所以几天下来我仍是没有任何头绪,同时也发现我这么慢无目的的搜索其实更没用,我应该马上行动起来,即使走了弯路也比不走路强得多。

《30天学会绘画》是这几天进入眼帘最多的一本书,我决定从它开始,立马从网上买了此书,两天就到了。

一拿到书我就迫不及待的看起来,看似很简单,一支笔一张纸就可以开始了,无需购买其余装备。

说画就画,我按照书上所说,先画了第一张对比画,作为30天学完之后的对比。

果然画的惨不忍睹,默默安慰自己,以后一定会进步的,现在画的有多糟糕,以后的画画就多有动力。


第一—三节课:球体前面的三节课全都是讲的球体,单独的球,重叠的球,更多排列的球

书中讲的很详细,每一步画的步骤,简单明了,然后又加入了阴影的画法。

重叠的球中涉及到尺寸、位置、重叠法则

简单的几句话,一目了然,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运用到画上。

画完了第三节,我就开始有了点信心,觉得画画原来是可以这么学习的

只是我原来规定的每天画一节课并没有做到,各种各样的事,有时候两三天才画一个。


画完第一张,我觉得丑丑的,但仍是给自己鼓劲,我相信,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女儿放学回来,我拿给她看,她很惊喜的指着,“妈妈,这是你给我画的苹果吗?真好看。呀,还有好多鸡蛋!”

我安慰自己,至少能看出来我画的是一个苹果了。至于球球,是不是鸡蛋又有什么要紧呢?

关键是,我终于落笔了,这比任何事都让人高兴。



这些重叠的球让我很好的理解了阴影产生的立体感,以及重叠的层次感,但有些地方我还是不太理解,具体指出来,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另外感觉画面都是歪的。

下面的小鸡是女儿要求画的,桌上正好贴着这张小纸,我就随便画上了,大概是学这本书的十天左右画的。

第四—七节课:立方体

整整四节课,都在讲不同的立方体,从最简单的立方体到空心立方体到对方的桌子到简单的立方体模型,比如城堡之类的建筑物

立方体自小学数学就很熟悉了,当我第一次按照绘画的原则画完时,顿时觉得刷新了以前对立方体的认识,原来立方体也可以有趣。

我可以自由的把立方体做任何组合,一堆连着一堆,慢慢的就画出来很多图案,很神奇。

但这个时候我发现我画的线条太难看了,该直的不直该弯的不弯,仍然是惨不忍睹。

我准备练习线条,拿了本子不停的画线条,可是发现收获甚微,不直大神们是怎么练习线条的?

这四节课里,我真正的体会到阴影带来的视觉感,轻重不同的阴影,也会带来不一样的立体感。


礼物盒跟魔方画起来很简单,似乎没有多少技巧,但是线条太难把握了,直的竖的,感觉都是歪歪扭扭的,粗看细看都是惨不忍睹。

但是我告诉自己,这才刚刚开始,我坚持下来,一定会好起来的,用心用心用心!



此处多了一个绘画罗盘方向,我觉得这个很有用,线条歪的时候就可以用罗盘方向纠正下,后期作画我就不断的用到这个。

最后一张算是我比较满意的了,感觉线条直了一些,也或许是画成了一个事物的原因,我很兴奋,尤其当我应女儿的要求画完机器人的时候,满满的成就感。

我相信以后我还会画出更多更好看更可爱的礼物送给女儿。

先生也说大有进步。

而且到了这里,我真的有了作画的感觉,拿起笔就想把身边的东西都画下来,虽然我还做不到,但这种愿望特别强烈,促使我不断的去学习学习。

第八-九节课:好爽的考拉和玫瑰

几天前画立方体的时候,我就看到了这个题目,很兴奋,认为终于可以画些实物了,不再是直线横线了。

但是在一开始的肌理练习中,我就发现了问题,肌理并不如我想象中那样随便画画就好,不同的画法跟不同的笔触画出来的效果完全不同,毛茸茸的,带刺的,团团球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生活中的各种物品,肌理的表现是很重要的。


考拉画的很不像,女儿回来说是小熊,好在还像个小动物。

玫瑰的画法我觉得很好,让我理解了波浪的感觉,画旗帜画花瓣的层次感,窥视厚度线的重要性,在以后的作画中,频频用到,再一次刷新了我对画画的理解。

画画不但是要画出来,最重要的是把立体感真实感呈现出来。

第十—十一节课:圆柱体和重叠的圆柱体

画完了立方体,再来画圆柱体,简单了很多,基本上看完就直接画了出来,其中的很多规则也算是熟悉了,只是在尺寸的表现上,还颇费劲了一番,我做了不同的大小尺寸对比,印证了书中对于尺寸和位置的解释。

尺寸:把物体画的大一些,看上去它们就会离你近一点,把它们画的小一些,看上去它们就会离你远一点。

位置:把物体画的低一些,看上去它们就会离你近一些,把它们画的高一些,看上去它们就会离你远一点。【这里,低一些不是要你画的小的概念,是位置上低,高也是这样,起初我把它理解成位置那样了,以为高就是要大一些。】

重叠:把物体画在另一个物体的前面或挡住另一个物体,看上去它们就会离你近一点,若把它们塞到另外一个物体的后面,看上去它们就会离你远一点。


此处提到绘画九大法则,我翻看了前面提到的法则,不知道具体哪些归类在其中

压缩、重叠、位置、尺寸、投影、密度

另外的我并不确定,也许后面的章节中还会再出现吧。

满篇中,仍然是线条的歪扭!

第十二—十三节课:用立方体构建的建筑物和相连接的房子

立方体再次出现,可见其重要性,不但回顾了以前所学知识,还加入了一些新的知识,比如两点透视,两点透视在这里只是略作介绍,并未深入,书中只是想让你看到立方体造就出来的真实实物。

于是跟着立方体,我开始画房子。

在这里,罗盘方向尤为重要,否则线条方向不一致,是很难看的。


第二个相连接的房子中,屋顶的线我做了各种尝试,与底线平行,比底线稍微压低,比底线稍微太高,根据书中所说尾线稍微低一些会显得有加深的立体感,但是我觉得我的理解似乎出现了问题,屋脊的线很明显不对劲,而且看过去似乎也有问题。

后来我又去画别的链接的房子,一直找不到屋顶线的画法,后来去网上看了很多图片,才发现跟两点透视有关系,再画起来就顺手多了!

画到这里,课程已经进行了一半,在初步学习中,我对绘画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定下了以后的学习方向,彩铅画。

一边不停的每天画着,一边对彩铅画做更多的了解,初步把学习彩铅需要的资料原料都准备齐全,说画就画起来了。

虽然才刚刚开始,画的依旧不能入目,但所幸我已经开始落笔了,开始琢磨了,开始用作画的眼观赏周围的事物了。

我不奢望一蹴而就的成功,亦不过度渴望我会画到什么样的高度,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我只希望我能不断的画下去,用心用眼用手画出我周围的世界,用一种全新的从未体验过的方式来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

我想,只要你愿意,只要你坚持,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

请不要低估自己,也请不要高估自己,用行动来证明吧!


我是轻舟,全职妈妈,网络写手

育儿,写作,读书……都可以来聊聊哦

如果有学古筝绘画的朋友来指点我,我会很开心的哈……

我在这里等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