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与庄子——道者与隐者的区别

 xyjhahaha 2016-12-29
庄子在历代知识分子中人气很旺。即便现在,《庄子》也因为才情横溢以及其中所透露批判精神和具有放浪不羁的精神品格而为知识分子所推崇,以至长期被人们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但明清以后我国古代神话小说中,老子被人们抬到与西天释迦牟尼比肩,居住在清净三十三天道德真君的高位,而长期受知识分子推崇、唐以后屡次被加封的南华真人庄子却在小说的神界中踪迹全无。这是否说,明清以后人们心目中的庄子只是“一介凡夫”?
历史上,庄子名周(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宋国蒙人,家贫,曾任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史记》记载,楚威王曾派人带厚礼请庄子出任国相。庄子对使者说,你见过太庙祭祀中被装扮得非常华丽的牛吗?假如我是牛,宁愿在污泥中游戏,也不愿装扮得非常华丽被抬上祭坛宰割。现存《庄子》为战国至汉初庄子学派著作总集,遗存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所作,外篇和杂篇为庄周后学所作。从文字风格判断此说确有道理。出于谨慎,我们限于内篇探讨庄子主要思想及与《道德经》的差异。我尽可能完整引述庄子的原文,尽量避免以偏概全,在确保真实性的前提下进行分析。尽管因受篇幅限制,达到这种效果并不容易。
一、内篇思想概述
《逍遥游》:庄子思想总纲。与超脱世尘的神人境界比较,世人追逐的所有功德犹如大鹏俯瞰大地看见的景色一样非常渺小。不论智慧胜任官职,品行使全乡人亲近,道德合乎国君,才干取信全国,还是像宋荣子一样具有全社会不能撼动的坚定内心,这些都不是真正道德。人生最高境界是超脱世间任何事物。人生最大用处就是没有用处,如同矗立于荒野中的大树,因无所可用,才避免被世人伤害。
《齐物论》:这包括齐物与齐论。齐:使划一。意思是把看上去各不相同的事物与各种言论都看成是相同的。庄子相对主义哲学思想的集中表述,是理解庄子思想的关键。
世俗人生充满险恶痛苦,人们根本不知道万物为什么变化。世界上存在主宰一切事物的真宰,只是一般人无法触摸到它的踪迹。人们一旦降生成形,就是以有限生命等待死亡,与外物不断碰撞,好像马匹不断奔驰而不能停止,直到寿命终止。人们终身劳累看不见成功,非常疲累不知道归宿,最后肉体死亡,精神随之死亡。有没有人能改变这种愚昧结局?
一般人总以自己内心作为评判是非的标准。道是隐蔽的,有真伪;言论是隐蔽的,有是非。如果每个人从自己
所见出发肯定别人所反对的而反对别人所肯定的,这样没人看到事物真相。世界上彼与此的界限是相对的。站在彼的角度看不见,站在此的角度看得见。超越彼与此是达到道的关键。把握住这个关键,就像门扇在门环中,能适应事物无穷变化。
万物都有所以然的背后原因,这个原因超出表象,同时超出是与非的语言论辩。草茎与柱子,丑女与美女,这些从道的角度看没有分别。事物长成与毁灭,在道的角度同样没有分别。具有通达智慧的人不执着事物是非对错而采取超越论辩的自然形态。养猴子的老翁对群猴说,“早上给三升橡子晚上给四升”,猴子们很生气;随后老翁说,“那么,晚上给三升早上给四升如何?”猴子们很欢喜。老翁所说名义和实际都没有改变,只是随顺猴子喜怒不同而变化不同说法。因此,圣人不执着是非对错而随顺天道,这就是是与非各行其道。
如同道路没有界限,言论没有固定不变的疆界,只是为了争辩是非而人为划出边界。热衷辩论的人的思想必定是片面的。广博大道不称说自己,真正雄辩不言说,最大仁爱不仁爱,磊落清白不谦让,最高勇敢不固执。明白显示就不是道;言论辩白必定有所不及;任何情况都讲仁爱的仁爱肯定不完整;过于讲究清白就不真实;勇敢到不顾一切会失败。所以,人在自己不知道的事物前知道停下来,就是达到最高境界。知道沉默的雄辩与不用语言言说的大道就是具备像上天一样广阔胸怀。这种胸怀无论怎样灌注都不满溢,怎样抽取都不枯竭,并且弄不清楚其中源流从何而来,这就叫蕴藏道的光辉。
啮缺问王倪:“您知道万物普遍真理吗?”王倪回答:“我怎么知道?我怎么知道我所讲的知道不是不知道?我怎么知道我所讲的不知道不是知道?人在潮湿地方睡觉得腰病而偏瘫,鱼会这样吗?鱼在树上非常害怕,猴子害怕吗?人、鱼、猴子谁知道真正舒适住处?人喜欢吃肉,麋鹿喜欢吃草,蜈蚣喜欢吃蛇,猫头鹰喜欢吃田鼠,这四者中应以谁的口味作为评判标准?人喜欢美女,但鱼见了美女赶紧潜入水底,鸟见了美女急忙飞到高天,麋鹿见了美女惊慌逃走,人、鱼、鸟、麋鹿谁知道真正的美?仁与义的头绪,是与非的途径,都是这样杂乱无章,我怎么知道其中区别?”
