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中国历代的盛世都出现在这个时候

 名可达 2016-12-29
为什么中国历代的盛世都出现在这个时候
 
国史通论
原创12-28 21:41

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往多了说有数十个盛世,有的实在是其实难副,只能逗自己玩,而文景之治、开皇之治、贞观之治等可都是封建社会中实打实的盛世。它们都具备了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稳定这些条件,而这些被公认的盛世又基本上都出现在开国之后的几十年中。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定律,其中原因我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人心思定

所谓“大乱之后有大治”,每个强盛的大王朝都在大乱世的基础上建立。比如汉朝之前经历了空前的残暴统治、空前的农民大起义,又经历了四年楚汉战争。在这种局面下,人心思定,以至于“四面楚歌”之后项羽兵败如山倒。所以王安石所说的“百战疲劳壮士哀……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是非常有道理的;隋唐建立之前则经历了数百年的战乱纷争,以至于很多年轻人来不及产生爱情,就战死沙场。所以一旦大一统王朝建立,在安定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忆苦思甜”,很容易就将王朝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打破旧社会、建立新秩序

一个朝代进入了衰退期,土地兼并、门阀制度等一系列的疑难杂症就会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出现“明君”也是无济于事的。在门阀制度之下,豪门大足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各种资源,而贫者无立锥之地,即杜甫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当“敢怒不敢言”堆积成质变之后,新兴王朝往往最先着手于提出一些与末路王朝针锋相对的新思路,建立新的秩序。

三、乱世出英雄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盛世”的标配就是“明君”。中国历史上所谓的“大黄金时代”如战国、隋唐虽然处于乱世,但都涌现了一批罕见的人才,他们有的横刀立马有的运筹帷幄,在开国之后又马上转变为国家的万里长城及栋梁之才。马上打天下之后,国家需要的是一个守成之主,文景的出现,刚刚好。但是如果出现了汉武帝、隋炀帝这种雄才大略、志向高远的人物,也可谓是时代的悲剧了。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