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11”真相调查报告(十八)——欲盖弥彰-伪造飞机上的乘客通话(上)

 我是eagle 2016-12-30



作者简介:

作者:刘铁侠(Dennis),美籍华人。长期从事美国政治、军事、经济的研究,曾经在旧金山成立金融投资公司(源丰泰投资),并荣获1989年全美比賽第一名;后担任美國运通(American Express)资深投资顾问,华尔街大鳄摩根史丹利(Morgan Stanley)资深副总裁,美联投資集团(Vachovia)资深副总裁。

邮箱: dennisliu818@yahoo.com

————————————————

来源:东方时事公众号(ID:dfss111)



欲盖弥彰-伪造飞机上的乘客通话(上)


作者简介:

作者:刘铁侠(Dennis),美籍华人。长期从事美国政治、军事、经济的研究,曾经在旧金山成立金融投资公司(源丰泰投资),并荣获1989年全美比賽第一名;后担任美國运通(American Express)资深投资顾问,华尔街大鳄摩根史丹利(Morgan Stanley)资深副总裁,美联投資集团(Vachovia)资深副总裁。

邮箱: dennisliu818@yahoo.com

 



好了,发生在9/11那天的血腥过程,读者应该基本上全部了解,在如山的铁证、和逻辑面前,让我们确信这样精心策划的大屠杀、这样有预谋的计划、这样周密的安排、这样兴师动众、涉及“发配”总统去外州、举行多个不同的“演习”来瘫痪最有权势的军方机构(美国空军和国防部)等一系列的“巧合”,并不是所谓的躲在山洞里的恐怖分子本?拉登和他的手下力所能及的。


 在这里我们不难明白,这是华盛顿的“苦肉计”、或者说,是美国政府机构、尤其是军、情、特等部门的极端分子,绑架、操纵了美国政府,蒙骗了小布希总统、误导了广大“善良又天真”美国民众、以及蒙在鼓里的全世界人民。


有人曾经提出说,像美国这样一个“民主”的国家、靠选举产生总统和领导人的政府和国家,怎么可能做出那样“伤天害理”的暴行?

那么,这里的解释是政府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政府是由各个不同的部门所组成,9/11这样灭绝人寰的大屠杀,未必会得到大部分美国政府高层官员的支持和参与;策划和执行9/11血腥大屠杀的阴谋分子是美国一小撮为了达到政治、军事、国防经济等目的,而使出的卑鄙、肮脏、血腥的技俩。


因为美国的宪法规定了美国总统是美国三军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但是,美国总统却没有发动战争、对外国宣战的权利,而这样的权利是在“国会”-参、众两院的投票所决定。


而美国参众两院的大部分议员,对所有法案的投票意向,又要看在民意的“脸色”上,因为每一个议员的投票都会有记录Voting Record),以表达这位议员的“政治立场”。而议员的政治立场,又会影响到这位议员未来的选举,从而,又决定了议员的“政治生命”。


所以,小布希政府里的鹰派:在政治、情治、军方的极端分子,有必要策划这样一场史无前例的血腥恐怖事件-“苦肉计”,来操纵美国的民意、左右美国国会两院的投票方向和结果。


要知道,当年的纳粹法西斯希特勒,也是靠“民主”选举、在1933年登上总理的宝座的。然而,希特勒为了独揽大权,为他将来发动战争作准备,而策划了当时震惊欧洲的德国国会“纵火案”,并利用这个机会解散了德国国会和废除了德国的宪法。难怪9/11发生后,很多欧洲的舆论和和平示威者,都把小布希总统与希特勒相提并论,谴责小布希是当代的希特勒。


而万恶的日本军国主义,当年为了发动战争、乘机掠夺和侵略当时支离破碎、百病待治的中国,也悍然发动了所谓的东京“二月政变”,刺杀了当时反对战争、立场较为温和的日本近卫首相,从而走上了军人专政、犯下了对中国人民、和亚洲许多国家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和自取灭亡的不归路。

 

