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羌人的项上风情

 年年有大鱼 2016-12-29

 两件出自甘肃的鎏金铜饰,宽约20公分、24公分,与《中国传统工艺全集·甲胄复原》中提到一种出土于四川的璜形鎏金铜饰十分类同,该书认为是古代巴人铠甲的一部分。

 

不过,从此类器物的分布地域判断,很有可能是古羌人的项饰。四川的璜形鎏金铜饰(不晚于西汉),应与古代羌民族南迁有关。

 

古羌人的项上风情

 

古羌人的项上风情

 

古羌人的项上风情

 

《中国传统工艺全集·甲胄复原》中有关璜形鎏金铜饰的介绍。

古羌人的项上风情

 

古羌人的项上风情

 

古羌人的项上风情

 

羌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说文》说羌是“西戎牧羊人”,其最初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北黄河上游广大地区。《史记》上提到“禹生西羌”,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大多也跟羌族有关。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提出中国最早的夏朝是以羌族为主体的国家,羌族的一部分成为了今天汉民族的雏形。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发动大规模征服和兼并西戎(诸氐羌部落)的战争,居住在甘青一带的古羌人中,有一部分南迁入我国西南各地(见《后汉书·西羌传》),这是史籍记载的先秦时期甘青地区羌人较大的一次南迁。在古代连绵的征战中,羌族分崩离析,瓦解为无数的部落,并不断四处迁徙,在迁徙征战中,不断被别的民族同化。向南迁徙的羌族先民以西南横断山几条西北东南走向的河流为走廊不断南迁,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彝族,藏族,纳西族等西南少数民族。只有其中一少部分在今天的汶川及其相邻地区停留定居成为今天的羌族。

 

相关研究证实,西南山地先秦时期考古遗存受到甘青地区考古遗存持续不断的影响(见《先秦时期的青藏高原东麓》科学出版社)。西南山地对甘青地区诸考古学文化的传播迁徙具有较强的“拉力作用”:地理相邻和自然环境相近是甘青地区诸考古学文化对西南山地传播的重要条件,但人口压力的增加、气候变冷导致的生业方式改变以及人们始终对“宜居地”的向往等是甘青地区诸考古学文化向西南山地传播的重要原因。此外,西南山地人口相对稀少、阻力更小也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

 

 

彝族祖先的主体部分是从甘青一带南下的古羌人,从彝族的装束中还能看出璜形项饰的影子。

古羌人的项上风情

 

金项饰在欧亚草原早期游牧人文化遗存中并不少见,西北地区古羌人的璜形鎏金铜饰应该正是直接受到草原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

 

下图为甘肃天水马家塬战国西戎墓中出土的项饰,详见《马家塬战国墓地2008-2009年发掘简报》。简报仅提到项饰有金银各一件,没有披露更多细节。从外形上看较为宽大,璜形鎏金铜饰与之最为接近。

古羌人的项上风情

 

下图为河北延庆军都山春秋山戎墓中出土的金项饰,详见《军都山墓地——玉皇庙》考古发掘报告。

古羌人的项上风情

 

境外出土的金项饰。

古羌人的项上风情

 

金项饰更早的渊源或许还可以追溯到古埃及。下图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里的古埃及金项饰。

古羌人的项上风情

古羌人的项上风情

 

爱尔兰早期青铜时代金项饰。

古羌人的项上风情

 

欧亚大陆的金项饰。1、德国早期青铜时代金项饰;2、斯基泰金项饰;3、图瓦共和国阿尔赞2号墓金项饰。

古羌人的项上风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