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策略

 长沙7喜 2016-12-29

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策略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是指并发于脑血管病的一系列精神症状、躯体症状和复杂的情感障碍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思维障碍、思维迟钝及意志活动减少,并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躯体多系统的临床不适症状。甚至部分严重患者出现厌世、绝望及自杀等行为。

1977 年, Folstein 等人对该病症进行报道以后,许多相关领域的学者及临床专家对 PSD 进行了许多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迄今为止,诸多研究均支持卒中后抑郁的严重程度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的恢复。若不能及时发现并治疗抑郁症状,会阻碍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临床上常用的抗抑郁药物

目前有四大类,三环类(TCAs),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选择性 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 (SSRIs),其他递质机制的抗抑郁药。前两类属于传统型的抗抑郁药物,后两类为新型抗抑郁药物。

1三环类(TCAs)

治疗中、重度抑郁中排位一线药物。临床应用中最早应用有米帕明(imipramine)。此类药物缺点在于其阻断作用的神经递质范围较广泛,故服用此类药物抗抑郁治疗时可出现很多无法忍受的副作用,尤其对老年患者。故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差,临床中逐渐被淘汰或被其他类型的抗抑郁药物代替。

2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

目前常用于临床的药物有如下 5 种:氟西汀(fluoxeline)、帕罗西汀(paroxetine)、氟伏沙明(fluvoxamine)、 舍曲林(sertraline)、西酞普兰(citalopram)。其中的帕罗西汀和氟伏沙明有轻度的抗胆碱能作用。其副作用 主要有恶心、腹泻、失眠、烦躁,偶有性功能障碍。

3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

此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临床上作为二线药物用于三环类或其他抗抑郁药物治疗无效的 抑郁症,此外对伴随睡眠多、食欲异常、体重增多的非典型患者效果较佳。但由于这类药物副作用大、 禁忌症多,故目前在临床上已基本不用。

4其他递质机制的新型抗抑郁药物

目前主要有曲唑酮(trazodone)、奈法唑酮(nafazodone)、文拉法辛(venlafaxine)、噻奈普汀(tianeptine)、 米氮平(mirtazapine)等等,此类抗抑郁药物有很多上述三种抗抑郁药物不能及的优点,而且副作用较小,完全性可靠,故今后对脑卒中后抗抑郁治疗可能起到主导位置。

目前许多卒中后抑郁治疗的相关研究表明,患者规律的足够量的坚持应用抗抑郁药后可以有效的促进 PSD 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并且能下调病死率而延长生存时间。Ricardo 进行各种治疗方法作比较后发现用抑郁药物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超过了对照组的生存率。这一结果可能与脑卒中患者经过系统正规的抗抑郁治疗后能让患者更好的配合脑卒中的康复治疗,从而能够明显改善和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预后。

非药物治疗

目前有很多非药物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家庭护理支持、经颅刺激等。

1心理治疗

(1)解释:告诉病人其患的是什么病,其肢体等功能恢复的过程和可能出现的后果,并告知康复计划与实施程序,解释康复的作用和实质,康复是学习、锻炼的反复过程,康复是脑功能的重组与再建,病人必须投身于康复,这样才可能取得好的疗效。

(2)鼓励、支持和安慰:列举现住院和已出院病人的成功例子,对已经努力康复仍留有严重残疾者,鼓励其肯定自身价值,不要自卑。

(3)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纠正其不合理的观念。

(4)心理治疗需要患者家属、亲友、组织的支持和配合,心理治疗每周行2-3次,每次约1h。

2家庭护理支持

部分患者情绪低落,自觉生活没有意义,产生厌世的情绪,有自杀的倾向。因此,患者出院后需要专人护理,家人必须提高警惕,严防患者自杀,通过耐心仔细的观察,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发现潜在的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

3经颅刺激

近20多年来,经颅刺激及以后的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治疗情感障碍性疾病,特别是抑郁症方面是一种新的、非侵入性的、无痛的、安全的治疗工具。

小结

预防发生焦虑及抑郁情绪,应加强患者的康复锻炼,最大限度减少躯体的残疾,为患者制定训练的目标和计划,并且要持之以恒,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脑卒中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发生与心理社会因素息息相关,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不良是导致脑卒中后抑郁的因素之一。应帮助患者学会有效地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情感,保持积极的态度,认识到自我价值的存在,培养回归家庭和社会的信心。

参考文献

丁姝月,陈 瑶,秦 娜.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脑卒中后抑郁相关研究

何小英.广州市康复中心.脑卒中后抑郁治疗方法的探讨.现代康复2001年8月,第5卷,第8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