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专门研究古老的俗语,一般古代的诗词作品很难把民俗方言纳入其中,流传下来,前不久去了王顺山,又拜读了白居易《游悟真寺》,除了通俗的语言外,一句蓝田的俗语是我这位蓝田人倍感亲贴。做为最接地气的伟大诗人白居易,留给了唐代就有现在仍沿用的描绘下雨气象的古俗语——“白雨”,这是洋洋洒洒一百余言中的两句,“......赤日间白雨,阴晴同一川.....”,很显然是描写王顺山悟真寺山中景像,“刚才还是红红的太阳,一会便是瓢泼大雨”的神奇景像。
如果从字面理解,非要将“赤日”和“白雨”对应,当然也没什么,只不过我更觉得这是我们老家蓝田现在仍在使用的一种对天气的描述。如今蓝田老家人对对夏天突然下的大暴雨都称为“白雨”,称为白雨的雨一般有这几个特点主要是在夏季,农忙时居多,下雨量非常大,时间很短,却白花花一片。所以娟娟春雨和淅沥秋雨不可能被称作白雨。如今老家白鹿原上还有这样的民谣“东绛【彩虹】日头西绛雨,南绛【彩虹】出来大白雨”,意思是说如果天空东边有彩虹就意味着晴天,西边有彩虹要下雨,南边有彩虹就要下比白雨还要大的雨,如今的白雨,在老家蓝田已经是一个对这种特殊天气的专有描述。
不过白居易《游悟真寺》在秋天,这在诗的开篇就有“元和九年秋,八月月上弦”,按说应该只有秋天的“淋雨”而不会有类似夏天白雨的阵雨。其实这要和山中的天气联系起来,山中的季节本来就是忽晴忽雨,瞬息万变,刚才还是烈日炎炎,一会就大雨如注,这就有了白雨的特点。白居易的诗篇没有那些文绉绉的之乎者也,为的就是念起来妇孺皆懂,所以最接地气,白雨做为唐代以前就有的俗语可能性最大。关于白雨这个词,查了下百度,却没有多少,唯一的有一首宋代苏东坡的四言绝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其中对白雨的解释是“雨很大白花花的一片”,这首诗是描写西湖景色,也许是白雨最原始的意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