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将军——陈庆之(七):盖世名将 万古长存

 茂林之家 2016-12-30

 盖世名将 万古长存

将军——陈庆之(七):盖世名将 万古长存



我朝太祖皇帝对于史书经典研究向来深厚,在他晚年重读梁书陈庆之传时,有过这样一段评价,再读此传,为之神往!

今读此传,亦为之神往!

陈庆之一生最为热血最为美好的青春岁月成为了梁武帝萧衍下棋打发时光的消

耗品。陈庆之熟读儒家经典,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熏陶下的他,若说没有封候拜相,立功立德立言的想法,那也是不现实的。更何况在南北朝那个乱世,那个英雄豪杰轮番登场的大时代背景下,任何一个好男儿的内心都会被牵动被点燃。

然而,陈庆之就是陈庆之。对于世间世事从不勉强,亦不强求。和皇帝如此亲密,他从未没有使用过特权,没有过多的要求。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自己真正的梦想,更是从没说出口。他只是专注的下棋,下棋,下棋!

如果,用世俗对于成功的定义来评判或者与中国历史无数名人相比,陈庆之人生的前四十年可以说是赤裸裸的失败。未建寸功,未有寸名。

可是他是陈庆之,他并不只是做着这个富贵闲人,因为衣食无忧而蹉跎岁月。在自己大把的空闲时光,他关注天下局势,了解当世名将,学习用兵之道,研究战法谋略。他更是将皇帝赏赐的所有财产用来招募勇士,训练兵马!其实他自己也没有想过有一天会登上战场,更没有想到一个个名将老将成了他的手下败将。他只是做着自己想做的,要做的,能做的!至于其他,他,不勉强,从不勉强!

生活的乐趣就在于你永远也无法预知明天会有怎样的故事!

陈庆之没有预知到的故事是陛下让自己随军接应元法僧。这次纯属陪同的任务很快就完成了,对于陈庆之来说只是出去又回来了一趟!

没多久,陛下让陈庆之护送萧综入驻徐州。这本来也是一个没什么难度的任务,只不过,他们遇到了元延明两万兵马的阻截。

陈庆之只有两千亲兵,看着对面十倍于自己的敌人,不知为何,陈庆之就是觉得自己可以做到。他也确实做到了。看着落荒而逃的魏军,陈庆之淡定的自言自语:

打仗,好像没那么难嘛!

萧综的反叛是陈庆之始料不及的。虽然关于这位王子的身世传闻,他也曾听说过。但是如此不顾民族大义,父子情分,将士性命的行为,精通孔孟之道的陈庆之是决然无法猜测到的。陈庆之初登战场,人微言轻,根本无法重振溃散的军心,只能集结自己的本部兵马,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返朝!

这一次的经历让陈庆之对于战场有了莫名的渴望,并不是为了封候拜将的虚名,而是看着战场上如此多同胞的牺牲彻底刺激了他内心的那股自傲,他觉得他要做些什么,祭奠这些亡魂。

第二年,随安西将军元树出征。这一战梁军共克52城,获敌75000人。陈庆之初露锋芒。也因为此战,一年后的涡阳之战,陈庆之成了主要将领。

当听到魏军15万援军的先锋到达之后,陈庆之清晰的感觉到其他将领内心的不安和士兵们私下的惊慌。他知道,需要用一场胜利在气势之上占取先机,否则接下来的对抗会处处处于下风。

他带着200名好儿郎冲进了敌人的先锋大军,用无懈可击的勇气,用舍我其谁的信心,大胜之。众将士对于陈庆之对于他的白袍军,无不钦服,顿时士气大涨。两军开始了长达一年的对峙!

在敌人兵力远胜于己方试图围困时,众将士大多选择退兵,陈庆之更是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词,力排众议,振奋军心,方让梁军将士决定了魏军决一死战的决心!

也正是因为魏军也没想到梁军在兵力相差如此大的情况下还敢迎战,一时应对不及,让陈庆之抢的先机。

先破四城,再取九城,魏军十三城防御,土崩瓦解,十多万人马,全军覆没。尸首令涡水为之断流。

终于,陈庆之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在众人眼中他不再是那个靠着皇帝才有如此地位的棋童,而是一个真正的将军。

接下来,陈庆之才真正迎来了自己的巅峰,北魏的噩梦——护送元灏北上洛阳!

这一路上,陈庆之是绝对的统率,他7000白袍军面对的即将是整个北魏。他无畏无惧从容的行进着,他就是这般自信,因为他是,陈庆之!

他攻荥城,逼梁国,陷考城,占荥阳,破虎牢,入洛阳。

拥兵七万的丘大千投降了,援兵两万的元晖业被抓了,荥阳七万将士的杨昱被俘了,救兵三十万的元天穆独自逃跑了,带着四万兵马卷土重来又被吓走了,攻克虎牢两万兵马的费穆绝望地倒戈了。

后来尔朱荣带着百万大军来了,陈庆之,依旧不屈不挠,背城而战,三日十一战,使得尔朱荣损失惨重,竟然心生退兵的念头!

在这一年多时间没,陈庆之以7000之众面对将近一百五十万魏军,作战47次,攻城32座,所向无前。

虽然有人说战争一开始尔朱荣等主力部队在平定北部流民起义,无暇顾及陈庆之一行人;

虽然有人说元灏本是北魏正统,再加上当时北魏朝廷不得民心,所以一路之上很多降将是因元灏而降;

虽然有人说,当时北方军队大多是民兵临时组成没有太多的战斗力;

更有人说,陈庆之的战绩是史书放大的效果,他未必有如此能耐!

对于历史的真相没有人可以给出真相,这7000名勇士做的真的已经够多了!他们一路之上,无敌于天下,更是攻下了敌人的国都!即使面对整个世界,他们从未畏惧,从未放弃,一直信心满满

地战斗着,前进着,留给世界留给岁月白袍的传奇!这难道不值得你我钦服敬佩景仰?

如果不是元灏拒绝了陈庆之请求增兵的建议,有着足够兵力的陈庆之做好防御,与尔朱荣百万大军交锋的最后结果也许就不是这样了!如果元灏立稳脚跟,重用陈庆之,那么高欢,宇文泰也只能在历史的舞台上悄无声息,也许历史就改变了!

历史没有真相,历史也没有如果!

陈庆之的北伐终究还是失败了,南归的白袍军遇到了天灾,各自四散!

也许是上天也畏惧了他的能力,折断了他的双翼,拔去了他的利齿。

没有了最强阵容的白袍军的陈庆之丝毫没有老将垂暮的表现!

诛妖僧,破六将,败侯景…

他依旧天下无敌!

自衣冠南渡以来整个南朝的主旋律永远

是北伐,祖逖失败了,恒温失败了,谢玄失败了,刘裕失败了…也许江南的烟雨确实无法征服朔北的风雪吧!

陈庆之41岁入战场,再到55岁离世,他的征战生涯也不过十余年,可是他震古烁今的战绩,无敌天下的姿态,不由得让我们心中有一个猜想。如果他能够早20年来到战场,得到同样年轻的萧衍绝对信任,他是否可以一路北上,荡平贼寇,为萧衍一统天下,定不世之功?是否会成为那个用江南山水折服朔北冰霜的男人?

就把答案就在我们心中吧,这也许是我们能对这个名将致以的最高敬意!

对于陈庆之的评价历来许多,最传奇的当属: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最为真实的当属他的老棋友萧衍的评价吧:

本非将种,又非豪家,触望风云,以至于此。可深思奇谋,善克令终。开朱门而待宾,扬声名于竹帛,岂非大丈夫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