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忠言逆耳(九)

 江苏常熟老李 2016-12-29

     前面我们讨论过,在公开披露的技术分析技法中,一部分,不对应该说绝大部分都是一种用于过后总结的。即学其技法,在盘后或者说行情已成定局时看,其技术面是相当完美的,但是在当时却是很让人发晕的。很多朋友只能总结为自身习艺不精,需要再下苦功,追求所谓的“盘感”。

     其实不然,这不是下苦功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技术本身的问题,因为你学的那一套,是股评家、砖家、名博、大师等神棍专用于过后总结,讲解给大众听的。实则为一种纸上谈兵之法,真正应用于实践,会有很多的问题。

     一、画线论

     画线可以说是除了技术指标外,一些专家用得最多的方法了,列出一幅图出来,然后左右上下刷刷几条线,接着告诉你,这几条线的什么支撑和压力之类云云。

     我们知道,画线分析,的确有一定的辅助功能,例如经典的切线理论中的趋势线、黄金分割、百分比、江恩角度线等等,尤其是趋势线,应用量最为广泛,也是实盘中用得最多的。

      因为趋势线简单、直观,可以辅助于任何分析技法。一条向上的线或是一条向下的线,就画出了一段时间内的趋势走向,为什么可以这么样呢?答案其实很简单的,K线图是一个以价格和时间为横纵坐标画出来的,如果我们去掉时间坐标,只留价格坐标,就会发现,这条趋势线,实际上是一条垂直线。

      正因为它简单实用,所以看盘时,很多人都习惯,先画上几条,然而因K线间的波动起伏关系,就能依两点连结出很多条线,最终弄得整个盘面如果结网一样的,只看到的是线条,看不清K线了。注意这是一些神棍大师传出来的神技,画得如同网格一般,到底该如何看,恐怕自己都会犯晕。

      技术分析的目的是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把模糊的东西明朗化,即排除一些干扰的因素,最终得出结论,而不是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原本清爽的盘面,一定要整得织布一样的,牛股虽牛,但不是牛郎放的牛,不需要为了抓牛股去做织女!!

      究竟趋势线道底画多少条才合适呢?根据道氏理论,趋势分为三种,即主要趋势、次级趋势势和小型趋势。那么趋势线只要三条就足矣,三条画出三种趋势的走向就可以了,完全没有必要画得象织网一样的,来显神秘感,其实那不是神秘了,而是有些不成熟感。

      接下来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只是辅助分析用的呢?因为它虽然直观,但是需要行情走出来了才能画的,行情没走出来之前,凭空画不了,或者纵然先画了,也会根据走势不断去修正,最后行情成定局了,那种标准的线图才会呈现在我们眼前。换言之,它较适用于对过后行情的总结性分析。

      请记住:行情是走出来的,不是画出来的!

      这种走出来之后再画出来,讲解给大家听的,是一些神棍专用的过后总结法,细心的朋友会发现,这是行情已经完结了的结果,如果把K线图放大看局部,就会发现这条最终成型的线,需要多次的修正,那么在修正的时候,就会遇到很多实际操作的问题,并不是过后看,一条线,不破线就可以一直持有,美其名曰:长线操作。

      的确长线是沿一条中长期趋势线在运行的,但是它是需要走完了,才能知道,在当时,仅凭这么一画就知道能不能走出这么一个长线行情出来。是不可能做到的,这需要其它的技术面去综合研判。

      实盘中很多所谓的支撑线和压力线,其实如同黑暗中的光线,看似一条很美的线,但是它实际上根本不是线,更不要论什么阻力和支撑力了。因为它向上一穿越,或是向下一破位,这条线就需要修改了。

