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在1-3月怀孕,因为秋天出生的宝宝比较笨?

 昵称179287 2016-12-28
                     骨骼改变可见颅骨软化(6个月内婴儿),方头,手(足)镯,肋串珠,肋软骨沟,鸡胸,O型腿或X型腿等体征。  除此之外:缺乏维生素D还会引发手足搐搦症,以腕、踝关节剧烈屈曲、肌肉痉挛为特征,可伴喉痉挛、惊厥。

秋天出生的宝宝比较笨

先别扔拖鞋,是TA搞的鬼~

  据俄罗斯“纽带”新闻网8月24日消息,英国科学家称,女性不宜在1-3月怀孕,因为秋天出生的孩子将来在学习上会有困难。维生素D是在太阳光的作用下合成的,而秋冬季节的阳光不够充足,而且室外活动较少。正因如此,出生在秋冬季节的孩子可能缺乏维生素D。

  在做出该结论之前,科学家分析了在2006-2011年间收集的80多万名苏格兰儿童的学业成绩统计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出生在秋季的孩子的学习成绩比其他同龄人要低7.6%。

  这个理论虽然还没有服众,却引发了我们对维生素D重要性的思考。婴幼儿缺乏维生素D会不会影响我们的智商尚无定论,但是肯定会让宝宝长得不是很好看,因为缺乏维生素D会引发佝偻症。

  图一

  图二

  看到宝宝的头方了,妈妈的心也“方”了

  大数据:在20世纪,北欧和美国佝偻病发病率高,政府出台政策补充维生素D后,情况明显下降,但在发展中国家仍是一个问题。在中国,北方佝偻病的发病率比南方高,这和区域性的光照不足也有关系。

  北方的妈妈吓了一跳,深深倒吸了一口雾霾

  佝偻病佝偻病,是由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前期不注意会继续恶化下去,同时它也是自限性的,晒太阳有助于预防。

  佝偻病不同时期症状不同佝偻病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分期,妈妈不注意观察的话,很容易断送了宝宝的飒爽英姿。

  图三

  初期多见于婴儿(特别是6个月内)。夜惊、多汗、烦躁不安等,枕秃较常见(但这并不是佝偻病所特有的症状,也就是别的疾病或问题也会有这个症状)。

  激期常见于3个月至2岁的小儿。有明显的夜惊、多汗、烦躁不安等症状。骨骼改变可见颅骨软化(6个月内婴儿),方头,手(足)镯,肋串珠,肋软骨沟,鸡胸,O型腿或X型腿等体征。(见上图2)

  恢复期初期或活动期经晒太阳或维生素D治疗后症状消失,体征逐渐减轻、恢复。

  后遗症期 经治疗或自然恢复,症状消失,骨骼改变不再进展,可留有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多见于3岁以后的儿童。X线及血生化检查正常。

  观察到初期症状时,建议妈妈可以带宝宝查一下微量元素做一下排查,正确的诊断必须根据维生素D缺乏的病因、临床表现、血生化及骨骼X线的检查。

  除此之外:缺乏维生素D还会引发手足搐搦症,以腕、踝关节剧烈屈曲、肌肉痉挛为特征,可伴喉痉挛、惊厥。

  为什么偏偏我的宝宝会缺乏维生素D?婴儿体内维生素D的来源有三个途径,只有了解这三个途径,我们才能弄明白宝宝会缺乏维生素D的原因。

  母体-胎儿的转运:胎儿可以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维生素D,如果母体有充足的维生素D供应宝宝,就能满足出生后一段时间的生长需要。

  食物中的维生素D:天然食物含维生素D少,母乳含量少,谷物、蔬菜、水果不含维生素D。但婴幼儿可以从配方奶粉和米粉等强化的维生素D食物中获取。添加辅食之后,可以从鱼类、鸡蛋黄等获取,但含量也不多。

  皮肤光照合成:暴露在阳光下,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人体皮肤,皮肤自身合成维生素D。长期在室内、或处于常年阴雨的区域,缺乏维生素D的几率会增高。

  小结:出生之后,母体缺乏维生素D或婴幼儿光照不足是缺乏维生素D的主要原因。

  Q:为什么缺乏维生素D会引发佝偻病?

  缺乏维生素D,影响肠道对钙的吸收,造成骨矿化受阻,最终形成佝偻病。

  Q:如何预防维生素D的缺乏?

  阳光照射和生理剂量维生素D400国际单位可防治佝偻病。但实际的剂量要根据宝宝是否为母乳喂养、配方奶粉喂养做调整。

  孕期:孕妈妈应经常户外活动,进食富含钙、磷、维生素D以及其他营养素的食物,补充8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

  婴幼儿期:出生一个月以后,可坚持户外活动,为避免晒伤宝宝,(以深圳地区为例)时间段夏天应选择在上午10之前或下午4点之后,冬天选择在早上10点到11点(不要超过11点!),下午选择在2点到3点之间比较合适,同时暴露脸部和手部。

  2013年出版的《中国国家处方集(化学药品与生物制品卷-儿童版)》维生素D【用法用量】规定:

  (1)预防维生素D缺乏:母乳喂养者每日口服补充400—800IU;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每日口服800—1000IU,三个月后改为每日400IU。

  (2)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每日口服2000—4000IU,一个月后改为400IU。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