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齐老师学拍照 入门篇14: 深入认识相机的基本功能之曝光篇 中

 百合仔 2016-12-28

上节课里,我们初步了解现代照相机里都普遍具有3种测光模式。它们分别是: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点测光,多分区权衡测光

今天我就开始指导大家怎样使用这3种最基本的测光模式。

说来也巧,前几天在徕卡SL的体验分享会上巧遇了一位读者。其实他是一位真正资深的摄影隐士。他谈到自己几十年的拍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曝光。看似现代相机能提供完全自动的曝光,但是曝光的轻微差异对画面质量的影响依然非常大。我深刻地认同这一点。这也坚定了我将测光和曝光控制放在最首要的位置来讨论的决心。

上面这幅图,我使用的是多分区权衡式测光模式。这种模式在有些相机上会标注为“多重”、“多区域”、“分区”测光模式。其实它们都是一个概念。请不必感到疑惑。

这幅照片的特点是:光线来自拍摄方向的侧、逆方向。俗称:测逆光。也就是说光线相对比较平均地散布在景物上,相机内没有某点过亮或过暗的区域,同时景物的反光也比较平均。这时可以放心地使用多分区权衡式测光模式。相机内部电脑的数据库基本可以很轻松地判断出您在拍摄风光型的景物。因此电脑给出的测光结果往往会非常准确。您所需要做的仅仅是使用光圈优先模式曝光模式,人为决定一个光圈,快门速度让相机根据测光结果给到一个自动值。这里,我也没有使用丝毫曝光补偿。

在这里我需要突出红叶,因此选择了最大光圈进行拍摄,快门速度就完全交给相机决定了。关于曝光模式在接下来的课文里会讲到。这里请您重点理解好测光的模式就可以。

当然,上图这样的画面,交给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模式也可以胜利地完成。但是在无特殊光线条件、无特殊反差景物的条件下,我还是建议大家相信相机的数据库,采用多分区权衡式测光模式更为保险。

 

 去海外旅行,在国家航天馆的室内拍摄的这幅照片,是一幅典型的留念照。我想通常情况下我们拍这种照片的比例是最高的。在有充分室内照明的环境下,依然建议您优先使用多分区权衡式测光模式,且基本不需要做任何曝光补偿。您很轻松就可以得到一幅明亮、色彩艳丽的留影。

记得,必须是顺光下! 且有充分照明的条件下!

为了向大家进一步说明曝光准确度对画面产生的影响,我特地去上海嘉定的著名景点秋霞圃验证一番。

在这里我使用了一部非常高级的相机,配备了一支16-18-21mm三段式超广角镜头。大家是否还记得我上节课在视频最后那段话。镜头视角的变化对测光结果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广角镜头最难掌握测光的准确度。因此我特地准备了一支超广角镜头,在本文中我基本只使用它视角最广阔的那一端来拍摄。

在这里我先补充一段信息。就是数码相机的灰阶。

什么又是灰阶呢?通常来说,液晶屏幕上人们肉眼所见的一个点,即一个像素,它是由红、绿、蓝(RGB)三原色组成的。每一个基色,其背后的光源都可以显现 出不同的亮度级别。而灰阶代表了由最暗到最亮之间不同亮度的层次级别。把三基色每一个颜色从纯色(如纯红)不断变暗到黑的过程中的变化级别划分成为色彩的 灰阶,并用数字表示,就是最常见的色彩存储原理。这中间层级越多,所能够呈现的画面效果也就越细腻。以8bit 为例,我们就称之为256灰阶。 

其实现在的数码相机和电脑显示屏也就只能记录和显示256级灰阶。不论明暗,都只有256级。

可是现实世界里的明暗哪里只有256级,事实要比256大得多。但是记录的灰阶只有256级。对于很明亮的部位,如果不降低曝光量,它就超过了最高的第256级,将被记录成纯白色。对于很暗的暗部,如果不增加曝光量,那么它就低于了最低的1级,将被记录成纯黑。