      黄金分割线,大概是因为名字里有黄金二字吧,较吸引人眼球,用的人也挺多的,尤其是看修正时,就会先画上再论。

      实践中,黄金分割线的确有一定的参考性,但是它始终是死的,有时候会准得吓人,当然错得离谱的时候,也是常发生的。准确率并不如意,此问题在百分比线中一样存在。

      所以,切线分析,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方法,不能机械式地去按线操作,并不是破那个线了就一定玩完,而碰那条线了就一定得到支撑或压力。实盘中很多线根本不需要画,目测一下就知的,如趋势三条线,一眼可以看出来的,黄金分割或百分比线这个看一下大概的比例也是可以目测出来的。不需要如线中标出的数值那么精确,因为根本精确不出来。关于这个详细的在拙作《教你画线分析》中已经详述,在此不再展开。

      二、涨幅榜论

      很多人因为有急攻近利的心理在作怪,再加上一些所谓的短线大神的秘技,盘中盯得最多的就是大阳线或涨停板;有的甚至美其名曰,专门打板操作。盘中盯得最多的就涨幅榜了。

      涨幅榜的确有一定的参考性,例如我们看前涨幅榜前面(第一页)涨幅最大的个股板块,若同类板块出现的多,可以肯定,此板块为热点,至少为当期的热点;若板块散乱,那么可以得出初步结论,热点不现,或者是散乱。

      很可惜,很多朋友盘中只会看涨幅榜,而不会看参考性很强的跌幅榜。若大盘下跌,而跌幅榜首页并没有出现集中的大幅下跌,可以初步判断,此下跌杀伤力并不强;相应地,若大盘下跌,跌幅榜首页出现连续跌停或超5%以上跌幅的,可以初步判断这是一种有杀伤力的下跌,要注意避风险了;同时,若同一类板块较集中排在跌幅榜前面,可以断定,此板块上涨终结了,持有的需及时撤退。

      当然有很多朋友并没有这么分析地去看涨跌幅榜,而是被一些神棍的影响,眼里只看到涨在前面的几支股,要是没抓住,就会吹胡子瞪眼了,甚至骂街……

       我们知道,并非是所有的大阳线或涨停都具备操作性的,在大势不好时,很多都只是一日疯行情,追高买入,次日一低开就是死路一条。

       另外股价在上升过程中,会是一波三折的,很少股会一直大阳线或涨停到底的,注意这种不是没有,而是较少,同时也较难把握。绝大部分都是一步三回头的,尤其是那种长线一涨数月翻倍的大牛股,每天都是中阳或小阳慢慢往上爬的,根本就不会跑到涨幅榜排行前面去,若只盯着涨幅榜前面的,恐怕会绝对的错过了。

       一部分股拉出大阳线后,在当天能上涨幅榜前面,但是后期会又用小阴小阳修正,然后再上,当小阳小阴修正的时候,自然不会再排到涨幅榜前面了,若只盯着涨幅榜前面的,又会轻易错过大牛股了。

      据我对身边一些朋友,以及一些网友的观察发现,长此以往,几乎对实践操作只有负面作用;例如:在前段时间,就有多个朋友,本来手里持的是大牛股,因为看到涨幅榜当天有几十支涨停的,而自己持的股却涨幅很小,就耐不住性了,扔了大牛股,去追涨,结果捧个套牢回来;还有些朋友一看到当天涨幅榜前面涨停的多了,就着急了,生怕买不到好股,就盲目地去追涨一支,结果最终落个套牢收场。例子较多,相信不必需要一一列举。

       所以涨幅榜正确的利用,是进行分析研判断,尤其是板块冷热点的判断,而并不是看着它,挤眉弄眼,去追涨杀跌。切记!

      三、资金流向论

      由于各种神器软件大行其道,弄得很多人很痴迷,尤其是资金流向类分析的指标,软件商将来其做成扇形、柱形等彩色的统计图形,以一种直观的视觉效果,让人耳目一新;更有甚者,将散户、中户、大户、机构等一一分类列出,“直观”到惊人了。