瞿鹊子问长梧子:“什么叫调和天道?”长梧子回答:“把错当成对,把不是当成是。对果真是对,不同于错,不加分辨;是果真是,不同于不是,也不加分辨。对待相互对立的各种言论,就像这些言论本是同一个东西。用天道调和言论的对立,以此适应事物无穷变化,贯穿整个人生,忘却时间与仁义,生活在没有任何事物的境界,超越世间任何事物,这就叫调和天道。”
《养生主》:理想人生像“庖丁解牛”一样,不靠眼睛而靠内心感悟,感官知性停止而内心非常活跃。背离天性是对自己最大惩罚。
《人间世》:人世间充满险恶。最高智慧就是不得已,不求名,不求利,只做必须做的事情。只有内心虚静才能保全自己。人生因无所用而成大用。
《德充符》:圣人内心超脱表象世界,肉体发生变化而内心坚守世界根本,即便死亡与天地翻覆也不能动摇内心。明白自己根本不可能窥见世界奥秘,这样就不会让人生表象破坏内心的宁静。始终保持内心喜悦,通达天性而顺应心灵,这叫才全。平静水面是水静止不动的涵养达到极点的表现。坚守内心而表面不摇动,这叫德不形。人不应该因为好恶伤害内心,应随顺天性而不妄自滋补。
《大宗师》:真人气息畅达全身,而一般人气息只到达咽喉。圣人以刑法为主体,以礼仪为辅佐,以智慧决定行为节奏,以天性作为处事根本。内心透彻才能对世界产生独到看法,对世界产生独到看法才能进入永恒境界。内心觉悟来自阅读书本,书本来自讴歌,讴歌来自玄远幽深境界,玄远幽深境界来自参悟虚无和对世界起源的疑惑。身体是生命的赘瘤,死亡是刺破生命的赘瘤。子桑户死后,他的朋友们不但不悲痛反而唱歌欢庆。最高智慧是遗忘身体,精神超出躯体而废黜心智,达到同大道同一。
《应帝王》:古代有虞氏以仁义笼络人心,这是尚未超出世间事物。君王制定法度管理民众行为而不管理内心是徒劳的。圣人治理天下就是管理人们内心,使之各尽其能其事,而自己随顺自然,保持高深莫测。圣人体悟无穷,遨游于无所有之境,享受上天创造一切,而没有看见和得到任何事物。最高智慧的人的内心像镜子,对待任何事物不迎不送,映照而不收藏,所以战胜万物而不被伤害。
二、对庄子思想的几点批判
1、对卑俗人生的超脱和批判
这是庄子思想中最具有积极意义的因素。大鹏是《庄子》的重要意象。大鹏乘海风向南海迁徙,“其翼若垂天之云”,“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明确看到庸俗人生所蕴藏悲剧因素,同时看到人们追逐目标局限性。《齐物论》这样描述世俗人生惨淡情景:人世充满险恶欺诈,而且非常愚蠢,根本不知道世间变化。人们沉浸在自己的喜怒哀乐中,像孔洞吹出乐声一样虚无和像地气蒸发所产生朝菌一样短暂。人生好像马匹不断奔驰而不能停止,终身劳累看不见成功,虽然非常疲累而不知道归宿。所以,庄子主张超脱平庸人生达到“逍遥游”。“逍遥游”是庄子警醒世人的晨钟暮鼓。《逍遥游》中大鹏突破大海束缚,必须依赖海上大风;列子御风而行,但犹有所待。庄子说的“所待”就是仍然不能摆脱依赖外物。而“逍遥”就是超出任何外物依赖达到完全自在。《逍遥游》中大鹏与蝉和斑鸠对逍遥不同理解体现庄子心目中卑俗与壮阔两种不同人生对比。庄子设想,人们仰望湛蓝天空,是不是大鹏从高空看大地也是湛蓝呢?这是庄子设想从另一个角度俯瞰大地。人性需要超出自己的动物性而升华自己,因此需要从另一个角度批判自己。这是庄子留给后人的最重要启示。
2、相对主义哲学思想与抽象思辨的“道”
庄子认为,造成平庸人生原因是人们沉浸于思想的片面性,而导致产生片面思想的原因是人们总以自己内心作为评判是非的标准。为了消融思想的片面性,庄子提出从道的角度看待世间万物,从而克服相互间障碍而达到事物相互间彼此相通甚或相同。这就是庄子的“齐物论”思想。所谓“齐物论”,就是把世界上看上去各不相同的事物与言论都看成是相同的。庄子在《齐物论》中说,站在彼的角度看不见,站在此的角度看得见。超越彼与此是达到道的关键。把握住这个关键就能适应事物无穷变化。超越相对性与片面,这无疑是正确的。庄子提出,超越平庸人生的根本途径是建立相对主义哲学思想与抽象思辨的“道”。这是庄子思想的核心。庄子思想的实质是通过思辨把世界上相互对立的事物和言论看成“同一个东西”,从而达到消融个体生命的内在矛盾。