请跟我到现实世界中来逛一圈。

我首先使用这部相机的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模式拍摄一张。大家会发现,这张照片的曝光可以说是基本准确的,但是似乎发暗了那么一点。我个人认为这幅照片是属于曝光不足的那种。大家可以仔细看下面截图中秀出来的具体曝光数据。

 

 

我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目标拍摄是有道理的。这个景点里有亭子,亭子里面和光线和室外的光线有很大的差别。

中央重点测光虽然以中心区域为重点考虑,但是毕竟亭子室内所占的画面比重不大,而室外的景物占据了绝大部分的画面,因此测光的结果还是以室外景物的反射光线为主来考虑的。因此最终结果是曝光基本正确(总体还是有些偏曝光不足),室内部分曝光不足。

 

接下来,我站在同样的位置,使用点测光又拍摄了一张,点测光对准的区域正是亭子室内的部分。结果这幅照片明显曝光过度了。但是请大家注意,亭子室内的曝光是正确的,因此亭子内部的细节清晰可见。这个例子说明点测光的选择性很强。您选择那个局部区域测光,曝光就是以哪一部分为准。而实际景物当中的光线分布千差万别,如果没有一定的拍摄经验,真的很难进行选择。大家再跟我看一个例子。

 这幅照片是我采用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模式拍摄的。大家看到,室内部分明显太暗了。

上面,我再次将这幅图的曝光数据贴出来。

接下来我转换到多区域权衡测光模式(在我的这台相机上厂家称之为“多点”,大家不要误解)

相机在多区域权衡测光模式下工作时,基本能猜到我拍摄的场景,并做出一个准确的、中性的测光结果。

 

在这里我进行一下阶段性的总结:

初学者最好把相机的测光模式永远置于多区域权衡测光模式。这样可以基本保证测光的准确性。不论如何,掏出相机,先把画面拍下来。这样做可以保证最精彩的画面不会因为技术性失误而错失。

大家可能也注意到我选择拍摄地点的一个特性,那就是我总选择有室内的地方给大家演示。其实我的选择是:同时选择有室内和室外光线的场景给大家做演示。这是因为室内的光线与室外的光线亮度极差很大。有没有办法同时兼顾呢?按照传统的做法是没有办法协调。能够象上图一样兼顾好已经很不容易。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有一种HDR(高动态范围)的处理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在今后的中级课程里会重点介绍如何玩HDR。

有些玩过摄影的朋友会提醒我,为什么没有讲到逆光时对测光系统的影响?为什么没有讲到曝光补偿?

大家看看上面这张照片,就是在大角度侧逆光的时候拍人像。如果按照传统的纽约摄影教程来讲,肯定会说需要使用曝光补偿。但是偏偏我在拍摄的时候没有使用任何曝光补偿,画面也不是好好的。虽然算不上曝光非常精准,对焦也不算准(毕竟我不是在拍商业片),但是也算落在曝光准确的范围内。接下来,我使用自己的理解来好好说说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的起源:

曝光补偿与早期的自动测光系统一起诞生。因为画面中的景物千差万别,因此测光系统常常受到欺骗而做出失误的曝光选择。比如一个典型的例子,拍摄逆光人像的时候,光线大量入射到相机中,相机以为光线强烈而自动减少曝光量。这时候就需要使用曝光补偿来来人为地纠正错误。现代的相机中绝大部分保留了这个功能。

可是我不用曝光补偿却为什么没有问题呢?因为科技在进步,多区域的权衡测光系统已经猜到了拍摄场景,早就在程序内自动补偿好了。如果您还按照1980年代的思路去做曝光补偿,得到的照片肯定就有偏差了。

曝光与色彩的关系:

大家看过上面的照片,也会注意到曝光与色彩饱和度之间的关系。曝光过度,色彩饱和度下降,画面细节严重消失。曝光不足,色彩饱和度提升,细节保留度比曝光过度要好,画面噪声(噪点)增加。