好了,再言归正传。

9/11“设计师”们为了欲盖弥彰、掩耳盗铃,让人相信9/11那天果真有持”飞的恐怖分子,编造了所谓在4所谓劫持的民航飞机上,旅客们和飞机上的乘务人员用手机和飞机电话,向外界打电话的荒谬“故事

这有点像小孩撒了谎,为了让谎言不被戳穿,就的继续编造故事来撒谎,结果当然会弄得“越描越黑”,漏洞百出,啼笑皆非。


大量的事实分析和证据表明:手机电话的“通话”在飞行高度在3万5千英尺、速度高达8百多公里的飞机上,是不可能成为“事实”的。而通常来说,手机的通话在8千英尺以上的高度,就已经是不可能了。


那么,既然这样,怎么又弄出来这样自作聪明、又是“画蛇添足”的“馊主意”呢?


无疑,9/11设计师们是这样来假设当时的“劫机”背景和条件的:因为如果4架民航飞机如果真正地被恐怖分子“劫持”的话,那么也就是说,飞机会被恐怖分子“控制”、飞机上的飞机电话Air Phone系统也会被关闭,乘客是无法利用座位上的电话机,成功打出电话与外界联系的。



但是,如果无法造成有飞机上的乘客,在被“劫持”的飞机上打出电话,给亲友朋友通报飞机被“劫持”的“故事”,那么,所谓9/11恐怖分子“劫持”美国民航飞机、血腥攻击美国的“宣传”就会大打折扣、大失“说服力”。



于是,这些“聪明反被聪明误”的9/11“设计师”们,又杜撰了被“劫持”的飞机上乘客用手机电话、或者是飞机电话来与外界通话的荒谬故事和情节。

当然,这样的说法肯定会冒犯到一些9/11遇难者的家属和朋友们,因为明显地,他们的感情会受到伤害。


通过事实和分析后,否认在被“劫持”的飞机上有这些“电话”通话、以及在被“劫持”的飞机上乘客与劫机恐怖分子“英勇搏斗”曾经发生,无疑会有“亵渎”这些无辜蒙难的英灵嫌疑和罪过。


在这里,笔者再一次深表歉意,这里绝对不是要“再一次”伤害他们,而是,为这些受难的英灵伸冤。


人生总是要面对选择,哪怕是艰难、痛苦的选择。

在谎言和真相面前,有时候选择真相要比选择虚假的谎言来得痛苦和艰难得多。

但是对于发生在9/11那天的血腥大屠杀,全世界的公众需要知道真相,人类的文明进程需要知道真相,世界和平更需要知道真相。


    9/11“设计师”们不管是什么原因、什么情况和条件下编造了这些“飞机通话”,但是在科学和逻辑面前,无法使人相信这些“通话”曾经在飞机上发生。

 

01.手机电话技术


在这里,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手机电话的功能。

在人类的科技进化中,手机电话似乎是近代的科技革命中,对人类生活带来最为显著的贡献。


但是,任何一样伟大的发明所给人类所带来的方便都不是万能的,都会有某种程度的局限。而手机电话最大的局限,就是在传送通话讯号的高度、和速度上。

一般的手机Cell Phone),不同于无线电频率或是人造卫星电话,是通过立体的电波来传送讯号,或者卫星与卫星之间的连接,可以覆盖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手机电话的通讯方式,是以“蜂窝”Cell状的结构来进行平面的讯号传送。而“蜂窝”的传讯需要“蜂窝”与“蜂窝”的连接,才能传送讯号,犹如电子通信的接力赛跑。而这样形成的“蜂窝”与“蜂窝”的连接平面,就组成了一个讯号输送的区域、或者说是“覆盖层”(Coverage


而手机传讯的距离,前面讲到是靠“蜂窝”与“蜂窝”的连接;而这些“蜂窝”的连接是靠连接“蜂窝”和转送讯号的“蜂窝站”(Cell Tower)来实施。而“蜂窝站”的功能同样犹如接力赛跑:一个“蜂窝站”连接另一个“蜂窝站”。


