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镜头背后】专家解析指导 | 照片会诊室 第一季 第3集

 落岸飞思 2016-12-28



 
 
 




执着的摄影人,手捧相机,心怀梦想,一路追梦。追梦路上,迷茫疑惑,遇到瓶颈无法突破自己?


把困扰发给我们,【镜头背后】专家大师为你会诊,建设性地评析存在问题,圆梦路上助你一臂之力!


【镜头背后】照片会诊室第二季即将开始!

图库科马上开张!


很多朋友都在申请各种图片库,希望将自己的照片通过更多的渠道销售出去,但是苦于通过率不高;还有很多朋友虽然通过审核,但是图片销售并不理想。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把照片发过来吧,让专家帮你解析。



照片会诊活动细则


  1. 每人限投一张照片。

  2. 照片长边大于2000相素并大于1M。

  3. 照片元数据信息描述清楚:机身、镜头、焦段、ISO、光圈、快门、拍摄时间等。

  4. 提供微信号、微信昵称、作品名称;简述照片构思宗旨,简单描述存在或困扰你的问题。

  5. 照片和文字发送至:jtbh_tphz@163.com 

    注:信息不全或不符合以上要求,将不予选评。

会诊第二季即将开始

欢迎大家踊跃参与

【镜头背后】会详细分析选中来片存在问题并建议解决方案。评析将在【镜头背后】公众号分次刊出,同时回复至投稿人邮箱。


无名


相机:Canon EOS 5D Mark III

镜头:70-200 F2.8

参数:光圈9,快门 1/500s,感光度100,焦距115

作品主要想表现晨光中飘渺的美感,让乡村和城市有一个对比,但图片修出来感觉差强人意,震撼力不够。

光拾点评

作者提出这张图震撼力不够,这个问题一般并不是后期的问题,而是前期,场景本身不够震撼。作者在后期提高饱和度和对比度的时候牺牲了不少细节,不知是否为体现飘渺的感觉故意为之。

针对这张图只能从宏观上提出一点建议:

  • 如果是相机JPG直出,前期拍摄时尽量保证白平衡正确,后期再进行风格化的处理。

  • 建议作者进行分区域处理,例如远处城市不够清晰就单独进行不清晰部分细节的强化,可以使用 Nik Collection 里 Color Efex Pro滤镜中的“详细提取滤镜”进行加强。

 

燕儿点评

两张对比,我更偏向于没有修过的那一张,比较清新一些,后期暖色太多了,对作者意图表达没有辅助作用,反而破坏了原图细节。因为前期没有表现出足够的细节,构图还需要考虑,表达不出作者意欲表达的城乡对比。 


桃源仙境

相机:尼康 D800e  

镜头:尼克尔24-70          

参数:光圈22,快门1/13s,感光度100,焦距31

南咖巴瓦峰下,第一缕晨光洒在索松村,光影下,雪山、桃花、村落,这雅鲁藏布江峡谷村落风光,宛如人间仙境。主要问题是光比大,雪山的细节和近景呈现不够。希望能够帮助修片,融入老师的想法。

光拾点评

不建议像作者这样直接发原片,而没有附上自己的尝试,这样就不方便给出针对性的建议,因为这只是张半成品。欢迎作者自己进行后期尝试,发给我们继续讨论。

原片是可用的图像,但是整体曝光量低,需要强行提亮阴影,画质会有一定的损失。


建议从所发现问题入手,光比大就压缩高光,提升阴影;雪山细节不够就分区域锐化,或者增加清晰度;第一缕晨光是亮点,就加强,例如增加饱和度,暖化等。


一步一步尝试,会得到自己满意的作品,尝试过程就是学习和进步的过程。


 

燕儿点评

风光摄影是孤独的,因为需要长时间的耐心追寻和等待。这张图前期欠缺,没有掌握好拍摄时机,没有光, 前景又太黑,如果不畏孤独,不怕等待,等阳光把雪山照红,出来的效果就会不同。如果作者拍摄时间仓促无法等到最好的时机,对这种大光比场景可以考虑用包围曝光的方式进行前期拍摄,分别保留亮部和暗部的细节,给后期处理提供更大的空间。


