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动真格“去产能”打响淘汰战,2000家僵尸企业移花接木

 漫步之心情 2016-12-30

还有3天就到2017年了,站在2016的终点,回首望去,你会看到中国经济这一年间的美好与困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行一周年,“三去一降一补”初显成效;新经济蓬勃发展,新技术喷涌而现。

不过,经济也有困惑,因为改革中总有难啃的硬骨头。让我们来看看:尽管2016年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双双提前完成任务,但是钢铁、煤炭产能仍然绝对过剩,多数落后产能的供求关系并未根本扭转。如果因为市场暂时性回暖而盲目复产、扩产,行业就会再次被拖入巨亏泥潭,结构性改革的未来真不好说。

北京动真格“去产能”打响淘汰战,2000家僵尸企业移花接木

处置僵尸企业实则难上加难

处置僵尸企业是去产能的关键点,也是难点和风险点。一些地方对清理僵尸企业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惑,加之这一工作涉及国有资产处置、人员安置、债务清理等庞杂难题,在谁是“僵尸”、先出清谁等方面还存在标准不够清晰、各自盘算退路等问题,很有可能阻滞产能有效出清。

如今,重化工行业依旧面临产能过剩格局,也有了“新玩法”,如果任由其“破产”,会导致失业率飙升,银行坏账率攀升,而一旦给予 “注血”,又开始不受节制的粗放生产,甚至介入金融衍生品市场,这种情况下的去产能结构急需新的“药方”来诊治。

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曾表示,僵尸企业对于中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质增效是一个比较大的障碍,也是企业减利的最大出血点,处理僵尸企业已经提到议事日程。

但僵尸企业超过2000家,涉及3万亿资产,想要妥善处理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乃至明年处置僵尸企业遇到的最大困难有三点:债务重组、人员安置和资产瓶颈。

到底怎么扶?是摆在面前的难题。诸多地方经济支柱性的能源企业,如钢铁、煤炭能企业面临资金困境。从今年8月开始,多个资源、能源大省的都希望能得到银行对于当地钢铁、煤炭等过剩领域的优质企业予以关照,包括不抽贷、债转股等。

与此同时,与经济周期关系最为紧密的银行业的日子也不好过,一边是去产能的压降任务,另一边是钢铁、煤炭等产能过剩领域不良贷款压力高企。多位银行业人士坦言,目前个别钢铁、煤炭企业债台高筑,无法偿还银行贷款本息,别说完成去产能的压降任务,贷款坏账已是“板上钉钉”。

僵尸企业移花接木玩的挺嗨

一直以来,国企在国民经济中享有过大占比。单纯只是通过市场法则来逼迫“顶刀子”的过剩产能就范显然不符合特色的市场现状。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今年年初商品期货市场,以螺纹钢期货为代表的黑色商品价格带动现货价格大涨,让本已停产的不少国企钢厂恢复产能,大肆生产。

钢铁全行业在扭亏的同时,产量也同步增长。今年前6个月,全国粗钢总产量尽管同比下降1.1%至4亿吨,但产量降幅逐月收窄。6月国内钢材产量突破1亿吨,而粗钢和钢材日产量则达到231.5万吨和335.7万吨,也创下历史新高。

如何化解中国钢铁的过剩产能?

第一,加快坚定重组步伐,不断提高钢铁行业的集中度。

第二,明确中央政府职能,严控地方政府的投资,加强政策的引导和执行,监督达不到标准企业的依法退出。

第三,化解企业债务问题一方面对于身陷严重经营危机、发展前景无望以及安全发展环保不达标的企业来说,要果断处置其存量贷款,做好待涨核销和抵债资产的处置工作。第二是完善不良资产的处置核销办法,赋予经营机构更大的处置风险的自主权,利用不良资产打包处置证券化等方式化解金融风险,推进僵尸企业的快速破产制度,让市场除清僵尸钢企。三是加强对钢企产能过剩风险的监测和排查,建立完善重点关注风险企业数据库,强化部门间的信息交流和协同性问题。加大对企业逃税债务的惩治力度,以法制化方式维护银行债权,防范可能出现的区域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

地方部门不希望僵尸企业死的原因:其一:僵尸企业尽管不产生效益,但仍可以为地方政府带来税收,带来GDP。有生产就有税收,有消耗便能生成GDP。

其二:僵尸企业能促进地方就业。毕竟失业率及维稳都是地方政府政绩的要件,僵尸企业的关闭、破产无疑会直接影响地方失业率指标,也会催生不稳定因素。

其三:保持地方虚假繁荣,既有面子也有里子。比如当地上市公司数量指标,某种程度上就是地方政府开展“招商引资”等活动的经济名片。

一场拯救与淘汰的战斗正在进行,一边在清理僵尸企业,一边又在允许僵尸企业复活,在扶与不扶之间纠结。

总结:当前“去产能”工作已很难单纯通过市场手段来完成。为避免僵尸企业假借“市场需求”为由重返市场,政府在通过市场手段去杠杆的同时亟需佐以行政手段的组合拳来限制“僵尸企业”借市场之名浑水摸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