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在2015年11月7日通知我们开始上课了,全新的工作即将开始,说实话我是有些兴奋的。按照我一直以来的工作习惯,在上课之前要做充分的准备,把所有上课的东西都准备好,为了不误上课的时间,还提前一天去语言中心认了路,估计了一下每次来上课所需要的时间。因为对于学生的情况一无所知,我只能是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准备了一套万能的教学方案,无数次地操练,觉得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才算放心。 阿尔及尔第二大学语言中心 第二天天不亮就起床,这里的天要七点才亮,我要在六点半就从寝室出发。去食堂吃早餐。这是我第一次在食堂吃早餐,感觉非常新鲜。牛奶和咖啡是要自己带杯子,自己在保温桶里打出来的,面包在一个大筐里,没有盘子,直接拿来吃。因为周六是休息日,女孩子们都是拖拉着拖鞋,长长的睡袍外面披一件外衣。也有梳妆整洁的女孩子,这里的女孩子喜欢浓妆,睫毛膏,腮红,口红都一丝不苟,如同要上舞台一般。她们买好了自己的早餐都是在院子里的石桌椅上沐浴着朝阳慢慢品尝的。我匆匆早餐之后,按照英语翻译指点的方向去坐校车。到了校车站我按照翻译给我写出来的地名一辆一辆地找哪一辆是发往BENIMESSOUS的车,突然就有一个披着围巾的阿拉伯小女孩走过来很热情地拥住我:Hi Jean, do you want to go to BENIMESSOUS?我抬头一看是我在食堂里碰见的两个叫做Manel和Zizou的小女孩的朋友,她不太会说英语,平时她们三个在一起,只有Manel和Zizou和我交流,她很少说话的,但今天她很热情地示意我可以带着我找到车,并且和司机交代了一下,我很顺利就上车了,到了车上,又有一个漂亮的没有带围巾的小女孩和我打招呼,我就把我要去的语言中心的名字给她看,她表示不知道,于是又叫了一位很白净的男孩子,男孩子会说英语,也是要去中心上课的,这下我就踏实了,男孩子一路都在和我讨论着各种问题,到了中心他很负责任地帮我找到了汉语教室,还帮我找到了管钥匙和管计算机的老师,于是我就很省心地开始上课了。 等校车的学生们 晚上我去食堂的时候Manel和Zizou正在等着我,她们说很担心我今天上课是不是很顺利,我告诉他们我很幸运,有了他们朋友的帮助我整个早晨变得特别顺利。Zizou是药学系大四的学生,这里的药学要学习七年才能毕业,她是个非常热情的小女孩,她说她特别喜欢英语,所以每天都喜欢在晚餐的时候跟我交流,也试图教我法语。我跟她们说了我的幸运后,Zizou告诉我,我之所以幸运,是因为我是一个easy-going(随和的)人,这样的人是幸运的,上帝会派人来帮助的这样的人的,上帝时刻都在保护着你,你才会幸运的。我听后感谢了她的解释,也由衷地感谢我所得到的一切帮助和顺利。 校车上的学生们 第一节课是一级的学生,学生们基本是不会说汉语的,并且也有不会说英语或者是英语表达很吃力的学生,说实话上课还是有一些困难的,但是我用各种办法,让我的学生能够听懂我的意思。有一种世界通用语叫做肢体语言,渐渐地我们可以相互理解了,不过这个课上起来还真是有点辛苦的。但是令人欣慰的是,这里凡是来学习汉语的学生都是自愿的,他们来自各个层次,有学生,也有已经在社会上工作的,有的看起来年纪已经很大了,但是他们喜欢学习语言,有很多人已经学习了好几种语言,他们比较普遍都会法语,英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他们来这里学习汉语的目的各有不同,但是都有着很积极的态度,他们会很认真地跟我说他们有很多中国朋友,我于是很认真地问你们中国朋友在哪里,我为什么我很少见到中国人,他们也很认真地告诉我他们的中国朋友都在FACEBOOK上。 