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医学部“身边的营养学”之矿物质
2014-11-17 18:32阅读:323
本篇是我学习北大医学部推出的“身边的营养学”mooc系列笔记(五),图片和文字来源于老师授课视频的截图和讲解,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分享。 一、矿物质的概述 矿物质是什么?地壳矿物质比
X
人体组织检测到81种。其中氧65%、碳18%、氢10%和氮组成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等有机化合物外,剩下的钙、磷、钾、硫、纳、硫、镁等就统称为矿物质,也称为无机盐或灰分。  人类和地壳共享矿物质元素;地壳元素的分布不均匀,也会直接导致不同地方人群矿物质比例不同。同一地区的人也可能因为膳食结构的不同,矿物质的比例也不相同。 矿物质的分类  微量元素分类:必需微量元素(人体长期缺乏就会造成身体损失;即使补充这种元素或一直都很充足,那么身体就会出现某种症状;大量的确凿证据来证明)。  矿物质的特点  矿物质在人体的分布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矿物质的生理功能  什么原因造成矿物质的过量或缺乏?比如中国东北、华北地区水土缺乏锌元素缺乏,克山病;湖北恩师锌元素过量中毒;碘元素缺乏易形成大脖子病(地方病甲状腺病)。  二、矿物质常量元素——钙:钙与骨健康 人们随着年纪的增加,身高在慢慢变矮(脊椎变曲程度变化)。驼背,胸腔和胸腔脏器被挤压,通气受限,肺部感染。  为什么年老人会发生骨折?骨胳内部图像:骨小梁。A为正常人的,B为骨质疏松,骨量流失。  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国立卫生部定义骨质疏松:  2003年至2006年中国卫生计生委关于骨质疏松症统计、世界卫生组织对2050年预计、2004年美国卫生局统计  人体骨胳成分  骨胳中的钙是如何进去的呢?成骨细胞(生成)是骨形成的主要功能细胞,负责骨基质的合成、分泌和矿化。破骨细胞是骨细胞的一种,行使骨吸收的功能。骨不断地进行着重建,骨重建过程包括破骨细胞贴附在旧骨区域,分泌酸性物质溶解矿物质,分泌蛋白酶消化骨基质,形成骨吸收陷窝;其后,成骨细胞移行至被吸收部位,分泌骨基质,骨基质矿化而形成新骨。破骨与成骨过程的平衡是维持正常骨量的关键。   正常人和骨质疏松骨量变化  峰值骨量:是指一个个体在正常状态下发育成熟后达到的最高骨量。它与先天的遗传因素、后天的合理营养、户外活动以及适度的身体锻炼息息相关。尽量通过改善膳食提高骨量峰值,预防骨质疏松。  人体中钙的含量及分布  人体对于钙的消化及影响因素   钙在人体是如何代谢   血管与骨胳中钙平衡:甲状腺   血钙的平衡维持  钙的生理功能  钙的摄入量   钙食物来源  钙缺乏及过量症状  三、常量元素——磷 磷的特点  磷的生理功能  磷的需求量及最高限量  磷的食物来源  四、常量元素——镁 镁的来源及人体分布  镁的生理功能  镁的摄入量缺乏及过量症状  摄入量  食物来源  五、常量元素——钾   六、常量元素——纳   七、微量元素——铁:普通但很重要 两位患者表现:特殊的饮食习惯、免疫力低下  铁的人体分布  铁的生理功能  铁缺乏症状   推荐摄入量  铁的食物来源   思考题  八、微量元素——锌:不只参与味觉的形成 人体锌的分布密度  锌的生理功能  锌缺乏症状  食物来源   九、微量元素——硒与碘  硒的生理功能  硒缺乏与过量症状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量  主要食物来源  十、微量元素——碘 人体的分布  碘的生理功能  缺碘和高碘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