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中医尤其是中医民间的成长和传承 每天陪伴中医人成长 第 273 期 作者 / 陈忠德 湖北武汉中山医院骨科 编辑 / 冰无双 ⊙ 校对 / 许红 I导读:老年性膝关节疼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于老年人,女性居多。疼痛及关节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且易反复发作。今天介绍一篇口服加外洗,标本兼治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学习。
老年性膝关节疼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于老年人,女性居多。疼痛及关节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且易反复发作。X线片可见膝关节面骨质增生,部分病例骨松质见脱钙表现。临床诊断为退行性骨关节病,简称OA,中医辨证属虚实夹杂。笔者自1992年始针对该病的特点,采用中药内服外洗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近远期疗效较为满意。现介绍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53例全部为门诊患者,男14例,女39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48岁。女性<50岁4例,50~60岁25例,60~70岁8例,>70岁2例;男性<>
1.2 治疗方法
全部53例,关节肿胀及疼痛消失,关节活动正常为治愈,3剂药治愈36例,占67.9%,6剂药治愈8例,占15.1%,好转6例,占11.3%,总有效率94.3%;无效3例,占5.6%。
在1997年由骨科、风湿科的专家教授召开的全国OA专题研讨会上,胡慧敏老师提出,在OA发生的早期使用非手术治疗,治愈或控制延缓病情的发展是很重要的,是积极的治疗和预防疾病发展的手段。手术治疗是不得已而为之。 根据对该病软骨、软骨下骨以及炎性介质、滑膜的研究,使用双氯芬钠等药物治疗,可以起到治疗与保护软骨的双重作用。但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使用双氯芬钠类药物治疗OA近期疗效好,远期效果不很理想,患者停药后复发几率高。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人体的关节软骨面有一定的力学负重范围,超过或小于这一力学范围,都会使关节的内应力失衡,使骨内压增加。为适应压力的增加,出现骨骼的代偿性反应,久而久之形成OA。长年累月过度的使用膝关节,致使膝关节的慢性损伤,骨内压增高,静脉瘀滞,膝关节内的代谢产物不能及时运走,膝关节滑膜产生炎性反应,关节肿痛。 所以在治疗上使用当归、丹参、牛膝、五加皮等活血止痛,制二乌、乌梢蛇、白芍、木瓜、丝瓜络等减轻组织的炎性反应,止痛。加上艾叶等药物局部熏蒸,能进一步减轻组织的炎性反应,促进炎性介质的吸收,水肿的消退,滑利关节,这就是治标。
在临床一般资料中,女性50~60岁,男性60~70岁的患者分别为25例和10例,排除外伤因素8例,以上年龄段占66%。中医基础理论指出,女子七七天癸绝,男子八八肾气衰。女子50岁,男子60岁正好是步入老年的过渡阶段,也是人体骨矿化结构发生改变的时期,尤其以女性骨钙的丢失量最大,骨钙每日负平衡为30mg。长期慢性的骨钙丢失,导致骨质疏松,骨的矿化结构的改变,导致骨的应力异常,使膝关节的生物力学轴线改变,股骨髁与胫骨平台之间的压力产生偏移,继而使膝关节以单侧为主的一系列退化改变,由此建立一个恶性循环。病变不断地发展还会累及全关节。 I 版权声明: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
|
来自: ZHENGNS331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