所以,有时在荒辟的地区,手机会没有讯号;或者,开车翻山或下坡的时候,有时会断失手机讯号而使通话中断。这是因为“蜂窝站”或许还没有设立的缘故,刚好在两个“蜂窝站”之间出现“盲区”,超出了“蜂窝站”的功力或者“覆盖层”。

毫无疑问,采用平面传播讯号的技术,会使手机通讯出现这样的局限性,那就是如果手机的使用者在通讯的“覆盖层”外,通话将无法进行。


通常来说,那个覆盖层可达28英尺之间,看蜂窝站”的输送功力、及特定区域的条件来决定只要手机电话的持有人在这个覆盖层势力范围不受到其他类似金属物和电波干扰的话,那么,这个手机的通可以得到畅通。2英尺的高度,手机通话的成功率是在百分之904英尺的高度内,手机通话的成功率是百分之456千英尺的高度,手机通话的成功率只有百分之28而当手机接近8英尺的高度试图通话时成功率几乎骤降到只有百分之10左右;也就是说,8千尺以上更高的地方就几乎超出了“蜂窝站”传递讯号了“功力”了


手机电话的通讯除了以上在高度上的局限性,还有速度的局限性。

在美国,一般大众的手机发射功率只有3-5瓦左右,因为美国通讯委员会(简称FCC-Federal Comunication Commitee)把民用手机的发射功力限制在6瓦。


如果这样的发射功率手机,在快速移动的类似飞行中的飞机之类的物体内进行通话的话手机讯号与讯号之间的传送和连接,无疑问,会受到很大的干扰和困难。也就是说,当手机本身的移动速度250英里(400公里)时速以上的时侯,手机电话通讯,几乎是不可能的,而飞机的正常飞行速度,在5英里(8公里)的时速左右。


如果要证明这点的话非常简单,任何一个乘飞机的旅客,只需要在飞机的飞行中拿出自己的手机电话,看看有没有讯号就知道。


在理论上,飞机上的乘客要在飞行中的飞机上打电话时(即使这样的可能不存在,至少在9/11发生的时候),必须要使用的就是“漫游”Roaming的功能。手机上的发射装置首先会将讯号传送至最近的“蜂窝站”,而“蜂窝站”的识别仪Transponder将通话者的号码、身份、及方向和位置确定后,来决定将讯号转送给哪一个姐妹“蜂窝站”来转接。


当一个“蜂窝站”将讯号和指令传给另外一个姐妹“蜂窝站”、两个“蜂窝站”相连接的时候,美国的手机工程技术用语叫“握手”(Hand Shake)。而这个通过在“蜂窝站”的识别仪进行整个从相互连接、辨别、发送讯号的“握手”过程,需要至少20秒钟以上的时间。


当飞机的飞行速度5英里(8百公里)的时速飞翔在天际时,飞机的飞行速度远远超出了手机电话的“蜂窝站”所需要的“握手”的时间。所以,当手机电话所发出的讯号还在第一个“蜂窝站”的识别仪进行辨别、处理时,飞机已经飞离第一个“蜂窝站”的“势力范围”、进入了下一个“蜂窝站”的管辖区域和“势力范围”。


也就是说,当飞机在这样飞快的速度飞行中时,乘客要使用手机来进行通话的话,手机电话根本来不及将手机的讯号传达至“蜂窝站”上的识辨仪、根本来不及给识辨仪足够的时间,来知道使用手机电话者的身份、属于那一个手机电话公司、以及再将手机通话所给予的指令及时转送出去。


再有,巨型的波音飞机在飞行时引擎的隆隆大声、飞机上精密复杂的电磁、电子、和微波等无线电仪器通讯的干扰,加上飞机外壳坚固的金属“障碍”和“阻挡”,区区3到5瓦的手机发射功率,早已被折得奄奄一息,根本无能为力,来满足飞机上的乘客使用手机通话的最基本要求。