       出于好奇,前段时间我托一个朋友破解了几款市面流行的此类软件,当然这个破解不是为了整个账号,拿来用,而是看看它是怎么计算的。

       资金流向是证券市场的一种技术指标,在国际上是较成熟的,其理论基础是根据成交量来的。举例说明:在9:50这一分钟里,某一板块指数较前一分钟是上涨的,则将9:50这一分钟的成交额计作资金流入,反之则计作资金流出,若指数与前一分钟相比没有发生变化,则不计入。每分钟计算一次,每天加总统计一次,流入资金与流出资金的差额就是该板块当天的资金净流入。

      我们知道,所谓成交,是需要买入方和卖出方双方意愿达成一致,才能成交,只有买没有人卖或者只有卖没有人买,都不能成交。换言之,所谓资金流入,实则是一种主动性的买入资金;资金流出则是一种主动性的卖出资金。而并非是一些人误认为的,流入就是资金进入了,机构又在大举加仓了,流出就是资金跑路了,机构又在大规模减仓出逃了。

      或者说资金流,只是反应的一种多空意愿,流入多就表示做多意愿强烈,流出多则表示做空意愿强烈。对资金流的分析实际上一种对从多空意愿强烈来分析多空博弈的情况。

      这种统计,在短期内多空意愿会很明显和直观,所以在应用于短线方面,它的确是很实用的,尤其是在当天的盘中,比如上午做多意愿强,即流入资金量大,那么午后继续上升的可能性就相当大;如上午是下跌的,但是做空意愿不强,即流出资金量小,反而流入资金量大,那么在当天跌不下去或者继续上涨的可能性就会相当大。

      同时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当日股价上升时,则会统计为流入量大;同理下跌时,则会统计为流出量大,换言之,这个所谓的流入和流出,会随着当日上涨和下跌在不断的变动,有时会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即收盘是上涨时,会出现流入量多,收盘是下跌时,会出现流出量多。

      这种方法若用于分析中长线,则问题会很多了,首先中长线因为行情在进行过程中,会是一波三折地,若是在拉阳线时统计为资金在流入,修正回调时统计为资金在流出,最后一段周期下来,得出的所谓净流量,不用考虑,一定会是差强人意的;例如在顶部区域,机构为了出货,必定大肆对倒交易,那么这个值就会有些失真了。如果在顶部大规模出货后,依旧是阳线收盘,统计的结果将会是流入量较大,这是不是所谓的机构又在增仓呢???

      所以,它也只能是作为一种参考的指标,并非是按它的提示就能稳操胜券。请记住,世上没有股市提款机!

      接下来一个问题,散户、中户、大户、机构是如何区分出来的?通过朋友破解的软件,发现其计算大致相同,原理都是利用成交的单子大小情况来定义的,例如单笔在多少范围内的定义为机构成交、多少范围内的定交为散户成交等等,并非是机构、大户交易单头上长角了,也并是散户天生就矮人一等。

      这些所谓的大单成交统计,实盘中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有些大单,并非是一笔单组成的,而是多个委托单同一时间合并交易的结果,那么这个成交的大单,到底是机构还是散户的?显然,神器软件会统计为机构交易单。

      当股价上升时,必然需要成交量的配合,成交量放大,自然大单会多,这时软件就会统计为机构在买入;相应地,当股价下跌时,成交自然低迷了,大单成交必然减少,而此时最多的,无疑是一些小单了,这时软件就会统计为散户在买入,机构、大户没有买。

      所以,这些分门别类的统计图,严格来讲,只是一个忽悠,那些并没有实际的参考价值;而资金流量的研判,应当用于对多空博弈的研判,根本没必要分得这么细,因为这么一分,不仅没有参考性,反而会误导人心,归根结底,这么细分,本身就存在着不科学的问题。

      关于资金流向的指标,网上比较多,这个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研究,而对大小单的成交统计,普通的免费软件都有这个功能。若要利用这方面的,大可不必花冤枉钱去买个,只供养眼,毫无作用,只会误导人心的东东回来。

       水平有限,难免有错论谬论,望高人不吝赐教!

       祝君成功!

相关拙作链接:

1. 教你画线分析——写给有缘人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e213ee010122w1.html

2. 教你画线分析(二)——写给有缘人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e213ee0101291j.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