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孩子终生受益的3种礼仪,越早学会越好!

 OBNAP 2016-12-29



有些知识书本里没有,但孩子却必须学会,比如一些基本的礼仪常识。

 

老师不会专门给孩子讲解这些礼节,但会与不会却能影响孩子的一生,讲礼貌的孩子身心健康,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更受欢迎,学习成绩也更好。

 

以下这3种最基本但却最重要的礼仪是我们必须要教给孩子的,越早学会,受益越早!


餐桌上的礼仪


世界顶级礼仪大师威廉·汉森说:“善于观察的人,一顿饭的功夫,便可知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样、你的教育背景如何。”

 



一个人餐桌礼上的礼仪,与他自小所受的家庭教育密切相关,餐桌礼仪差的人,首先反映的不是个人习惯,而是家庭素养。孩子应当掌握以下几点餐桌礼仪:

长辈优先


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家长们务必为孩子做好示范,如请长辈先入座,让长辈先动筷,鼓励孩子给长辈盛饭。

坐正坐直


有的孩子吃饭时歪歪扭扭,要么躺在椅子里,要么趴在桌上,这样不仅形象不好,而且会影响消化。告诫孩子别用筷子敲击盘子或碗。

不要翻菜


不要为了挑自己喜欢吃的菜而在盘子里翻来翻去,或者把自己喜欢吃的全都霸占,把不好的留给别人,这会显得很自私。

不喧哗


教育孩子不要大声喧哗;嚼饭时尽量闭着嘴;不能狼吞虎咽,也不要含着饭跟别人讲话;喝汤等汤凉了再喝。

不要在吃饭时做别的事情 


提醒孩子,不要一边吃饭一边玩玩具,也不要在吃饭时看电视。当然,爸爸妈妈要先做好榜样,吃饭时就要放下手机。

帮忙收拾餐具 


孩子作为家庭成员之一,理应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饭后帮大人清理餐桌、收拾碗筷,或者帮助洗碗。

 


与人交往的礼仪
去亲戚家做客 


未经主人允许,不要随意乱跑、乱翻东西,而是要由主人带着参观。

 

一定要告诉孩子,不能看见别人家有好吃的,就拿过来擅自吃掉,这样非常没礼貌。

 

不管主人的饭菜是否合口味,都要衷心地感谢他的款待,用餐完毕,可以帮主人一起收拾餐桌。

 


与人交谈 


待人友善,保持微笑,微笑是世界的通行证,良好的亲和力会帮助孩子拥有好人缘。

 

和别人说话时,正视对方的眼睛,声音适中,不能嘀嘀咕咕,让人听不清,也不能太大声,在讲事情前,最好先叫尊称或名字。

 

尤其是对于长辈,不能直呼其名,要用尊称。

 

大人在交谈或者打电话的时候,不要在一旁大喊大叫,更不能试图打断,如果不是特别紧急的事情,就等别人说完了再说。

文明用语  


看见认识的人,主动打招呼,“早上好!”、“您好”。道歉要及时,“对不起,请原谅!”。受到别人的帮助时要主动说“谢谢!”

 

公共场合的礼仪
懂得谦让


懂得谦让 遵守秩序,自觉排队,不挤,不抢。自己喜欢的游乐设施不能霸占太久,要让排在后面的小朋友也有机会玩。

不制造噪音


在公共场合,保持安静是文明的表现,尤其是在电影院、图书馆、医院等地方。

爱护公物


爱护公共设施、文物古迹,不随意涂鸦,还要爱护环境、爱惜花草树木。

 


不可随地坐卧


告诉孩子不要随意钻到桌子下面,也不要随意站在或者横躺在公共座椅上。

 

 



   

插图:在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