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盐碱地上种苹果 照样丰产

 菩提树ckug3cgr 2016-12-29

古语称“桃三、杏四、梨五年”不仅表现了果农的思想状态,同时也表现了果树管理的现状,果树形成经济产量晚、果农收入低,导致很多果农种植热情锐减。那么,如何改善呢?通过在寿光盐碱地上的不断探索,笔者认为在果业转型的新时期,培肥地力、改变种植模式是盐碱地果树获得最佳效益的重要保障。


首先是果树栽前土壤秸秆压青技术应用。

肥、水、气、热是果树栽植时土壤的综合肥力,依据目前果树栽培实际中改良土壤的困难和不足,建议采取秸秆压青技术比较实用,微生物通过有机质的分解才会产生气、热。就是说如果在已选定果园的建园区域,可提前一年时间种植产秸秆量大的农作物,例如玉米,将秸秆全部机械化粉碎后实现秸秆还田,这样一年两次压青后再行果树栽培,就有了肥力上的优势。当然有条件的果农在果树定植前,若有条件采取各类农作物的秸秆回收回填果园地效果就会更好。

其次果树起高畦面栽培

同样也是创造土地形成最大肥力的技术措施,无论是沙地还是粘地、盐碱地效果都非常好。如苹果树的行距是4米,那么垄距就是4米,高垄(畦面)的宽度是2米,高度是0.2-0.4米,而畦面正下方就是开挖的定植沟,高畦在沟上方,并且沟内正是秸秆及有机肥、生物菌肥回填的地方。为了浇水方便,高畦面的两个边缘起小垄,浇水通道为高畦面。而相邻畦面与畦面间的2米宽沟底可种植鼠茅草,起到将来保水保肥的目的。

再是果树大苗培育、定植。

将果苗集约培育成大苗是节约时间、节约土地、节约成本、早形成产量的一项适应形势的技术措施。举例说如果发展20亩果园,确定的株行距为1×4米,那么亩栽166株,20亩共栽3320株。若按0.4×0.5米株行距将所购常规苗木预培养,那么1亩地就足以,这样一来,剩余的19亩地就能进行土壤改良秸秆压青培肥地力。当然,预培养的果树苗木就应规范管理,达到移出定植后的2-3年内要形成经济产量,比原来常规的定植模式提前1-2年形成产量。

北方蔬菜官微(微信:BFSC2014)特聘专家 刘冠义,转载请注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