9/11血腥大屠杀,美国的媒体-报纸和电视台多次报导了在被“劫持”的飞机上的旅客,通过随身携带的手机,将飞机上“恐怖分子”劫机的“暴行”,转达给外界地面的亲朋好友。


尽管,当时美国许多电讯公司的工程师们、无线通讯技术领域里的专家们都以为美国的媒体搞错了,把飞机上的空中电话(Air Phone)误解成手机电话。

但是美国9/11委员会调查报告在第12白纸黑字、一口咬定飞机上的有些通话,是通过手机打的。


9/11报告12页:

“在飞机上“恐怖劫机”发生不久之后,乘客和机组人员通过“通用电话公司”GTE的飞机电话和手机电话,开始了一系列的电话通话。”

Shortly thereafterthe passengers and flight crew began a series of calls from GTE airphones and cellular phones.


 那么,手机能通话吗?

 在9/11血腥大屠杀过去几乎要3年后20047月,专门研究发展无线遥控通讯器材和技术的美国手机通讯巨擘高通”通讯公司(Qualcomm和美国航空公司(9/11那天11次航班和77次航班飞机被“劫持”)举行了一个联合新闻发布会,在会上发表了一个类似广告似的声明,就是高通通讯公司与美国航空公司正在开发研制新的通讯技术与器材,将来可以方便飞机上的旅客在飞行途中“享受”使用手机电话的“方便”


“高通”通讯公司所发布的新闻消息中,是这样来描述他们的远景的:

“最2006年,(飞行中的)旅客们就可以使用手机通话交谈。在本月初,美国航空公司已经在经过的飞机机型上为手机的使用而进行了正式的试研。


 Travellers could be talking on their personal cellphones as early as 2006. Earlier this month ( July 2004 ), American Airlines conducted a trial run on a modified aircraft that permitted cell phone calls.


2004720的《飞行周刊》(Aviation Week)杂志中,有一篇专题文章,是这样报导这两家公司的合作前景的:

“‘高通通讯公司与美国航空公司正在努力尝试各种途径,为了使飞行中的旅客能用手机与地面通话。在最近的一次2小时的试验中,这样的构想得到了证实;美国政府与新闻界的代表们在飞机上使用了第3‘多入数码’(CDMA技术,与在地面上的朋友通话并接收文字短讯。”


Qualcomm and American Airlines are exploring ways for passengers to use commercial cell phones in flight for air-to-ground comunication. In a recent 2-hr proof of concept flight, representatives from government and media used commercial CDMA third generation cell phones to place and receive calls and text messages from friends on the ground. 



不难看出,从以上的两篇发布的消息中,在2004年的7、9/11血腥大屠杀的整整34个月后,飞机上手机通话的“技术”还是在尝试阶段;而最早要到2006年,飞机上的手机通话技术才能全面开拓,并可能可能被广泛地实施使用。

 

那么,毫无疑问地是:在2001年911日,在那个“恐怖分子”猖獗屠杀美国百姓的一天,在飞行中的民航飞机上使用手机通话的通讯技术和器材,还根本不存在。

或者,至少在美国。

02.数码音像变换技术

 

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洛斯爱洛莫斯Los Alamos National Lab国家实验室是个使每个美国的敌人闻风丧胆的“罪恶摇篮”,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个“台湾间谍”案李文和的工作单位,那里不僅成功地研制了第一颗原子弹,而且,也是美国国防部大部分先进(残酷和灭绝人性)武器的诞生地。        

然而,洛斯爱洛莫斯国家实验室还有更让人为止惊叹的发明而震惊世界。实验室有位名叫乔治· 柏康(George Papcun)的科学家,他研制的新型高科技武器,却是与众不同;而且,可以说更是出类拔萃,是属于那种更具文明、不必在战场上杀戮生灵、残害生命的特殊武器,那就是“数码声音图像变换技术Digital Morphing Technology)。


