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有哪些表现?
1.消化系统表现 (1)腹泻 大多数患者有腹泻,这是由于大肠黏膜对钠、水吸收障碍、结肠运动功能失常以及黏液细胞层受损导致血清渗出及细胞外液进入结肠所致,其中大肠黏膜对水和盐的吸收障碍,是导致腹泻的主要原因。腹泻的程度轻重不一,轻者每日排便3~4次或腹泻与便秘交替,重者每日可达10~30次。 (2)血便、黏液脓血便 多数患者都是因为出现了这些表现而前来看病的,故应予以重视。其发生原因为肠黏膜广泛充血、水肿、糜烂、黏膜剥脱、坏死及炎性渗出。部分病人便鲜血,血液与大便分开或附于大便表面,容易误为是痔疮;大部分病人血液与粪便或黏液、脓液混合。少数出血量大的可排出血凝块。 (3)腹痛 多为阵发性痉挛性疼痛,部位常位于左侧腹和下腹部。腹痛出现时常感觉便意,排便后疼痛可暂时缓解。腹痛引起的原因可能与病变肠管平滑肌痉挛、浆膜炎症或结肠动力紊乱有关。 (4)里急后重 当直肠受累严重时,可出现这种症状,而直肠受炎症刺激,还可有骶部不适。发生原因是由于发炎的直肠顺应性降低及储存粪便能力丧失所致。排出的粪便多为混有大量黏液的糊状便,多带有脓血。 (5)其他症状 有些病人有上腹饱胀不适、嗳气、纳差、恶心、呕吐等症状。常当胃病治疗,效果自然不好。 (6)体征 病情为轻型的甚至中型患者多无阳性体征,部分病人受累肠段可有轻度压痛。直肠指检有时可感觉黏膜肿胀、肛管触痛,指套有血迹。重型和急性暴发可有鼓肠、腹肌紧张、腹部压痛和(或)反跳痛。有的病人可触及痉挛或肠壁增厚的乙状结肠或降结肠。 2.全身表现 多发生于中型或重型患者,可有发热、消瘦、低蛋白血症、贫血等表现。 3.肠外表现 在我国,溃疡性结肠炎主要以消化系统表现为主,有统计显示,肠外表现发生率为5%~6%,远低于国外为40%~50%,这可能主要与我国以轻型病例为主有关。常见的肠外表现有骨关节病变、皮肤病变、眼病、肝胆疾病等。 4.并发症 可出现局部和全身并发症。 (1)大量便血 便血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常见症状之一。大量便血是指短时间内肠道大量出血,伴有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和血红蛋白降低,需要输血治疗来缓解病情。 (2)中毒性巨结肠 是溃疡性结肠炎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多发生在重型、暴发型、全结肠炎的患者。据报道,国外发生率为1.6%~13%;国内则少见,有报道为2.6%。其死亡率可高达11%。这是由于严重的炎症波及结肠肌层及肌间神经丛,破坏了正常肠道的神经与肌肉调节机制,以致肠壁张力低下,呈节段麻痹,肠内容物和气体大量积聚,从而引起急性结肠扩张,肠壁变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