无名

相机:1Ds3  

镜头:24-70          

参数:光圈8,快门1/80s,感光度200,焦距52

湖北九宫山铜鼓包,本想拍日出,结果日出时山上大雾。这张照片是太阳已经升到一定高度后拍摄的。拍摄的时候没有考虑很多东西,只是觉得这样的构图不错想避开右侧的杂草,但是已到山崖边了,无法躲开。后期处理的时候,感觉这图蛮有国画感觉,去掉杂草和影响山体线条的几棵树,做了黑白。

问题诉求:因为色彩感觉调整不好,没有一个好的思路,所以偷懒做了黑白,想请老师看看做成彩色片应该怎么做。这个图片缺少色彩对比,按惯常思路加青色又感觉很奇怪,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光拾点评

首先,这张图确实适合处理成黑白,因为图片色彩信息本身相对单一,而山体和云雾又有水墨画的感觉,所以处理成黑白的成片更有意境。


如果勉强做成彩色,以下可以参考:

 

燕儿点评

这张作品的主要问题在于构图,天空单调,本来就不够吸引人,又占了过大的比例, 左右不平衡,近景比重较大且突出的情况下可以用远景配合,但此图没有。光拾后期之后虽然好了很多,但无法弥补前期构图上的不足。前期拍摄的时候需要再多做些考虑。


佛光普照

相机:Canon EOS 5DSR

镜头:11-24 F4L

参数:光圈5.6,快门 1/100s,感光度200,焦距11

拍摄于泰国清迈的契迪龙寺。当天通过天气软件观察会有雷阵雨,极端天气出大片,事实证明确实有彩虹,很激动,但是找不到合适的拍摄点。这所寺庙历史悠久,踩点发现只有通过照片中的角度才能表现寺庙的“残缺”美(寺庙经历过地震,崩塌了一部分)。太阳即将落山时,一缕金光从地平线打到寺庙的上方,正好凸显上方的金色雕像,同时整个寺庙在阴暗的天空下金碧辉煌。

存在问题:

  1. 前景有一尊佛像是否过于吸引视线。

  2. 寺庙顶部有几根细线,是否算是照片的瑕疵。

  3. 天空的细节感觉还是不太够。


光拾点评

作者对照片的认识挺清楚的,其实要不是看了照片的描述,我第一眼是真没注意到上面还有个小佛像。但是,若大佛像作前景与主体,又在阴影里,不够突出。另外,地面杂物、墙砖杂色都让画面显得不干净。

基于现有图片我提供以下处理建议:

  • 分区域调整,稍微提亮大佛像,同时压暗其周围阴影部分景物,降低大佛像后残破墙体的清晰度,适当锐化大佛像。总之就是让大佛像从背景中突出出来,成为真正的主体。

  • 橙色色相稍向右偏移,天空细节可以稍微用详细提取滤镜提取一些。地面、画面最左侧、最右侧和那些线,有条件的话可以抹掉。另外可以加一点点柔焦效果。

  • 前期也可以采用竖构图,因为除了佛像之外,两边的景物我认为可以去掉。


 

燕儿点评

把后面的小佛像作为主体有两点不妥:

  1. 小佛像太小,即使有光照过来,但如果不放大实在很难看清。

  2. 小佛像跟后面背景的颜色太相近,无法在画面中凸显出来。

拍照的时候什么样的物体适合做主体是我们要思考清楚的问题。如果这个场景再等一等,光线照到前面的佛像,采用低机位拍摄,取景时调整天空部分在画面中所占比例,同时寺庙表现更高大些,会不会更震撼一些呢?


彩虹

相机:Canon 70D

镜头:佳能新百微

参数:光圈8,快门1/800s,感光度125,焦距400

主要想表达在局部光线下体现的新疆大峡谷的明暗层次和色彩丰富。


存在问题:当调整明暗和色彩时,画面变脏了。整体的画面质感也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觉得边缘不够锐利。

光拾点评

这是一张展示颜色和明暗对比的照片,很有层次感,从完成程度来看,作者对明暗和颜色的把控和调整已经有了很好的技术基础。

画面脏的原因:


  1. 容易出现在提亮阴影的时候,佳能祖传传感器尤其突出;

