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朦胧资鉴录(一八五)

 朦胧斋主人 2016-12-28
朦胧资鉴录(一八五)

>>编者:严明军(号:朦胧斋主人)

20161228资鉴第一百八十五卷:

1244元618年春,正月,丁未朔,隋恭帝诏唐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唐王既克长安,以书谕诸郡县,于是东自商洛,南尽巴、蜀,郡县长吏及盗贼渠帅、氏、羌酋长,争遣子弟入见请降,有司复书,日以百数。
@@朦胧语: 文武兼备,双线突击!以武攻取长安后,则以文搏取天下心,归附者络绎不绝,气候日甚!
1245 至旦,孟秉以甲骑迎化及,化及战栗不能言,人有来谒之者,但俯首据鞍称罪过。化及至城门,德戡迎谒,引入朝堂,号为丞相。裴虔通谓帝曰:“百官悉在朝堂,陛下须亲出慰劳。”进其从骑,逼帝乘之;帝嫌其鞍勒弊,更易新者,乃乘之。虔通执辔挟刀出宫门,贼徒喜噪动地。化及扬言曰:“何用持此物出,亟还与手。”帝问:“世基何在?”贼党马文举曰:“已枭首矣!”于是引帝还至寝殿,虔通、德戡等拔白刃侍立。帝叹曰:“我何罪至此?”文举曰:“陛下违弃宗庙,巡游不息,外勤征讨,内极奢淫,使丁壮尽于矢刃,女弱填于沟壑,四民丧业,盗贼蜂起;专任佞谀,饰非拒谏:何谓无罪!”帝曰:“我实负百姓;至于尔辈,荣禄兼极,何乃如是!今日之事,孰为首邪?”德戡曰:“溥天同怨,何止一人!”化及又使封德彝数帝罪,帝曰:“卿乃士人,何为亦尔?”德彝赧然而退。帝爱子赵 王杲,年十二,在帝侧,号恸不已,虔通斩之,血溅御服。贼欲弑帝,帝曰:“天子死自有法,何得加以锋刃!取鸩酒来!”文举等不许,使令狐行达顿帝令坐。帝自解练巾授行达,缢杀之。初,帝自知必及于难,常以罂贮毒药自随,谓所幸诸姬曰:“若贼至,汝曹当先饮之,然后我饮。”及乱,顾索药,左右皆逃散,竟不能得。萧后与宫人撤漆床板为小棺,与赵王杲同殡于西院流珠堂。
@@朦胧语: 隋炀帝被宇文化及谋杀,令狐行达用杨广从自己身上解下来的腰带给活活地绞死了。杨广一直准备着喝毒酒而死,死前也提出了这个申请,可是没有人同意,一个皇帝连自己选择一个死法的权利都被剥夺了,活该!不是你想怎么死就怎么死,而是由宇文化及说了算。但老实讲,宇文化及不是个处变不惊的人,充其量也不过就是一个胆小如鼠的刽子手而已。
1246 戊辰,隋恭帝诏以十郡益唐国,仍以唐王为相国,总百揆,唐国置丞相以下官,又叫九锡。王谓僚属曰:“此谄谀者所为耳。孤秉大政而自加宠锡,可乎!必若循魏、晋之迹,彼皆繁文伪饰,欺天这罔人;考其实不及五霸,而求名欲过三王,此孤常所非笑,窃亦耻之。”或曰:“历代所行,亦何可废!”王曰:“尧、舜、汤、武,各因其时,取与异道,皆推其至诚以应天顺人,未闻夏、商之末必效唐、虞之禅也。若使少帝有知,必不肯为;若其无知,孤自尊而饰让,平生素心所不为也。”但改丞相为相国府,其九锡殊礼,皆归之有司。
@@朦胧语: 李渊这个观点很对嘛!凡九锡之人必篡权,而自加九锡而后夺权,假仁假义,争名护誉,从魏晋南北朝以都是如此,太假打了!假得不能再假了!为李渊今反封九锡点赞!
1247 炀帝凶问至长安,唐王哭之恸,曰:“吾北面事人,失道不能救,敢忘哀乎!”五月 戊午,隋恭帝禅位于唐,逊居代邸。甲子,唐王即皇帝位于太极殿,遣刑部尚书萧造告天于南郊,大赦 ,改元。罢郡,置州,以太守为刺史。推五运为土德,色尚黄。
@@朦胧语: 人生在世全靠演技!李渊是个十分优秀的演员,听说杨广死了,还假巴意思地哭了一回丧,其实其心里面高兴得要命,这只是剧情需要,哭来别人看的。杨广一死,恭帝禅位,李渊坐上了皇位。不需要加九锡也照样当皇帝,这就是李渊的真霸之道!
1248 壬申,命裴寂、刘文静等修定律令。置国子、太学、四门生,合三百余员,郡县学亦各置生员。
@@朦胧语: 隋文帝杨坚当初把学校撤了,李渊执政后重新建立各个层次的学校,这就是一亡一兴的根本之一。任何一个政权都要靠人才,人才虽可自学成才,但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才要靠学校培养。人才兴则国家兴,人才败则国家败!
1249 东都闻宇文化及西来,上下震惧。有盖琮者,上疏请说李密与之合势拒化及。元文都谓卢楚等曰:“今雠耻未雪而兵力不足,若赦密罪使击化及,两贼自斗,吾徐承其弊。化及既破,密兵亦疲; 又其将士利吾官赏,易可离间,并密亦可擒也。”楚等皆以为然,即以琮为通直散骑常侍,赍敕书赐密。 时密与东都相持日久,又东拒化及,常畏东都议其后,见盖琮至,大喜,遂上表乞降,请讨灭化及以赎罪,送所获雄武郎将于洪建,遣元帅府记室参军李俭、上开府徐师誉等入见。皇泰主命戮洪建于左掖门外,如斛斯政之法。元文都等以密降为诚实,盛饰宾馆于宣仁门东。皇泰主引见俭等,以俭为司农卿,师誉为尚书右丞,使具导从,列铙吹,还馆,玉帛酒馔,中使相望。册拜密太尉、尚书令、东南道大行台行军元帅、魏国公,令先平化及,然后入朝辅政。以徐世为右武候大将军。仍下诏称密忠款,且曰:“其用兵机略,一禀魏公节度。”
@@朦胧语: 盖琮之计,不失为上策。可憎可怜的李密,真还中计了,而且乐于投降于杨氏政权,不可理喻啊!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先前当义军,而今做降臣,自己编造的谣言没有应在自己身上,反倒成全帮助了李渊,桃李子啊桃李子,最终还是没有逃离杨氏政权,卑鄙!
※※编者QQ:1085290960。邮箱:yanba1973@163.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