上了第一节课,学生们给我的感觉是:很刻苦,很好学,不羞于开口,并且能够举一反三,会根据要求发挥自己的想象,自由地造出很地道或者也可能是很可笑的句子。但态度都积极认真,每个人都积极发言,他们积极的态度感染着我,我本来就是那种只要是站在讲台上就如同打了兴奋剂一样的老师,在遇见学生如此配合便更加斗志昂扬。 讨论中的学生们 上课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会有学生很调皮。这里的上课和下课都是没有铃声的,是靠老师自行安排,我们上了一个多小时后,我就跟学生说我们休息五分钟,那个高挑个儿,上课一直都很活跃的男孩子很认真地问:是阿尔及利亚的五分钟还是中国的五分钟,我于是很奇怪其中的区别,他就很得意的样子告诉我,阿尔及利亚的五分钟就是半个小时,哈哈哈,欺负我是外来的,所以以后下课我都会故作认真状地告诉他们是休息中国的五分钟,而不是阿尔及尔的五分钟。 也会有学生问到一些敏感问题,比如藏佛教有什么不同?比如老师你怎么看文化大革命和毛泽东?比如你们是一直都在和台湾打仗吗?比如香港是一个国家吗?他们也会问中国为什么只生一个孩子,生多了还会罚款?也会问在中国是不是不可以剩饭,为什么要把自己碗里的饭都吃掉?等等。他们所了解的中国是片面的,就如同我来这里之前对阿尔及利亚几乎一无所知一样。因此当我在解答这些问题的时候,时刻都不忘记自己坚定的中国立场,时刻都想着一定要通过我的交流和解答让这些本来就对中国很感兴趣的学生们更加热爱汉语,更加热爱中国,当你这样想的时候,内心是充满使命感的。在这里你真的不仅仅是一个个体,你走在路上都会不停地有人会喊你CHINA或者是CHINESE。在不经意间你就成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代言者,他们对于你的理解也不单单是一个个体,而是他们对于这个国家和这个民族的理解。所以在这里一定要检点自己的行为,让那些渴望了解中国的阿尔及利亚人通过你看到一个伟大民族的魅力。 一级班的部分学生 今天上课的时候,遇见了一位中国媳妇,她的丈夫是一个公司的阿拉伯语翻译,她说她在四月份的时候曾经到过中国,并且吃了中国的川菜,她觉得中国的食物非常好吃,她上课的时候喝的是中国茶,吃的是中国的芒果干。她说她喜欢中国,并且即将跟随丈夫去中国生活。我跟她说带去我对她丈夫的问候,说实话,很佩服这个中国小伙子的勇气和能力,据我的同伴说阿拉伯人是不和外族人通婚的,这个小伙子能够得到阿拉伯姑娘的青睐,能够让阿拉伯家庭接受,实在是因为强大的个人魅力。 有些学生是跟之前的潘老师学过一段时间的老汉语学员,因为潘老师是阿拉伯语专业的,他们对于我只会英语是有点失望的,我告诉他们我会尽力让他们明白的,这的确是具有挑战意味的,但我给自己加油,对自己也有信心,做了几十年的老师,自认为完全有能力应对各种状况,于是鼓励自己,一定要加油,让这些渴望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学生不失望。 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体验,在课堂上我经常会混淆了英语和汉语 ,因为我的教学方式从汉语媒介,变成了英语媒介,经常就会混淆了媒介语和目标语。也经常会被他们各种味道的汉语把自己给弄丢了,瞬间会被他们的南腔北调给带走了。在没有教汉语之前你永远都不知道我们的汉语有多美,无论是文字的书写还是发音都那么具有艺术魅力,为了让学生们在心理上克服畏难情绪,我告诉他们中国的文字就是画,是用来欣赏的,你可以如同欣赏一幅画一样去认识汉字,于是汉字便没有那么难了,而我站在汉语讲台上,时刻都如同摆弄艺术珍品一样把我们的汉语教给学生,也时时都能体会到一种使命感和荣誉感。 ◆ ◆ ◆ ◆ 作者简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