  2. 容易出现在强化了不该强化尺度的细节时,例如过度/错误锐化或者错误的HDR效果。


想必作者画面中的脏是因为在拍摄时为了保证高光不溢出,向左曝光出图,后期提亮导致的。而当先天曝光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只好牺牲细节降噪,导致涂抹感。其实这张图并不算很脏,在细节和噪点的取舍上做得不错。问题的解决办法一般需要前期配合,比如大光比照片包围曝光拍摄多张,后期用蒙版混合;同一参数拍摄多张照片,后期平均值叠加增加照片信噪比等等。


建议作者多进行分区域调整的练习。具体到这张图中,天的上半部分和最下方的山体太暗了,提亮,或者直接剪裁;远处明亮的山峰亮得有些突兀,且分散人的注意力,建议稍稍压暗再提升下饱和度;前面这一块儿金黄色的光线是亮点,可以强化;云的阴影再提高;整体对比度可以再提高一些。


画面质感的提升推荐尝试Nik Collection里Color Efex Pro 滤镜中的“详细提取滤镜”和“淡对比度”。

 

燕儿点评

光拾讲得很全面了。这个片子在我看来色彩的纯度还是过高了一些,整个画面里充满了各种色彩,仿佛打翻了颜料瓶,反倒缺少了重点,可以尝试二次构图,有时候Less is more.


拾荒者

相机:Canon EOS 6D  

镜头:24-105mm      

参数:光圈4.5,快门1/200s,感光度800,焦距43

这是个可怜的老人,一大把岁数还为生计奔波。每天在工地收拾垃圾,虽然拿着微薄的工资,但老人活得有尊严,不随便接收我们施舍。这么冷的天气坚持做这份工。我是想用纪实的手法,捕捉这位老人饱经风霜的脸,和他想笑但是被严寒冻住绷着笑不出来的沧桑感。


存在问题:后期还是欠缺。其实老人眼里有泪水,没表现出来。

光拾点评

首先忍不住夸赞一下作者,老人脸上的笑我认为是这张照片特别值得肯定的一点。个人最不喜欢那种为了表现苦难强行制造苦难效果的照片,无论前期还是后期。

另外作者对于后期处理,特别是锐化这一块儿掌握得非常好,对老人脸上纹理的尺度把握十分合适。低饱和度的运用也十分合适。

作者在描述中写“每天在工地收拾垃圾,虽然拿着微薄的工资,但老人活得有尊严,不随便接收我们施舍。这么冷的天气坚持做这份工”等内容这张照片其实是表现不出来的。

现在此类照片非常多,这张照片的完成度十分不错,在此只提两个思路上的建议:

  1. 这张照片与其说是纪实手法,不如说更像单纯的人物肖像,交代的信息比较有限。如果作者想要讲故事,表现老人的不屈与尊严,不妨在镜头语言的使用上再多琢磨,例如正面拍摄是否合适?侧光会不会更能表现主题?老人是否需要直视镜头?什么角度拍摄才更能体现老人的性格?想想肖全拍的姜文,一个仰拍镜头把姜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2. 如果喜欢这种相对客观的拍摄手法,强烈建议拍成组照。单个的肖像扩展到一组肖像,所能表达的情感和蕴含的信息会丰富很多。

另外,这张照片不妨再进行剪裁,将画面收紧在老人的上半身,这样可以更加突出老人的面部表情,以及作者提到的眼神和泪水。


 

燕儿点评

作为人像作品的话,我觉得作者前后期的功力不错,这个片子处理得很好,老人家脸上的沧桑表现出来了,类似光拾的感觉:笑容下的沧桑可以打动人心。但如果作为纪实摄影,需要更多的环境表现交代,需要故事感的画面信息来表达作者现在用文字表达的内容。


感谢提供本期照片的摄友:

麦秸,captain,汪海波、穆凯,隐曜,微波炉烤熊

祝大家越拍越好!


点评老师简介

 

光拾

一个键盘水平远超摄影水平而无心写段子的风光摄影师。

最爱伪装成周末天文爱好者而睡眠不足。

重度强迫癌,懒入膏肓。

年久失更的图博和公众号:http://mclight.lofter.com

mclightstudio


 

燕儿

【镜头背后】创始人,旅居美国,自由摄影爱好者。作品数度发表于中外杂志,《Digital SLR Photography》2016值得关注摄影师, 被誉为“程序员秒杀职业摄影师”。

妈妈、妻子和软件工程师, 为拍摄女儿成长爱上摄影,因酷爱户外迷上风光。工作生活之余独自穿行创作于峰峦湖海之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