但问题是,思想的片面性只是产生平庸人生的表面原因,更深刻原因来自平庸的人格。平庸人格产生平庸思想。而平庸的人格来自有缺陷的内心世界。人们总以为知识产生思想,思想产生人格;总以为改变知识就能改变思想,改变思想就可以改变人格和命运。庄子也未能摆脱这种错觉。实际上,不是知识产生思想,而是人格产生思想。不同内心结构产生不同人格和思想。佛法说,贪嗔痴是导致内心产生烦恼的“根本三毒”。西方心理学认为,潜意识与生物性动机是影响人们行为与内心重要源头。这些都说明,人性不是单纯由思想决定的“机器”,而是由意识和无意识混合而成的复杂生命机制。人们单纯依靠思辨无法消融生命内在矛盾。人类思想史反复说明这一点。依靠思辨而不是依靠顿悟,这是庄子不如老子的地方,也是庄子所说的“道”与老子所说的道的最主要区别。
单纯依靠思辨必然走向极端,因为语言与思辨本就是“片面”的抽象符号。超越不应该是“抛弃”社会,达到本质的同一性不应该导致“抹煞”或忽略事物差异。这样无异于“取消”生命。我们阅读《道德经》感受到的是老子站在更高角度看待社会的更深切关怀,比如《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交,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很明显,老子看到世间万物的矛盾与差异,但这并没使老子“离开”世界,反而使老子以更加超然而悲悯的情怀对世界和生命予以更深刻关注。
与老子不同,庄子显然走上另一条道路。庄子不仅超出事物彼与此的界限,而且走向“抹煞”与“逃离”事物的差异性。
《齐物论》说,世间事物表面有差异,实际没有差异。不论草茎与柱子,丑女与美女,还是事物长成与毁灭,这些在道的角度都“没有分别”,因此庄子主张“调和”万物与言论。《齐物论》中瞿鹊子问长梧子:“什么叫调和天道?”长梧子回答:“把错当成对,把不是当成是。对果真是对,不同于错,不加分辨;是果真是,不同于不是,也不加分辨。对待对立言论,就像这些言论本就是同一个东西。用天道调和言论对立,以此适应各种情形,达到无穷的道,忘却时间与仁义,遨游于无所有之境,超越世间任何事物,这就叫调和天道。”从逻辑上讲,庄子的相对主义哲学思想是使他堕入极端个人主义人生观的重要因素。因此,庄子哲学中不可能产生超越,而只可能产生“超脱”。超越是在升华的同时达到更深刻的“沉入”,而超脱只是单纯“离开”。这是庄子与老子的另一个重要区别。
庄子在《大宗师》中这样描述觉悟过程:对永恒境界的领悟来自阅读书本,书本来自传诵,传诵来自见解清明,见解清明来自内心领悟,内心领悟来自劳作,劳作来自歌唱,歌唱来自内心玄远幽深境界,内心玄远幽深境界来自参悟虚无,参悟虚无来自对万物源头的疑惑。很明显这是推论,暴露出庄子不理解顿悟。首先,对永恒境界的顿悟不可能通过阅读书本间接吸收别人知识而获得。顿悟是内心结构的深刻重塑,不可能仅是头脑中从别人那儿获得知识。其次,内心玄远幽深境界来自破除自心局限,而不是来自抽象思辨。语言和抽象思辨不可能产生顿悟,而只能使内心处于更嘈杂的语言喧嚣和无穷无尽的分析过程。对创世问题的疑惑属于抽象思辨范畴。历史上,很多人对创世问题产生疑惑,但并没人从中达到顿悟,否则,西方历史上最有知识的科学家和最擅长抽象思辨的哲学家都会是“圣人”。但事实并非如此。
3、个人主义人生观