 这种技术不仅在好莱坞的电影里大受欢迎,帮助制成了许多风靡全球的电影不朽之作,而且,它也正悄悄地“扰乱”和“欺骗”人类的正常生活,因为传统的“眼见为实”或者“耳听为实”的信念,会随着这种新型奇特的技术的诞生,而受到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这种技术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把原有的声音、图像等采集到的样本,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处理后进行分解,然后再输入电脑换变成数码系列。相关的电脑程式会把输入的数码和数据进行重新处理、来分类、编种、排序后,再制成包含有“原汁原味”的软件成品。

   

 经过特殊处理的声音和图象,只要通过装置有这种“原汁原味”软件的电脑、电视屏幕或者传播声音的话筒,就可以使声音和图象“改头换面”,达到以假乱真,使“目击者”和“耳听者”看到、听话的都是电脑软件所希望“观众、听众”看到和听到的。 

       


这种数码变换技术创造出来的奇特效果,天衣无缝,犹如神话故事。并且,广泛地受到美国五角大楼“军阀”们的“青睐”,已经成为美国军方“心理战”(简称Psy Op-Psycological Warfare,Psycological Operation)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五角大楼的“军师”们,更是利用这种技术,把传统的例如空投传单、散步谣言、宣传广播等“心理战”手段,提升至一个全新的、科幻小说般的离奇境界。

而这种技术在扰乱、动摇、瓦解民心、和策反敌国政要和军队将领等许多方面,起到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比如,美国军方早在1990年第一次海湾战争时,就充分利用这种特殊技术,来创造”制作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哭泣、绝望、企图自杀、甚至下流猥琐的动作录像,来瓦解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的士气和斗志,指望伊拉克军队内部发生投降、倒戈、反叛起义,以期达到美国盟军的地面兵不血刃、不战而胜的奇迹。


可以想象,这是一种神奇的、崭新的武器,与战场上雷霆万钧的“子母炸弹”( Cluster Bomb)、钻地的地堡克星(Bunker Buster)贫铀弹等武器一样具有威力。甚至,这种新型的技术比这些涂炭生灵的杀人武器更加难以防备、更具有杀伤力,因为敌人根本无从适可,也没有任何有效的科学技术和相应的措施来识别真伪和自我防卫。

01.飞机上的通话被“伪造”


9/11惨案发生后,美国各大媒体、报纸纷纷报导了所谓的被劫持4个民航飞机航班上的乘客,利用随身携带的手机电话与亲友通话。

这些英勇的壮举被广泛传诵,勇敢的美国人民在被劫持的飞机上,终于临危不惧,置个人的生死身外,纷纷打电话给亲朋好友,报告恐怖分子的劫机暴行;并且,在所谓的联合航空93此航班飞机上,有英勇的乘客们在通完电话后,在最后的时刻奋起反抗,与劫机恐怖分子展开了殊死搏斗,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绚丽、悲壮的诗歌。


整个世界多希望这一切都是真的。但是,留话给这些亲属的飞机上的“乘客”们,果真是他们朝思暮想、所爱的亲人吗?在9/11灭绝人性的残酷事实面前,没有证据、也没有科学的依据、和逻辑的推理可以让人相信,这些通话曾经发生在飞机上;而所谓的飞机上乘客们的通话、和留在电话录音里面的“留言”,毫无疑问,是上面刚刚提到的“数码音像变换技术”的杰作。


因为前面提到的是:当飞机被遥控电子“劫持”的情况下,飞机上的电子通讯和电话是不能够正常发挥作用的,所以,乘客必须使用“手机”电话, 向外界打电话,来报告飞机上有发生“劫机”之类的“恐怖行径”。


波士顿的罗根国际机场、华盛顿的杜勒斯国际机场、和新泽西的纽瓦克国际机场,9/11那天都同时发生机场监控录像系统出现故障”的“奇特”现象,所以无法录得有任何“恐怖分子”登上飞机的证据的录像,于是,利用飞机上所谓的乘客,来“报告”恐怖分子“劫持”飞机,就无疑变得非常重要。


在“9/11委员会”调查报告里的第4页,大言不愧地承认9/11那天的飞机场内缺少监控摄象设备。


           参见下面的中英原文:

同波士顿(罗根国际机场)一样,这个飞机场(指起飞联合航空公司93次航班的新泽西纽瓦克机场)‘ 缺少监控录象设备,所以没有可记录的证据来显示(劫机)恐怖分子在什么时候通过安全检查门、什么样的警报系统被触发、及何种安全措施被采用。

Like the check points in Bostonit lacked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surveillance so there’s no documentary evidence to indicate when the hijackers passed through the checkpointwhat alarms may have triggeredor what security processures were administered.