为什么保留曝光补偿功能,以及我对曝光补偿的理解:

1.应付仍然存在的极端环境。我多次说了,实际景物千差万别。因此没有一个1、2、3的简易方法可以解决摄影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受制于技术的限制,相机电脑人工智能再先进,也没有把所有情况都考虑进去,因此目前还需要保留曝光补偿。有可能过不了几年,人工智能技术就会有更大的进步。这点我只是针对现在的状况讲的。

2.实际上曝光对色彩和细节都有很大影响。大家仔细回到这篇文章的开头,我与老先生的交流。其实我们对曝光的共同认识就是针对这一点。如我在第一篇所说,摄影需要回到原点。看似很简单、看似全自动的曝光正是摄影的原点之一。通过曝光补偿,资深的摄影人可以通过控制曝光来掌握色彩的微妙变化。

在拍摄上图的时候,我想表达春天百花绽放的气氛,因此略微将曝光控制得过度一些。

 

反过来,为了表现花朵的饱满艳丽,我故意减少了一些曝光。上面这2幅照片是在同一地点拍摄。我使用的是点测光模式。如果是初学者想这样做,就可以使用曝光补偿模式。不过曝光的增减量,也就是在+/-1挡之内的微妙调节。这个对比就是说明曝光控制的妙处。

曝光补偿我认为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轻微补偿相机本身的缺陷。其实每台相机都有差异(业余级别的相机尤其容易遇到),有些相机天生曝光偏向过度(这种情况其实比较多存在的),有些相机曝光天生偏向不足。我建议大家多关注一下自己相机的特性,也可以安排和朋友的相机比较一下。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将曝光补偿长期设置在某个挡位。一般+1/3档或-1/3档就足够了。

有时候,很多资深的摄影人也喜欢长时间将曝光补偿设置在某个挡位。比如我吧,曾经有段时间,我就一直放在-1/3档,以取得更高的色彩饱和度。

必要时,使用包围曝光或HDR

所谓包围曝光,就是以一个测光结果为基准,按照1/3档递增拍摄几张,再按照1/3档减少曝光拍摄几张。包围曝光大部分相机上都有自动设置,由相机自行完成。我比较喜欢调到手动曝光模式,自己慢慢调。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在LCDD屏幕上慢慢看,知道选中满意的曝光组合。所谓HDR就是将包围曝光的结果自动合成成一幅曝光完美的照片。

 

我最后将经验总结成一首打油诗,供大家参考:

分区测光最先进,平时常置不要忘,

亮度平均最放心,测光结果顶准确,

广角镜头角度大,注意画中亮和暗,

曝光补偿勿滥用,调整饱和需要它,

级别不超三分二,

曝光不足不可怕、最忌曝光亮过头,

靠近窗口要小心,室内室外级差大,

电脑屏幕非常亮,可以开灯来平衡,

手动曝光需保留,慢慢调校最优化。

 

有没有平均测光模式?

有的。只出现在真正的专业级相机上。原因很简单,测光元件很难平均测量画面亮度,一般的元件都只对靠近的部分更敏感,这个原理就如同灯光将近距离照得亮、将远距离照得暗是一样的。因此只有极少数专业相机能提供真正意义上的平均测光。

 

为什么有些几千元即可买到的相机中的菜单里标注着“平均测光”?

其实那就是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模式。中文翻译者只懂语言、不懂照相机原理而引起的误解。 

 

课后作业:

1. 使用相机对着近窗口的室内测光(可以使用点测光模式,或者靠近被摄物体将物体充满整个画面),可以测量灰卡,也可以测量肤色。记录测光结果。

随后,每退后1米,进行测光,记录测光结果。 

 

2. 对准电脑屏幕测光(可以使用点测光模式,或者靠近被摄物体将物体充满整个画面), 记录测光结果。 再对准电脑边的景物测光,并记录测光结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