《大宗师》这样论述人生最高智慧:“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这段话意思是,最高智慧就是知道世界上哪些事物属于天的活动,哪些事物属于人的活动。知道天的活动是创造万物;知道人的活动是以人的智慧所知道事物来养育人的智慧所不知道的事物,保持自己天年而不半道夭折是人生最大智慧。这话的要点是把事物划分为人们所能认识的和不能认识的,同时把智慧归结为保存生命。这实际上就是用一切手段保全自己。
《应帝王》中庄子这样描述他心目中的至人:“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意思是,不要求名,不要出谋划策,不要做事,不要让智慧主宰自己。把一切事物看成镜花水月,体悟无穷大道,遨游于无所有之境,享受世间一切而没有见到任何事物,不让世间任何事物羁绊自己。世间任何事物都是虚空。庄子还说,最高智慧就是内心像镜子一样,对任何事物不迎不送,映照而不收藏,所以战胜万物而不被伤害。
《人间世》这样论述“无用而成大用”的思想。支离疏天生丑陋而残疾,平常靠给人们补衣服谋生。国家打仗与征集劳役时,支离疏因身体残疾而得幸免。官府救济病人时,支离疏因为身体残疾而享受救济。庄子这样问道:“夫支离其形者,犹足以养身,终其天年,又况支离其德者乎?”意思是,人生最大用处是没有用处。连支离疏这样只是身体残疾的人都能保存自己,何况精神残疾呢?只有没有用处,人们才能保全自己。但问题是:除了在抽象思辨中,世界上有绝对“自我”吗?如果整个世界消失了,所谓“自我”还存在吗?
4、道教真正源头
道教是“道之教”。中国古人论述道最透彻的是老子,这不自觉给人一种印象,似乎道教源自《道德经》。其实,道教真正源头是《庄子》而非《道德经》。
中国道教产生于古人的神仙思想。神仙思想的产生可能与中国古人的祖先崇拜与较平和的农业生产方式及心态有关。屈原《九歌》中,神与尘世人们平和相处,甚至具有人的特性。这与古代西方神话中诸神的残暴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古人很早就有“长生不老”的理想,至晚在战国时期服药成仙的信仰已经形成。传说中秦始皇曾派徐福到东海蓬莱采不老药。战国诸子中最早把神仙信仰理论化的是庄子。庄子不仅大量描绘与尘世隔绝的理想神人境界,而且探讨达到这种境界的途径,包括“同生死、齐万物”的相对主义哲学思想和“缘督以为经”的锻炼总纲。督,就是督脉。《大宗师》中说:“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息,就是先天之气。意思是,真人气息贯穿全身,而一般人气息只到达咽喉。众人只有后天之气,只有真人才能先天之气贯通全身。这是诸子典籍中最早论述仙凡气息的差异,后来成为道教修炼内丹重要依据。后世人们尊称道士为“真人”就是源于《庄子》。真人,长生不死的人,也就是“仙人”。这是庄子和道教最高理想。至于《道德经》与道教的关系,至少大半出自后人附会。
中国文化的凝聚力非常强。这是由中国文化以家庭和家族作为社会文化基本单元和情感中心的特性决定的。这一点可以解释为什么代表家庭和家族伦理精神的孔子学说成为中国社会文化主流。因此,凡是鼓吹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很难成大气候。这解释了战国显赫一时的杨朱之学为什么很快湮没无闻,也解释了为什么是大乘佛教而不是小乘佛教成功融入中国古代主流社会。从这个角度说,尽管历代都有知识分子推崇庄子,但《庄子》在中国文化中只能偏居一隅。这样,明清以后神话小说中老子被奉为道德真君,而庄子成为凡夫就不足为奇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