至于,为什么真正的策划9/11大屠杀刽子手和阴谋分子要破坏”全部3飞机场内的监控录像系统,道理也非常简单,前面也提到:因为9/11那天根本没有恐怖分子登上飞机。



而编造4架被“劫持”的民航飞机上,分别有乘客报告飞机上有所谓的恐怖分子“劫机”的故事,那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人们相信,飞机上有恐怖分子、9/11天是恐怖分子“劫持”了4民航飞机的假象,来“弥补9/11那天3个有总共4架民航飞机被劫持的飞机场内无法出示有恐怖分子登上飞机证据的“过失”。


前面有提到,9/11恐怖攻击的第一波纽约世界贸易中心摩天北楼的美国航空公司11次航班飞机上有两位空姐,一位叫贝蒂?奥妮格(Betty Ong)根据“9/11委员会”的报告,恐怖分子劫持了飞机不久后,打电话给地面的美国航空公司的定服务中心;另一位是曼特琳?斯威妮(Medeline Amy Sweeney)小姐,同样打电话给波士顿的美国航空公司的飞行服务中心,报告飞机上发生的劫机暴行



好,让我们首先来看声称是美国航空公司11次航班飞机(第一架被劫持)上的空姐斯威尼小姐的电话,在波士顿罗根国际机场的美国航空公司机场服务处的经理麦克·伍德特(Michael Woodward)接到了这通“神秘”的电话。


在2001年920日的《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就详细刊登了这通电话的内容,因为这通电话没有录音,所以内容是根据伍德德的回忆而记录下来。

斯威妮小姐在电话上宣称她借了飞机上另一位空姐莎拉?罗伊(Sara Low信用卡,用了飞机坐位后背的乘客电话打给他,她这样说


听着,小心地听着,我在美国航空(12次)11次航班飞机上,飞机被劫持了,他们是4个中东人,英文讲得非常流利…….他们坐9D9G10A10B

Listen, and listen to me very carfully, I’m on American Flight(12)11, it’s been hijacked. They are four Mid Easterns with fluent English, on 9D9G10A、and 10B .


她首先弄错了飞机的航班号码,把美国航空11次航班飞机说成是12次航班飞机,然后她说飞机上头等舱的另外2位空姐被“恐怖分子”刺杀,并刺死了一位商务舱的旅客(旅客被割破喉咙)。根据“9/11委员会”后来的报告,被刺杀的2空姐芭芭拉·阿里斯蒂格(Barbara Arestegui)和凯伦·马丁(Karen Martin);而那位商务舱的旅客叫丹尼尔·拉温(Danial Lavine,是个高科技公司的大股东,身价亿万,但又是个具有美国和以色列双重国籍的特工。他曾是以色列特种部队的军官,受过严格的军事和反恐训练,并且格斗技术精良,体格强壮。但是,在这里无法明白为什么他在飞机上会被手持“塑胶刀子”、或者是刻纸花的小刀子的劫机恐怖分子“任意宰割”?令人费解。


根据美国官方的正式报道,劫机的恐怖分子用的是那种塑料刀子、或者是区区一寸宽的割纸箱上塑胶带的小刀,那么容易就割破一个受过严格训练、身经百战的特种部队军官的喉咙吗?


