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如茶,先苦后甜,但甜永远比苦来得更持久

 安好2016 2016-12-29




茶在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种解读,却永远不能被我们剥离在生活之外。因为有茶的地方,就有生活,茶的味道,就是生活的味道。

 

苦尽甘来,也是人生的味道。喝茶正是把人生的苦涩百味,喝进肚子里,生活并非平平庸庸的数完日期。每个人的身边总会有一道风景线,只是我们太过匆忙,忽略了最美好的时刻。喝茶让人安静,学会发现,学会感受那道风景线。

 


品茶虽苦,却能够让人的心情舒畅,能够让人去除烦恼。当茶水缓缓入口时,口齿留香,喜欢茶中的那种淡定与从容。只不过,茶的那种余香只有用心去体验,才能在苦涩中感受那种真正的甜。不苦不涩不是真茶,虚浮平淡才是虚度此生。茶投身入水中才能绽放出最美好的英姿。人不也如此,不管贫富贵贱,谁不曾轰轰烈烈潇洒走一回。


 

李清照晚年孤苦凄凉,可是喝茶喝得最随意而又有乐趣的,莫过于《〈金石录〉后序》的“赌书泼茶”。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妇俩志趣相投,伉俪情深,常以读书为乐。李清照的记忆力好,所以每每饭罢,就用比赛的方式决定饮茶先后,一人问某典故是出自何书何卷的几页几行,对方答中先喝,可是赢者往往因为太过开心,反而将茶水洒了一身。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一定是李清照心底温暖的回忆。

 

 

清代文人沈复家道中落,与爱妻陈芸穷居异乡。某日,两人寄居在朋友的萧爽楼,恰逢莲花含苞待放。陈芸突发奇想,将茶包置于莲花苞内,次日取出冲泡,果然香远益清,引得朋友争相品尝。

 

沈复虽然劫难凭生,身边却有蕙质兰心的佳人厮守清贫,更有一众志同道合的好友可以一同喝茶,纵使流落在外,生活又怎会寂寥?

 

 

浙江大学茶学系副主任王岳飞教授作为涩感转化说的中坚力量,在《茶文化与茶健康》一书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茶叶中含有茶多酚,它可以跟蛋白质结合,在口腔内质形成一层不透水的膜,口腔局部肌肉收缩引起口腔的涩感,从而使我们觉得刚喝下去的茶会有苦涩感。如果茶多酚含量比较合适,形成只有一两层单分子层或者双分子层的膜,这种膜厚薄适中,刚开始口腔里有涩味,稍后膜破裂后口腔局部肌肉开始恢复,收敛性转化,就呈现回甘生津的感觉。”



苦是茶的真味,也是生命的真味,好茶总是先苦后甘,有时最苦涩之时却芳香暗置,有时最甘甜却又苦涩潜藏。人生总是甘苦交叠,细细品味,慢慢感悟。苦味散尽后甜味再出现,会感到特别甜。苦尽甘来是好茶,更是好人生。



文:来源Tea酱(chatop01)。图:来源网络。如因作品内容、图片问题,我们会及时更正。发布、回复的一切内容作为分享、研讨之用,内容仅供参考,请茶友们多提宝贵建议。转载请联系我们授权并注明出处。茶的故事感谢茶友们的赞!

没有“先苦”,“后甜”也不珍贵,

如茶的人,什么都是滋味。

你觉得“人生如茶”,还有什么方面呢?

欢迎留言与百万茶友分享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