更令人蹊跷的是,这位斯威妮小姐并没有在电话上提及这位遇难的商务舱乘客的姓名,而且,商务舱不是只有他一个男性的乘客。如果飞机(根据美国官方的报道)在撞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摩天北楼后,巨型的波音767飞机连同所有的乘客都在烈焰和爆炸中,消逝得无踪无影,2幢110层楼高的摩天大楼都变成灰烬和粉末;事后,在倒塌的世界贸易中心摩天双塔的“废墟”中,救灾工作人员是没有任何办法、没有任何可能、可以找到可以辨认这位乘客、或者有“喉咙”被割的乘客尸体的,这位以色列军官的身分当时是如何被“确定”的?除非,这位以色列军官乘客的身份、归宿和结局也一样,早已内定?



在谈话中,斯威妮小姐又向伍德伍特表示,飞机上的劫机“恐怖分子”持有炸弹,并将炸弹带进了驾驶舱。

“你怎么知道那是炸弹?”伍德伍特是这样问她。

How do you know its a bomb?

自称是斯威妮小姐的女士说:


“他们(恐怖分子)给我看了炸弹,上面有红色、蓝色的电线。”

They showed it to meit has red, blue wires on it

在这里有一点需要强调说明的是,斯威尼小姐说的英文词句,是恐怖分子“让我”看炸弹,而不是让“我们”看见炸弹。


英文的原句是“给她看炸弹”(show me the bomb不是“给我们看炸弹”(show us the bomb),可以理解为恐怖分子特地给她一个人看了炸弹,而不是在飞机上向大家展示了“炸弹”,同样,表示也不是她在偶然的情况下看见了炸弹,用英文I saw the bomb 或者I’ve seen the bomb之类的字语。


既然,斯威妮并没有说明她是坐在哪个位,但是,假设她可以能够有机会让恐怖分子“给她看”炸弹,又可以看见恐怖分子将“炸弹”带进驾驶舱,那表明她离飞机的驾驶舱不远。


而众所周知,每架飞机的座位,离驾驶舱最近就是头等舱,也就是恐怖劫机暴徒的“劫机重地”。那么,既然正如这位女士所说的“恐怖分子用小刀刺位头等舱的空姐,又割杀了商务舱的乘客-以色列特种部队军官丹尼尔的喉管表示劫机“恐怖分子”残暴无比,为什么如此友善地对她特别照顾,给她看炸弹?(炸弹又不是什么玩具,有什么好看的)


而且,根据“9/11委员会”的调查报告5页,清楚地表明这位斯威妮空姐是在经济舱(Economy Cabin)服务的,她是如何那么清楚地知道发生在头等舱的劫机“细节”的?


要知道在飞机上,每个人的工作范围和职责,是区分得非常清楚的。头等舱的乘客会有头等舱的空姐来服务,经济舱的旅客,有经济舱的空姐来服务。

在这里,没有足够的理由可以说明,为什么经济舱的空姐会有机会在飞机起飞升空的15分钟的时候,跑去头等舱的;根据前面第一章节的波士顿航管中心的记录和“时刻表”,


当航管中心命令这架美国航空11次航班飞机可以爬升至3万至35千英尺的安全飞行高空时,所谓的“劫机”暴行已经发生了;而且,根据飞行安全条例,飞机在爬升的时候,飞机上的服务人员必须坐在服务人员位子(Jump Seat)上;在经济舱服务的空姐,是不应该有机会去偏僻的头等舱区域,有机会目睹恐怖分子的劫机暴行”的


好,到了最后,当伍德问她是否可以看见窗外,飞机在什么地方时,自称是斯威妮小姐的女士是这样告诉伍德伍特地:


“飞机飞得很低,周围都是大楼。我看见水,大楼,周围都是大楼。啊,我的天呀,我的天呀(语气似乎是要人相信飞机撞入了大楼)。” 

   

We fly low, very very low. I see water, buildings,I see buildings. Oh, my Godoh my God.

奇怪的是,根据伍德的回忆记录,电话中只有她一个人的尖叫声,然后,是“咔嚓”电话挂断的声音,接着是一片沉寂,然后又是沉默和寂静,根本没有飞机撞击大楼的声音。


假设,如果这时候是飞机、美国航空11次航班飞机撞击了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摩天北楼(第一幢摩天大楼),而使电话中断的话,那么电话中应该有飞机撞击大楼的巨响呀。


但是,根据伍德的回忆,电话中没有这样的飞机撞击巨响,也没有其他乘务人员在飞机撞大楼前惊恐的叫喊声,同样,也没有其他81飞机上的乘客惊恐的叫喊声


电话通话一直在宁静的气氛下进行的。

好了,真正的斯威妮小姐是美国航空公司具有12年飞行经验的的空姐,而且,对于任何一个普通的美国人来说,更不用说是常常飞越纽约上空的机上的乘务人员,会分辨不出纽约毗茨鳞栉的摩天大楼特别是两幢高矗入云霄的世界贸易中心的摩天双塔?


自称是斯威妮小姐的女士告诉伍德沃特,她向另一位空姐莎拉借了信用卡,来报告飞机被“劫持”,那么在被“劫持” 的飞机上信用卡借来借去,表示乘客和机组人员行动蛮“自由”的嘛,这哪像劫机?


而且,前面提到,美国航空公司11次航班飞机的驾驶员奥格诺夫斯基是位身强力壮的机师,曾是越战时期优秀的美国战斗机飞行员,成为美国航空公司的民飞机飞行员已23年的丰富经验;而他的副驾驶麦克·吉尼斯


Michael McGniness),也是一位经验丰富、体魄魁梧的飞行员,他们却在驾驶舱束手待毙、没有把在飞机操纵上的无线电频率自动调拨到7500、来发出飞机被劫持”的警报;但是,飞机上的空姐可以自由地信用卡借来借去,与地面交谈二十多分钟,这样的“故事”显然漏洞百出,无法使人信服。


自称是斯威妮小姐的女士所报告的在飞机上的劫机恐怖分子是4位,不同于后来美国政府9/11委员会”的报告中,那架美国航空公司11次航班上飞机上,5劫机暴徒




更重要的是,假设如果真的有这样一通从飞机上打出来的电话的可能性,那么,根据那位自称是斯威妮女士的说辞,她是借用别人的信用卡来打的,电话公司和信用卡公司都应该有通话的记录和消费记录的,可是,记录呢?根本没有。

你相信这样的电话,真的是美国航空11次航飞机上打下来的吗

 

我们来看美国航空11次航班飞机上的另外一通电话吧。有位女士自称是飞机上的空姐贝蒂?奥妮格Betty Ong,根据“9/11委员会”的报告,她同样是个在经济舱服务的空姐,应该在飞机的尾部服务旅客,但是却对似乎发生在飞机的机首部分-头等舱及驾驶舱的“劫机”暴行了如指掌,描述得“栩栩如生”, 尤其是她多次重复飞机的驾驶舱无法打开,强调飞机没有由驾驶员在控制。


根据“9/11委员会”的报告,“声称”是美国航空公司11次航班飞机上的空姐贝蒂,是819分,打了电话给美国航空公司在北卡罗拉纳州(North Carolina)拉雷(Raleigh的订位票务中心(Reservation Center)     


当时接听电话的男子是订位票务中心的接线员温斯顿·塞德勒(Winston Sadler),女子是凡妮莎·明特(Vennesa Minter),后来美国航空公司的调度专家娜迪娅·塞勒丝(Nydia Gonzales),也加入了电话交谈。从谈话中,她似乎也对这位叫贝蒂的空姐的身份产生怀疑,而且,更为令人惊讶的是,这位空姐同样“弄错”飞机的航班号码,把美国航空11次航班(她服务的班次)说成是12次航班飞机,与前面的自称是斯威尼小姐的空姐一样



20041279/11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播放了下面四分钟半钟的电话录音。奇怪的是:这通电话与斯威妮小姐的通话一样,长达二十多分钟,但是美国航空公司在拉雷的票务中心,只能够录下四分半钟的录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